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23267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文献支气管哮喘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持续咳喘或咳喘反复发作为特征,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探索及规范化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目前中医及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疾病认识1.1西医学认识由于西医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过去有关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一直存在分歧。上世纪70年代,普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变应原刺激、支气管痉挛、气流受阻造成的一种功能性疾病。解痉治疗曾作为支气管哮喘的首选方法。但随着支气管解痉剂(β2-受体激动剂)的大量应用,哮
2、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不降反升[1]。这一现象使人们反思支气管哮喘并非单纯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20世纪80年代末迄今,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免疫学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成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并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公认。气道炎症学说的建立,使我们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由单纯气道平滑肌功能性过度痉挛,深化为一种气道炎症性疾病。这一认识上的转变,导致了近年来支气管哮喘治疗学的革命性进步:不仅仅重视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缓解哮喘症状,更重视减轻、消除气道内的嗜酸性细胞等介导的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吸入型的表
3、面激素由原先的第三线上升为第一线治疗药物。1.2中医学认识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证范畴。传统的认识是:气机升降出纳失常,使肺气失宣、失降、失纳而致病。但中医理论的百家争鸣式特征决定了对其多方面的认识。如:①“痰瘀互阻、肺失疏降”论,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痰[2]、瘀[3]等多因素联合致病。②“多脏关联”论,认为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而久病必虚、久病多瘀、久病及肾;肺为痰瘀之器,脾为痰瘀之源,肾为痰瘀之根。小儿多见支气管哮喘主要源自小儿肺、脾、肾先天不足,致痰饮内生、痰气搏结所致。故应从肺、脾、肾三脏论治[4]。另外,肝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紧密相关,不可忽略[5]。③“风邪为患”论。认为风为“六淫
4、”之首,为外邪引发支气管哮喘之先导,且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具有风的“数变”而“动”的特性。故支气管哮喘发作除痰瘀外,风亦为重要因素[6]。④从传统中医“不开黑箱”角度将其纳入“疑难杂症”[7]的范畴来认识其本质等。综上所述,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由于各自产生的年代不同、基础不同,其表述各有特色。但进入新世纪后中西医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共识:①本有内因的基础,加之外因(多种因素)的诱导,内外因素联合作用而致病。②以呼吸道(气道)的不通畅为临床特征,症状描述基本一致。③承认其危害性、反复性、难治性。④强调从人的整体角度认识。2临床治疗基于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难度大的共识,医学界大多赞同中西医结合治疗
5、支气管哮喘的原则,并不断研究、实践、探索,力图使这一特殊治疗方法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指导思想是:标本兼治。一般治疗措施包括西医的抗炎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其中有价值及代表性的结合点是:祛风与抗过敏,治气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化痰与消除气道慢性炎症,通瘀与抗黏附因子,补虚与调节免疫等[8]。2.1西医治疗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吸入型的表面激素上升为一线治疗药物[9]。常用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BDP)、泼尼松、泼尼松龙等。支气管扩张剂可选:β2-受体激动剂;黄嘌呤类药物(茶碱);抗胆碱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色甘酸钠(SCG)等[10]。现代治疗方式:发作—治疗—缓解—继续治疗—
6、减药—长期控制。并提倡联合用药,即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11],或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12],强调规范地吸入糖皮质激素及按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配合中药应用。但长期使用激素对患者身体发育及病情的治疗不利,一般会出现满月脸、水牛背、腹大、腿细等体征,且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甚至出现不良预后。尽管西医学界理论上对激素的应用给予极高评价,但具体治疗中还存在一定分歧。尚需临床实践的检验及医学科研的进一步论证。2.2中医治疗2.2.1内治法①宣法:温宣常用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加减[13];清宣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味[14];祛宣常用防风、荆芥、白芷、细辛、地龙、蝉蜕、木蝴蝶、薄荷、苍耳子等。药性轻扬
7、,宣泄上焦,才能起到祛风止哮之功,此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②降法:理气降逆可用苏子降气汤[15]合三子养亲汤[16];釜底抽薪可用宣白承气汤加味。③纳法:补肾纳气用人参蛤蚧散加减。偏肺气虚,加玉屏风散、五味子、紫菀;偏肾气虚者,加胡桃肉、淫羊藿、肉苁蓉等;偏阴虚者,加熟地黄、麦门冬、五味子,或改用麦味地黄汤;镇纳浮阳选用参茸黑锡丹吞服,或参附龙牡汤[17]。④健脾法、健脾化痰法:清化可选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