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ID:10158839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1

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_第1页
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_第2页
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_第3页
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_第4页
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摘要:新媒体和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泛在学习为高校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从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育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性等多角度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文章基于泛在学习环境给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创新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关键词:泛在学习;教学模式;高校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16-02信息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应运而生,它提供给学习者的是一种随时随地、时时刻刻都能进行的学习,它的

2、出现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该充分发挥和挖掘泛在学习的诸多优势,改革和创新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一、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8泛在学习是在泛在计算技术条件下设计的一种智能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终端进行学习[1]。泛在学习依托于各种计算机技术,由日常生活中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手机、笔记本、台式机、PDA等)、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服务器技术来提供支持。它具有情境性、移动性、位置感知、持续性、即时性、适应性等特征。二、泛在学习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一)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弥补课堂

3、教学的局限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多由教师个人进行搜集和整理,信息的广度和宽度往往比较局限。泛在学习资源通过开放式、动态的群体创建、编辑修改方式进行组织信息,所有学习者都可能是资源的使用者或资源的编辑者,其所提供的内容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视频、音频、动画、课件等等,这样既扩大了内容涉及的范围又增添了其表现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课堂教学中信息单一、狭窄的问题。但这种开放式的信息建设方式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资源创建过程中一些消极的信息也会借此途径传播,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依赖于环境、受制于环境,要变被动依赖环境为主动适应环境,让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二)打破时空限制,提供便

4、捷和多样化渠道8传统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由专门的教师来进行授课,这种方式虽然形式比较单一,但师生双方面对面进行交流,教学效果有一定的质量保证。泛在学习环境使学生不再受时空的约束,只要有相应的智能终端设备(手机、笔记本、台式机等)和网络通信支持就可以登录相关平台获取内容,并且还能通过平台与其他学习者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自由度,缓解了新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但同时也会养成学生涣散的行为习惯,削弱传统课堂的集中性功能,所以各科教学中要合理有效地应用泛在学习环境,使其真正有效地为师生服务。(三)学习支持服务功能,实现因材施教传统课堂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教

5、师上课过程中不可能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去安排教学进度,经常会出现学生“吃不饱”和“不想吃”等现象,所以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泛在学习环境下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功能,可以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其提供优化的学习安排,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在符合自己能力和兴趣要求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并且对学习轨迹进行记录跟踪,有针对性地提出辅导性的决策支持。这种泛在环境下的因材施教要和传统课堂中的因材施教适当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以促进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真正地实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四)泛在学习的互动性和主体性,使师生角色发生转变8传统教学观念下师生不对等的、权威的关系造成了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和空间距离,很多

6、情况下导致了教学信息单向传播。泛在学习吸收了多学派的先进思想理论,给学习者提供了平等交流、对话互动的机会,使师生双方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共同在泛在环境提供的开放、动态人际化系统中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真正实现了学习者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但与此同时也对师生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角色的转变和适应,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自觉性、纪律性,教师的心理角色定位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克服。(五)弥补传统教学人际交流的受限性,促进知识的连接传统教学中信息节点有受限性,信息在有限的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传播,达不到知识扩大的效果。泛在学习环境下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不同的时间将不同地域的学习者通过网络联

7、系起来,形成一定的虚拟学习社区,通过这种无缝学习空间中的资源连接构建社会认知网络,以达到快速有效传播知识的目的[2]。但这种人际交流网络所带来的弊端我们也要认识到,如人与人的信息误传、交流信息不合主题、交友欺骗等等,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六)资源共享弥补传统教学知识传播的区域性,加快优质资源的整合8信息时代知识快速增长的今天,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附带的信息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泛在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多更好地学习一些课外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