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95732
大小:7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25
《土壤与肥料考核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壤与肥料考核说明《土壤与肥料》考核说明 《土壤与肥料》是中央电大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注册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内学时90,电视授课14,实验27。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土壤与肥料》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土壤与肥料》。形成性考核及期末考试命题均依据本考核说明,考核说明的制定
2、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作业(占20%)、实验(占10%)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等(占1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40%再加上终结性考试成绩的60%,为课程成绩。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形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记分作业和2次实验报告,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的出勤情况。 (六)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3、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土壤与肥料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一般实验技术,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理论、技术,说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了解: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掌握: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
4、较高层次的要求。 重点掌握: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涉及动物遗传的一般问题。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组卷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考核内容之内,并按照教学目的和考核要求安排各类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30%,掌握30%,重点掌握40%。 (2)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尽量大,并突出课程重点内容。 (3)试卷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按照难易程度,一般分为易、中等、难三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较容易的题目占30%
5、,中等难度的题目占50%,较难的题目占20%。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4)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是检查施教者导学、助学及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转情况,多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情况,以使学习者通过课程或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 3.试题类型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题型:试题类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等。 4.终结性考试形式
6、本课程终结性考试的形式为闭卷考试。 5.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二部分 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绪论 考核知识点: 1、土壤和肥料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3、土壤肥料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考核要求: 1、了解土壤和肥料的重要性。 2、掌握土壤和肥力的概念。 3、了解土壤肥料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土壤的固相物质 考核知识点: 1、矿质土粒的大小分级(粒级)。粒级的基本特征。成土矿物。 2、土壤质地的概念。质地的分
7、类标准。 3、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土壤质地的层次性。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和改良。 4、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及条件。 5、土壤腐殖质的组分、性质和变异。 6、土壤有机质在土壤性状和其它方面的作用。 7、土壤生物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8、增加土壤有机质是培肥土壤的重要环节。 考核要求: 1、掌握本章涉及的概念。 2、重点掌握矿物质土粒的成分和性质,以及土壤中次生矿物的类型、组成及特性。 3、掌握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 4、掌握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及条件。 了解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和
8、性质。 6、了解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第三章 土壤的离子交换和酸碱性反应 考核知识点: 1、土壤胶体的概念、种类、结构和基本性质。 2、土壤的离子交换与吸附及与土壤供肥能力的关系。 3、土壤的酸碱性。作物对土壤酸碱反应适应性。 4、土壤的缓冲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5、土壤酸碱反应和土壤肥力的关系。 考核要求: 1、掌握本章涉及的概念。 2、了解土壤胶体类型及其基本性质。 3、重点掌握土壤的离子交换与吸附的特征及其与土壤供肥能力的关系。 4、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