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的专家共识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的专家共识

ID:10130488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1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的专家共识_第1页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的专家共识_第2页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的专家共识_第3页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的专家共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的专家共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的专家共识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DVT急性期可因血栓繁衍致静脉阻塞进行性加重,甚至造成股青肿导致肢体坏死需截肢,游离血栓一旦脱落还可引发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在自身纤溶活性物的作用下,血栓最终趋于消融或经历机化、新生血管发生,被血栓堵塞的静脉腔逐渐再通,而静脉瓣膜结构却在血栓机化过程中遭受毁损。因此,DVT的后期,通常是由近端静脉堵塞致静脉回流障碍以及由静脉瓣膜破坏导致的静脉逆流两者并存,引起下肢静脉高压及相应的临床表现,即血栓后综合征(post-thombosissynd

2、rome,PTS),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DVT一旦发病,治疗的目的是抑制血栓蔓延、清除血栓、恢复静脉的通畅性以及保护静脉瓣膜的结构和功能,预防和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血栓复发与PTS的发生率。本文就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thrombolysis,CDT)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达到形成共识、规范治疗的目的。   一、急性下肢DVT治疗现状   目前,用于急性下肢DVT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和血栓清除术。抗凝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但并不能清除已存在的血栓,治疗效果有限。血栓清除术包括:外

3、科取栓术、机械性血栓清除和CDT等。外科取栓术由于其并发症如出血、血管损伤等及血栓复发率较高,始终未能成为治疗骼股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手段;CDT是在DSA透视下将溶栓导管经深静脉直接插入髂股腘静脉血栓中的一种介入性溶栓方法,能在减少出血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血栓清除率,提高药物的溶栓效率,快速开放受阻的静脉。并在临床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   二、CDT治疗的适应证   对于急性骼股静脉血栓,无溶栓禁忌且能够成功置入溶栓导管者都存在CDT适应证:⑴急性骼股静脉血栓形成;⑵急性股腘静脉血栓形成;⑶病程≤14天的DVT目前认为非卧床的年轻健康患者可能受益最大,而长期卧床、高出血风险

4、、高龄、伴有其他严重疾病、预期寿命<1年的患者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注:DVT的临床分期:急性期指病史<14天;亚急性期指病史15~30天;慢性期指病史>30天。   三、CDT治疗的禁忌证   ⑴使用抗凝剂、造影剂和溶栓药物有禁忌或过敏者;   ⑵近3个月内有颅脑、胃肠等活动性内出血史或脑梗塞史;   ⑶近4周内有严重外伤史或接受过大手术者;   ⑷妊娠;   ⑸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⑹细菌性心内膜炎;   ⑺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三、CDT的操作方法及路径   1.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DSA下,患者取平卧位,采用Sel

5、dinger技术,健侧股静脉进入,首先行健侧髂静脉及下腔静脉造影,如发现血栓累及下腔静脉,改由右侧颈内静脉穿刺行下腔静脉造影,观察血栓情况、双肾静脉开口位置及下腔静脉分叉部位,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在下腔静脉肾静脉开口以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对于置入的滤器为可回收性的患者,拔除溶栓导管前再行下腔静脉造影,若滤器下方无血栓残留则将其取出,若有则永久放置。滤器置入指征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制定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导管溶栓入路及方法   2.1顺行入路:   2.1.1经小隐静脉置管:适用于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DVT,俯卧位,取患肢外踝与跟腱中间处皮肤

6、纵切口约2cm,暴露小隐静脉,经小隐静脉置入4-5F导管鞘,选取侧孔长20-40cm的4-5F溶栓导管置入患肢髂总静脉。   2.1.2经大隐静脉置管:适用于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DVT,内踝上方的大隐静脉常可在体表下显露;也适用于患者伴有骨折无法翻转体位时。⑴大隐静脉置管方法:①经内踝大隐静脉起始部直接穿刺置管;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视下穿刺;⑵置管:穿刺成功后置入4-5F血管鞘,在路径图技术辅助下将导丝经交通支置入腘静脉经股静脉至下腔静脉。   2.1.3经腘静脉置管:适用于血栓仅局限于髂股静脉的中央型DVT,同时患者无肢体活动受限。患者俯卧位,超声引导或经足背静脉造影显示腘静

7、脉定位下穿刺腘静脉置入导管鞘,其余操作同上。   2.2逆行入路:经以上入路无法置管者可选择以下入路   2.2.1经颈静脉置管:穿刺右颈静脉置入导管鞘,将溶栓导管经颈静脉置入患肢髂股静脉内,溶栓导管头端尽量放置在患肢股静脉远端。   2.2.2经股静脉置管:穿刺健侧股静脉置入导管鞘,在cobra导管的帮助下将导丝逆行置入患肢髂股静脉内并最终交换为溶栓导管,溶栓导管的头端置于患肢股静脉远端。   四、抗凝溶栓药物的使用   肝素是常用的抗凝药物,可采用皮下注射或静脉点滴的方法。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