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亦子亦史到亦经亦史

从亦子亦史到亦经亦史

ID:21626135

大小:78.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23

从亦子亦史到亦经亦史_第1页
从亦子亦史到亦经亦史_第2页
从亦子亦史到亦经亦史_第3页
从亦子亦史到亦经亦史_第4页
从亦子亦史到亦经亦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亦子亦史到亦经亦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亦子亦史到亦经亦史提要:从《史记》到《汉书》,两汉史学发生了重要转向。《史记》上承战国遗风,亦子亦史;《汉书》下启后世正史,亦经亦史。史学从诸子化转向经学化,可以从《史》、《汉》之间的历史撰述中探察其脉络。司马迁之后,褚少孙、冯商、刘向、刘歆、班彪等对《史记》的续补构成了史学发展的主流,同时起居注、编年、职官、目录、地理、谱牒等史学门类也蓬勃发展,它们共同彰显了这一趋向。  关键词:《史》《汉》之际;历史撰述;经学化  《史记》这一被后世列为纪传体正史之首的著作,产生于诸子百家纷纭论史的时代之后。秦始皇焚书中有“诸子百家语”,亦包括先秦诸子之史学。司马迁在

2、继承《春秋》学的传统之外,也继承了诸子论史通于古今的传统。但是,由于经学时代的学术氛围,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太史公》和冯商所续《太史公》,以及《太古以来年纪》、《汉著记》、《汉大年纪》等史书,一并被归于《艺文志》的六艺略春秋家,成为经学的附庸。从此,史学从诸子时代步入经学时代。后世正史虽效法《汉书》断代为史,以经学的惩恶劝善之旨融于史学的实录直书之中,但却以犹存战国纵横家风的《史记》为其权舆,由此遮蔽了《史记》的诸子书性质。汉代以降学者,以子视《史记》者鲜矣,独清人章学诚云“《太史》百三十篇,自名一子”。1从《史记》到《汉书》一百七十余年之间,史学

3、的变迁是怎么发生的?在二者之间,是什么扭转了时代的学术风气?本文旨在追寻《史》、《汉》之间历史撰述的发展脉络,然不以其思想之异入,亦不以其体例之异入,而是从比较二书的目录学归属出发,抽绎出两汉之际史学从亦子亦史到亦经亦史的演进轨迹。  一、亦子亦史:《史记》前后的著述形态  亦子亦史,可谓战国秦汉时期著述的一种重要形态。从战国时代的《孟子》、《荀子》、《韩非子》开始,诸子书便往往凭藉历史中的古人言行来立论,尤其是《韩非子》,以说理提挈故事,又以故事佐证说理,成为其表达思想的基本特征。孔子以为“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2所以作《春秋》以行褒贬;

4、先秦后期的诸子,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视为《春秋》的流裔,《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便指出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等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与此同时,有一些以“春秋”命名的著述,却出之以诸子之体,而与史书相去甚远,如《晏子春秋》、《虞氏春秋》、《吕氏春秋》、《楚汉春秋》等,刘知幾曾指出它们与《春秋》家的区别:“又案儒者之说春秋也,以事系日,以日系月;言春以包夏,举秋以兼冬,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苟如是,则晏子、虞卿、吕氏、陆贾,其书篇第,本无年月,而亦谓之春秋,盖有异于此也者。”1《晏子春秋》等书皆出于战国至秦汉之际,以“春秋”名书,却与编年无涉,除

5、《楚汉春秋》被《汉志》列入六艺略春秋家之外,其他三书皆被列入诸子略,《晏子春秋》、《虞氏春秋》入儒家(前者《汉志》省“春秋”二字),《吕氏春秋》入杂家。对于这种诸子模拟圣经的情形,战国时已有质疑之音,但在当时自由的时代风气中,诸子与圣人虽有贵贱之别,但为书题名并不因此而忌讳,且很快蔚然成风。《孔丛子》载战国游说之士虞卿著书之时,魏齐质疑其命名不当袭《春秋》经,孔子六世孙子顺却坦然接受,并援《晏子春秋》为例,以“贵贱不嫌同名”解之,其《执节》篇云:“虞卿著书,名曰《春秋》。魏齐曰:‘子无然也。《春秋》,孔圣所以名经也,今子之书,大抵谈说而已,亦以为名何?’答曰

6、:‘经者,取其事常也。可常,则为经矣。是不为孔子,其无经乎?’齐问子顺,子顺曰:‘无伤也。鲁之史记曰《春秋》,《春秋经》因以为名焉,又晏子之书亦曰《春秋》。吾闻太山之上,封禅者七十有二君,其见称述,数不盈十,所谓贵贱不嫌同名也。’”2“经者取其事常”、“可常则为经”,这种朴素的认识,使得诸子百家都可以效法圣人,表达自己的历史见解。汉代独尊儒术之后,“经”便为儒家所垄断,其历史意识也随之儒学化甚至僵化了。  这些亦子亦史的著述,在近几十年的出土文献中获得了大量的例证,可称之为“事语”类古书。它们大多是诸子百家引用的故事传说,包括三皇五帝故事、唐虞故事、三代故事

7、和春秋战国故事,而尤以后者为多。1970年代马王堆帛书中发现有两种书,以记言为主,而又不舍提要:从《史记》到《汉书》,两汉史学发生了重要转向。《史记》上承战国遗风,亦子亦史;《汉书》下启后世正史,亦经亦史。史学从诸子化转向经学化,可以从《史》、《汉》之间的历史撰述中探察其脉络。司马迁之后,褚少孙、冯商、刘向、刘歆、班彪等对《史记》的续补构成了史学发展的主流,同时起居注、编年、职官、目录、地理、谱牒等史学门类也蓬勃发展,它们共同彰显了这一趋向。  关键词:《史》《汉》之际;历史撰述;经学化  《史记》这一被后世列为纪传体正史之首的著作,产生于诸子百家纷纭论史的

8、时代之后。秦始皇焚书中有“诸子百家语”,亦包括先秦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