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马多与哌替啶对硬膜外麻醉寒战治疗的临床观察

曲马多与哌替啶对硬膜外麻醉寒战治疗的临床观察

ID:10105698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5

曲马多与哌替啶对硬膜外麻醉寒战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1页
曲马多与哌替啶对硬膜外麻醉寒战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2页
曲马多与哌替啶对硬膜外麻醉寒战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曲马多与哌替啶对硬膜外麻醉寒战治疗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曲马多与哌替啶对硬膜外麻醉寒战治疗的临床观察周小燕惠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摘要】目的观察曲马多与哌替啶分别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中治疗术中寒战的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探讨硬膜外麻醉寒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中出现寒战者6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曲马多(T组),一组使用哌替啶(D组),观察其治疗寒战的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可有效治疗硬膜外麻醉寒战,但D组作用时间较短,复发率相对增加。结论曲马多与哌替啶可有效治疗硬膜外麻醉寒战。【关键词】硬膜外麻醉曲马多哌替啶寒战寒战shiv

2、ering是指病人于麻醉期间出现不能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常见一于硬膜外阻滞,其发生率高达20%~50%。寒战反应易使耗氧量急剧增加,CO2生成增多,加重心肺的负担,在危险人群中易诱发心脏并发症的发生[1],为避免寒战造成对病人的危害,多用药物治疗寒战。我们在为病人作硬膜外麻醉的同时,用曲马多或哌替啶治疗寒战反应,观察其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病人资料低位硬膜外麻醉,主要为下腹部和下肢手术,ASAI~II级,出现寒战的60例,随机分成二组:D组(哌替啶组n=30),年龄26~62岁,平均44.0

3、±11.6岁,体重43~56㎏,平均49.20±4.44㎏;T组(曲马多组n=30),年龄24~62岁,平均44.0±21.0岁,体重56.20±4.9㎏。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4~26℃,术中输注室温环境中的静脉液体。1.2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手术患者,主要为腹部及下肢手术。各病例均于术麻醉前1小时肌注鲁米那钠0.1g,皮下注射阿托品0.5㎎,低位硬膜外麻醉下,阻滞平面控制在T6~T4,局麻药均为1.6%利多卡因,出现寒战后采用随机分组给药。寒战程度分级参考DeWitte寒战0~3级评分[

4、2]:0级(无寒战);1级(面部或颈部轻微纤维抽动,上肢并无明显随意运动,但ECG检查出现干扰);2级(1组以上肌群出现明显颤抖);3级(全身大群肌肉抖动,床板抖动)。寒战0~1级时不予治疗;寒战2~3级时给予D组莫非氏滴管内注入哌替啶0.5㎎/㎏;T组莫非氏滴管内注入曲马多1㎎/㎏。记录用药后1min、3min、5min、10min的生命体征变化、治疗效果评价反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优,用药后5min内寒战消失无复发;一般,用药后术中寒战消失,但复发;差,用药后寒战未消失。病人资料比较

5、采用t检验,各组、寒战情况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认为有显著差异。2.结果各组间病人年龄、性别、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的麻醉效果均较满意,各组用药量和治疗效果见下表。寒战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前寒战为2~3级,注药后药物的起效速度及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1)。生命体征的影响T组的HR、SpO2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D组用药后HR一过性增快,在1~3分钟与用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后逐渐恢复。SpO2在用药后5~10分钟内与用药

6、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呈一度下降趋势。当SpO2降至90%以下者予面罩吸氧(表2)。表1用药后寒颤消失时间寒战级别例数1min内3min5min10minD组2~3302066.7%826.7%26.7%0T组2~3302273.3%723.3%13.3%0组间比较,P>0.05表2用药后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指标组别用药前用药后1min3min5min10minMAP(kPa)D组10.7±2.010.1±1.810.3±1.99.8±1.810.2±1.9T组10.3±2.29.8±

7、1.69.7±1.59.5±1.39.8±1.7HR(bpm)D组80±10103±8﹡104±11﹡91±981±11T组81.3±7.581.4±7.280.4±7.579±7.580.2±6.7SpO2(%)D组98.2±0.897.1±0.397.0±2.092.7±2.2﹡93.0±2.1﹡T组98.8±0.897.81±1.798.4±1.797.9±1.998.8±1.6与用药后比较﹡P<0.05组别例数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D302(6.7%)2(6.7%)5(16.7%)1(3.

8、3%)T301(3.3%)1(3.3%)1(3.3%)0组间比较,P<0.05不良反应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30%,与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麻醉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讨论3.1椎管内麻醉后的血管扩张使体内热能从深部向外周再分布,皮肤常规消毒的体热丢失,术中失血的体热大量丧失,手术间室内温度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引起寒战反应的发生与发展。寒战时临床表现从面、颈部轻度肌颤到肢体肌肉明显颤抖,以至整个躯体明显抖动,程度不一,并可伴有心率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