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进展

浅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进展

ID:10303977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浅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进展  _第1页
浅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进展  _第2页
浅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进展  _第3页
浅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进展  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进展【关键词】浅静脉输液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应用最多的一项实践活动。据统计,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为能稳、准、快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患者体内,近年来护理同仁不断对操作环节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良方法。现就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1促进浅静脉显露方法  1.1促进血管充盈方法  张小群等〔1〕研究发现,当患者的浅静脉难度评分值高时,所有护士都会相应延长选血管时间,并可能选用以下方法促进血管显露:(1)延长细小浅静脉扎止血带时间;(2)穿刺前给予穿刺面拍打,使血

2、管充盈;(3)能活动的患者让其肢体下垂、甩动,或扎止血带后让患者反复握拳、松拳,使血液在局部支流,促进血管充盈;(4)患者呈半坐位或坐位,上肢下垂扎止血带;(5)水肿部位用手指沿血管方向轻揉,使局部水肿消失,静脉显露;(6)扎止血带60~90s,用左手食指轻揉待穿刺血管10s,手指离开瞬间立即进针;(7)长期输液患者,先热敷血管或局部涂血管扩张剂,如1%硝酸甘油、2%利多卡因和阿托品(配合热敷)、2%山莨菪碱等。  1.2仪器显示法  当以上方法仍不能保证护士触及血管时,现代高新技术的引入,将帮助护士看清浅静脉走行,提高

3、一针穿刺成功率。赵永胜等〔2〕报道用冷光乳腺检查仪通过光束透射,可将肉眼看不见、手摸不清的皮下静脉分布及走向清晰地显示出来。临床用于小儿静脉穿刺100例,成功率为98.1%。俞文敏等〔3〕研制出的手背静脉显示仪,临床应用150例成功率达100%。  2正确使用止血带  2.1两次结扎法  护士至患者床旁完成适当的宣教和评估后,先扎止血带选择好拟穿刺静脉,而后松开止血带;输液导管排气、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完成后重新结扎止血带行静脉穿刺。此法避免了止血带结扎时间过长导致肢端末梢缺血缺氧,造成进针后回血慢和患者肢端麻木不适感的缺陷

4、。  2.2两根止血带法  王焰〔4〕报道对不能配合握拳的儿童、肢体瘫痪患者、明显水肿和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临床应用478人次,一针见血率达97%。由于此法不同于常规操作习惯,故操作后必须慎记及时松开两根止血带,认真检查,谨防意外。  2.3结扎时机及技巧  研究表明,肢体结扎止血带后只有保证其远端良好的动脉压,并完全阻断其表浅静脉的回流,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保障穿刺成功。刘卓等〔5〕

5、提出止血带的捆扎位置一般离穿刺点10~15cm,压力在10.7~16.0kPa为佳。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限,且扁状止血带较圆管形更科学。李蔓玲〔6〕认为扎止血带40~120s为最佳时间。  3一次排气成功方法  临床使用一次性输液器以来,输液导管折叠或排气速度过快常导致输液器管壁或终端过滤器周边残留小气泡,不但延误护士操作时间有时还会引起患者及家属恐慌。张锦军〔7〕、王秀娟等〔8〕总结出为防止头皮针硅胶管进空气,排气时当液体流进输液导管终端滤器瞬间,用手不断轻弹滤器外壁,可将贮存在终端滤器内所有空气驱除。金静芬等〔9〕采

6、用不同的高度和改变过滤器乳头方向进行了450次分组排气试验,提出静脉排气时,当输液瓶液面距床面的高度80~90cm、过滤器乳头向上时可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技术改良同时,决定一次排气成功的另一关键是:排气时一定要控制液体流速缓慢均匀,且操作者的目光要跟随输液器中液面流动而移动,及时发现管壁滞留的小气泡并随时排除。  4穿刺技巧  4.1手背自然放松穿刺  万淑芝等〔10〕在临床中发现,患者握拳后静脉易嵌入掌骨之间,暴露不明显,或用力过大而将静脉压扁,当患者松拳时血管轻微回弹,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外。杨艳萍〔1

7、1〕对240例患者手背静脉穿刺进行了试验性对比研究,试验组手背自然放松穿刺首次成功率高、液体外渗率低,优于对照组握拳式穿刺方法。  4.2促进回血方法  王焰〔4〕采用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为47例细小血管和血管弹性较差的患者行静脉穿刺234次,成功率高;采用增大输液管道负压穿刺法与常规输液法进行对照,选择年龄超过60岁,且血管脆性大、细小血管、脱水、休克患者46例,采用自身对照法,结果常规法成功16例,增大负压法成功28例。该结论与陈英等〔12〕临床研究观点相符。程秀红〔13〕采用自身对照法对380例患者进行运用和对比

8、,发现尼龙针头尾部接空针法和尼龙针头尾部置于无菌纱布内这两种操作方法较输液器远端关闭调节器法回血速度快、回血量多、穿刺成功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在进行难度较高的周围静脉穿刺时可考虑采用。避免了传统折叠挤压法中若针头不在血管内,造成局部肿胀的弊端,不但减少对血管的损伤,而且在同一部位还有重新穿刺的机会。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