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ID:10162453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_第1页
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_第2页
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_第3页
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_第4页
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摘要】对话式教学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开放、平等和双向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辩论、写作、反思等多种途径进行的双向沟通,也是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使个人生命体验与文本内在人文精神交融的一种理解方式。中学语文对话式教学的对话状态主要由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与自我对话构成。倡导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释放学生的潜能,挖掘语文学科的创造性因素,从而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对话式教学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就已经有大量经验需要依靠对话的方式积累和传递。《论语》所记载的孔子与其弟子间的经典问答,本身就是我国古代对话

2、教学的典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自知地遵从了一条”权威、知识和精英”的三维价值取向,而这种取向直接导致了独白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过分突出,同时否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5如何打破教师的自身独立循环,创建师生共同循环体系,使得教学活动有”对话相激、思想相撞”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将”开放、平等和双向”为内涵的对话式教学引进课堂、教学和生活中来。学生与老师的对话传统语文教学也有对话,但它多是一种”假对话”,这种对话的弊端突现在它的标准化与制度化上。第一,教学资

3、源配置以讲台为”中心”,教师为”核心”,学生只能”向心”;第二,师生教学对话以问答为”模式”,师生教学对话内容以教师预先”埋伏”为准。缺乏学生在思维、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活性交融,缺乏主体建构,缺乏认同感,结果只能死记硬背,事倍功半。我们主张的对话方式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彼此接纳和精神敞开。特级教师李鉴蕙的”七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教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不同意见允许争论;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接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这就极大

4、的突破了”模式”,冲击了”核心”,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活性因素,也实现了”对话相激、思想相撞”的效果。教师放下的是身段,得到的是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5有人说”读书就如同与作者交谈”。广义的对话,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精神产品之间,人与各种文本之间。对话式语文教学还可表现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作为文本的教材是语文学习的经典范例,学生应该不只是阅读,而是把这些经典文本当作对话的对象,与它直接交流,用学生对课文的领悟和感受,替代教师对课文的讲解,改变当前语文教学”有复制,无创新”的现状。此类对话注重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体验、精神的共鸣,一些

5、饱蘸感情的文本尤其适合这种对话,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背影》中朱自清先生对浓郁父爱的深刻剖析,再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麦琪的礼物》中无用之物衬托出的人的关爱、学会去爱他人。这些文本中的精神内涵,靠教师的分析,并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要让学生直面文本,投入其中,感同身受,方能领悟和有所得。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语文学科的对话式教学还体现在学生之间的对话。传统语文教学重视的是教师言传身教的力量,却忽视了学生的相互对话、相互影响产生的教育因素。对话式教学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平等”。如果说学生可能会对老师有某种芥蒂的话,同学之间则能畅所

6、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情感、共享个人的生命体验。5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则要甘当配角,主动担负起架设情景的责任,如: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威尼斯商人(节选)》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教师只做字词点拨,重点体会莎士比亚剧中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组队、扮演,分别扮演安东尼奥、夏洛克、葛莱西安诺、鲍西娅、公爵,以表演代替回答。学生演的如何,取决于对课文的理解深刻与否,同时让其余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对其它同学的表演做出评价,而老师只是在最后给予评价。此类通过学生的讨论

7、、扮演、质疑、辩论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投身其中,在碰撞与交流中完成学生间的相互对话。以此观之,仅仅是为学生搭建了对话情景,语文课堂就呈现出极大的活性因素,应该加倍重视学生互相对话的教育意义。学生与自我的对话5曾有人问安提斯泰尼:”你从哲学中学到了什么?”其答曰:”同自己对话。”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自我对话。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这种自我对话常态化。通过自我对话,审视另一个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偏颇、自以为是,也同时发现自己的热情、灵性和创造力。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善感悟、多思考,实际上就是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