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

ID:10097506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5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_第1页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_第2页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_第3页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_第4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作为现代化内容之一的文字下乡进程,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基本上达到顶

2、点,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均已接近100%的绝对限度,乡村教育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关口,进一步的发展必然体现出新的趋向。作为这种趋向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中小学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布局调整。如果说百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以往下渗透普及或者文字下乡为特征,那么这一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大调整无疑体现出一个相反的趋向,这一趋向成为当前中国乡村教育的显著事实。从总体的调整规模而言,中国农村小学校数量从1997年的所减少到2006年的所;教学点从1997年的个减少

3、到2006年的87590个;农村小学在校生数从1997年的人减少到2006年的人;减幅分别为42.48%、53.15%、30.17%。学校平均规模则从1997年的136.6人上升至2006年的174.5人,增幅为27.74%。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每天约有87所学校消失;2006年全国的小学校数量已经降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水平,调整的幅度不可谓不大。在这些变化的数字当中,应该注意其反映出来的一些特点。1.学校数量的减幅比在校生数量的减幅大1997-2006年,农村小学在校生数量的减幅为30.

4、17%,而学校数量的减幅达到45.33%,之间相差15.16个百分点,这一差额表明,通常认为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人口减少不能完全解释发生在当前中国农村的教育事实。此外,学校平均规模的增幅没有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的减幅大,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通常所认为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的原因也不足以解释当前中国农村的教育事实。2.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减少的趋势并不同步可以发现,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普通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两个维度上并不都是同步的:中国小学校的数量实际上从1965年开始就

5、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在校生数却几度变化。这种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1949-1965年,这一时期学校数量与在校生数量同步大规模增长,增幅分别为385%和307%;(2)1965-1978年,这一阶段学校数量从文革前的教育革命式的盲目办学到文革结束时的规整办学,很多不合格的学校被撤销,减幅达到43.56%,但在校生规模却因当时的人口政策呈上升趋势,并于1978年达到顶峰,增幅为48.78%,二者的趋势明显相反;(3)1978-1985年,这一阶段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都在下降,减幅分别为9.27%

6、和32%,但学校减幅比在校生减幅小;(4)1985-1997年,这一阶段在校生规模再一次呈上升趋势,并于1997年达到第二高峰,增幅为32.78%,而学校数量呈稳步下降趋势,减幅为24.45%,即便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学校数量也并不见增,反而减少,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教育质量和平均办学规模的大幅提升,这是《义务教育法》的一大贡献;(5)1997-2007年,这一阶段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的变化规律表现同步,减幅分别为49.10%和19.98%,学校减幅远比在校生减幅大:上述长时段

7、变化趋势再一次表明,人口因素只能解释初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在校生数量的变化,而不能解释学校数量的变化,因此也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变化趋势。3.城乡关系是解释近些年来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比较1997-2006年间农村教育和城镇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1)城镇小学校数量减少的幅度一点都不逊色于农村,而且比农村的减幅还要大。农村1997-2006年在学校数量和教学点上的减幅分别为42.48010和53.15%,而城市与县镇小学校数量的减幅分别为46.12%和64.90%;城镇教学点的减幅

8、更是明显,分别为95.73%和90.17%。(2)与此同时,城镇在校生数量在1997-2006年间只略有降低(减幅分别为12.44%和6.60%),远低于农村30.17%的减幅,而且城镇在校生数量在这10年间还几度反复,有些年份不减反增,并不像农村那样一味地往下减少。(3)城镇学校数量的大幅减少以这些学校规模的大幅增加作为补充,而农村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的同步大幅减少,并没有以学校规模的微弱增加得到有效的补充。1997年城市和县镇小学的平均规模分别为4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