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35776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孙亦农从五脏理论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孙亦农从五脏理论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面部前额或脸颊不规则分布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为特点,多对称分布,无自觉症状,日晒后加重。中医称之为黧黑斑、肝斑、蝴蝶斑、面尘等,常见于中青年女性,病程长,难以治愈。隋代《诸病源候论》:面黑皯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气血不调,致生黑。明代《普济方》曰:面上黯,此由凝血在脏。宋代《太平圣惠方》曰: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于脏腑,风邪入于腠理,使血气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皯。由此可见:五脏六腑之精气充盈,气血
2、运行才能通畅,皮肤则细嫩光泽;而五脏六腑之精气匮乏,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则面部晦暗粗糙,甚至出现斑点,黄褐斑往往缘于五脏功能失调。中医治疗黄褐斑,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以藏象学说为基础,着眼于脏腑的调理以达到局部的祛斑美容。从五脏论治,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导师孙亦农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任江苏省中医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美容临床研究几十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擅治各种损美性疾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随师3年,现将孙教授从五脏理论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从
3、肝论治 1.1病因病机明代《普济方》曰:面尘脱色,是主肝,当责之于肝。清代《张氏医通》曰:面尘脱色,为肝木失荣。肝为藏血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络脉瘀滞于面部则面色发青,引发黄褐斑。肝血不足,面部皮肤缺少血液滋养,则颜面气血失和,面色无华,暗淡无光。肝失调达,肝经散布胸胁,故胁胀;郁久化火,肝火上炎,则口苦、烦躁易怒。 1.2典型病例 1.2.1患者资料王某,女,46岁,2012年4月15日初诊。面部生深褐色斑片,烦躁易怒,两胁胀满,经期腹痛,口苦,舌红,苔薄,脉弦细。 1.2.2治疗方法过程辨证:肝郁气滞
4、。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消斑。方药: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白芍、茯苓、白术、当归、益母草、桃仁、香附、白僵蚕、郁金、丹参各10g,炙甘草、薄荷各5g,1剂/d,共14剂。上方水煎液,温服2次/d,同时一次性纸膜浸药液敷面,隔日1次,15min/次。14d后复诊:色斑变浅,烦躁、胁胀消失,口苦减轻,片状褐斑散开,经期腹痛减轻。上方减薄荷、桃仁,继续口服及敷面,续服21剂。三诊:只有散在浅色斑点,其他诸症消失,上方续服14剂愈。 1.2.3方药分析逍遥散加味中柴胡疏肝理气,使肝气得以条达,且为肝经引经药;白芍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
5、用;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血得化生;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益母草、桃仁活血散瘀。诸药同用,使肝郁得疏,肝用得复,肝体得养,血瘀得散。逍遥散对于肝郁气滞的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2从心论治 2.1病因病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气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面部的血脉尤为丰富,故面部色泽可以反映心气的盛衰。《灵枢经脉篇》曰: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若心气不足,致血不养心,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故可见面部苍白无华,黯然生斑;或思虑过多,夜寐不安,心肾不交,心火上扰,泛于颜面而生黑斑。患者喜食辛辣、肥甘厚味,久嗜烟酒
6、,以致心火炽盛,灼血生瘀,络脉受阻,面颜色素沉着,褐斑层出。 2.2典型病例 2.2.1患者资料张某,女,28岁,销售经理,由于工作原因饮食肥甘厚醴,入睡较晚。半年前突然发现两眼下暗乌,继而现黄色斑片,遂于2012年6月来诊。两颊上下黄褐斑数片。月经色紫暗,提前2~5d,舌质绛无苔,脉象细数。 2.2.2治疗方法及过程辨证:心火内炽,灼血致瘀。治法:清心化瘀。方药:清心汤加减:黄连、栀子、黄芩、桔梗各10g,当归、白芍、生地各15g,荆芥、蝉衣、丹参各12g,薄荷叶、浮萍6g,共14剂。水煎服,1剂/d,2次/d,同时要求患者静养、禁食辛辣及烟酒3
7、个月。上方10剂后,黄褐色斑片转浅,即去黄连,加青皮10g,继服30剂,斑块大部分消退,患者自觉疗效显着。 2.2.3方药分析清心汤中黄连、栀子、黄芩清上焦心火,泻火除烦,解毒祛斑;荆芥、蝉衣、薄荷叶、桔梗疏风清热解表、宣畅肺气,肺朝百脉,肺气宣畅,百脉通,使血气运行通畅。桔梗还可载药上行至头面;当归、白芍补血养血、柔肝敛阴;生地清热凉血养阴;丹参活血祛瘀、凉血安神;浮萍解表透疹。诸药合用,共奏清心解毒、化瘀除斑之功。 3从脾论治 3.1病因病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将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并散精布达至肺、肾,又充养宗筋。《医权初编》曰:是知脾
8、胃实,诸病皆实;脾胃虚,诸病皆虚,此医家之大关也。脾胃气虚运化失调,则气血津液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