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至唐初易学演变与发展的特征

魏晋至唐初易学演变与发展的特征

ID:10310133

大小:7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6

魏晋至唐初易学演变与发展的特征  _第1页
魏晋至唐初易学演变与发展的特征  _第2页
魏晋至唐初易学演变与发展的特征  _第3页
魏晋至唐初易学演变与发展的特征  _第4页
魏晋至唐初易学演变与发展的特征  _第5页
资源描述:

《魏晋至唐初易学演变与发展的特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魏晋至唐初易学演变与发展的特征摘要:在中国易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至唐初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认为这一时期易学演变与发展的显著特征,彰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象数与义理两大学术流派自始至终的既斗争又统一,以至于唐初之走向融合。关键词:易学;象数;义理 CharacteristicsofthedevelopmentoftheYilearningfromthesoPlainTextalign=center>Abstract:InthehistoryofthedevelopmentoftheChineseYilearning,fromthesoPlainText> 纵观中国易学发展史,就学派而言

2、,素来分为象数与义理两大学术流派。象数学派形成、鼎盛于两汉时期,义理派崛起繁荣于魏晋时期。如同汉代向来被学界视为易学史上的一个典型历史时期一样,继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更是易学史上一个颇为繁荣且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易学演变与发展的显著特征,不仅表现为易学史上继汉易象数学派之后,诞生了另外一大流派——义理派,更为重要的是易学阵营里象数与义理两大学术流派之间的既相互对立与斗争,又相互依存与统一。两大学派的这种斗争与统一,共同推进着易学的演变与发展,使得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易学研究出现了较为活跃的局面。象数与义理两大学术流派历经魏晋南北朝长期的既斗争又统一之后,至唐代初期,便历史的合规律的

3、走向了融合。这一融合真正实现的显著标志,是唐初易学家、经学家孔颖达奉旨撰定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易学名著《周易正义》的问世。本文将从象数派与义理派的斗争、统一、融合之趋势以及融合的真正实现四个方面阐述魏晋南北朝以至唐初易学演变发展的显著特征。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象数与义理两派的斗争象数与义理两大学术流派,在概念范畴、理论形态、思维模式、学术风格、治学理路、思想宗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导致两派长期以来相互攻讦、争辩不休的理论思想根源。另外,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儒家经学始终作为官方哲学而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独尊或主尊的正宗合法地位,因此经学阵营内部各家各派,为争夺孔门正宗之名份,以获得政

4、治及经济上的种种利益,而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就易学而言更是如此,义理派指责象数派违于孔门易学义理为“异端”,象数派则痛斥义理派不得孔门之真谛而为“妄说”,这是导致两派长期以来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社会历史根源。东汉末年,象数易学盛极而衰,魏王弼义理易学代之而起。然而汉易之衰并不意味着象数易学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在魏晋时期不占主流而已。王弼易学之兴,并不说明义理派未受到挑战与冲击。事实上,两派的斗争从未间断,有时甚至颇为激烈。如汉末古文经大师、魏晋义理派易学先导者王肃,初学郑氏易,然后来一举倒戈站在义理派立场上,对盛行于世的汉代象数易学著名代表郑玄易学,率先发难,声称郑学“义理未安,违错者多,是以

5、夺而易之”。(《孔子家语序》)王弼高举玄学义理大旗,大扫汉易象数之时,马上遭到东汉象数易学大师荀爽后裔之反击。荀彧发难王弼玄学盟友钟会的《易无互体》(《三国志·荀彧传》注引《晋阳秋》,《隋书·经籍志》又称《周易无互体论》),荀融质疑王弼的《大衍义》(《三国志·钟会传》注引《王弼传》),与王弼同时代的筮术名家管辂对前来请教的王弼恩师何晏之玄学易学不屑一顾,其站在象数易学立场上斥王弼何晏易学为:“说老庄则巧多华,说易生义则美而多伪。华则道浮,伪则神虚。”(《三国志·管辂传》注引)东晋时王弼玄学易学盛况空前,然象数与义理两派的斗争亦异常激烈。东晋著名易学家孙盛坚持汉易象数学,撰有《易象妙于见形论》,

6、坚决反对以老庄玄学解《易》,认为汉易的“六爻变化,群象所致,五气相推”,“弼皆摈落,多所不关”,“恐将泥夫大道”(《晋书·孙盛传》及《三国志·钟会传》注引)。东晋另一位易学名家干宝亦力倡汉易卦气说及京氏易学,其对王弼玄学义理深恶痛绝:“而今后世浮华之学,强支离道义之门,求入虚诞之域,以伤政害民,岂非谗说殄行,大舜之所疾者乎!”(《周易集解》序卦注)东晋晚期经学大师范宁对王弼易学恨之入骨:“时以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其论著称:“王、何篾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遂令仁义幽沦,儒雅蒙尘,礼坏乐崩,中原倾覆。”(

7、《晋书·范宁传》)尽管中原失陷,西晋灭亡,罪过加乎玄学有些言过其实,然象数易学对王弼义理易学之尖锐批评,可略见一斑。又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晋代扬州刺史顾夷等撰有《周易难王辅嗣义》一卷(《七录》亦载),《隋志》又载晋代尚书郎栾肇撰有《周易卦象数旨》六卷等。此类易书虽亡,然其倡导象数学反对玄学义理学则无疑。另外,魏晋时期尚有一批捍卫汉易象数学的易学家,如东汉末年以精通京氏易闻名于世的陆绩,三国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