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肥料》ppt课件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

ID:40037372

大小:2.63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7-18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_第1页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_第2页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_第3页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_第4页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_第5页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_第6页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_第7页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_第8页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_第9页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壤肥料汇报人:何新目录一、土壤二、土壤肥力三、土壤生物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与过程四、土壤结构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与过程五、肥料的作用与植物吸收过程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一、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末固结层。简单的认为: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1)定义(2)土壤成土因素气候因素(雨和风)母质因素(矿物质和化学)地形因素(再分配)生物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时间因素(成土速率)(3)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占总体积50%矿物质(38%)有机质(12%),矿

2、物质重量计95%,有机质微生物5%以下液相:25-30%气相:15-25%土壤孔隙,水分养分气体运移通道(4)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分类:原生矿物: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如各种盐类CO32、SO42-、Si、Cl-次生粘土矿物:次生铝硅酸盐和氧化物,是土壤粘粒的主要组成(5)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机械组成(颗粒组成):据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各粒级的相对含量。划分土壤质地的依据。土粒分级:石砾、砂粒、粉砂粒、黏粒粒径:由大变小组成:原生矿物次生矿物野外研究:精确采样和详细记录二、土

3、壤肥力土壤肥力(soilfertility):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产的能力。土壤具有供应与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自然肥力(naturalfertility):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而来的肥力。人为肥力(anthropogenicfertility):土壤在耕、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作用下发育而来的肥力。(1)定义(2)分类土壤有效肥力(effectivefertility):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

4、力的那部分肥力。土壤潜在肥力(potentialfertility):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暂不能被植物利用的那部分肥力。土壤生产力(soilproductivity):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是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3)质地与肥力砂土类质地特点:松散的土壤固相骨架,砂粒多,粘粒少粒间空隙大肥力特点:通气性、透水性强,易耕作蓄水弱,抗旱能力弱养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分解快,养分供应快土温变化快对植物生长影响:发小苗不发老黏质土类质地特点:孔隙小,多为极细的毛管孔隙。肥力特点:保水保肥性强,养分

5、含量丰富(肥效缓慢,劲长),土温较稳定,温差小。透水、透气性差,耕作困难,宜耕期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老不发小壤质土类质地特点:含有适量的砂粒、粉粒和粘粒,兼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农业土壤。肥力特点:含水量适宜,耕性好,通透性好,相当的毛管孔隙。(4)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家畜粪便,绿肥,秸杆还田客土法:泥入砂,砂掺泥,以改良质地,改善耕性引洪漫淤法:农田表层土壤,肥,含养料丰富,改良砂质土壤翻砂压淤,翻淤压砂三、土壤生物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与过程(1)土壤生物多样性A、原生动物:单细

6、胞真核生物,104-105个/g土。鞭毛虫、变形虫B、后生动物:多细胞动物。线虫、蠕虫、蚯蚓、蚂蚁(2)微生物作用与过程疏松土壤,破碎植物残体调节植物生长的养分循环;产生并消耗CO2,CH4,NO,N2O,CO和H2等;促进团聚体的形成;分解有机废弃物;是新物种基因材料的源和库作物根系、残茬及根系分泌物农家肥、有机肥农业土壤有机质来源工业、生活垃圾三种形态: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腐殖质(3)有机质来源(4)有机化合物分解的差异单糖、淀粉和简单蛋白质粗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脂肪、蜡质木质素有机质分解由易而难的递进(5)腐殖质化过程

7、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为比原物质组成更为复杂、结构更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腐殖物质:土壤中特有的、分子结构复杂的一类有机大分子。腐殖物质(humus):土壤中特有的、分子结构复杂的一类有机大分子。特点:颜色:暗色;分子量:很大;形状:伸曲性,短棒形,比表面积很大(~2000m2/g);亲水性:吸水容量大,腐殖质化系数:每克重的新鲜有机质加入土壤中经过一年转变为腐殖质的克数。 旱田:0.2-0.3;水田:0.25-0.40分两个阶段:(1)产生原材料---含有芳核结构的物质(木质素、酚)(2)合成阶段:多

8、酚氧化酶微生物腐质酸醌缩合多元酚(6)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温度微生物活动响应于温度变化无分解:≤0℃;分解随温度而加强:0-35℃;升温10℃,分解速率提高2~3倍最适分解温度:20~35℃水分频繁的干湿交替,强烈促进分解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