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ID:10072871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3

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_第1页
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_第2页
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_第3页
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_第4页
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摘要:高素质“双师型”队伍建立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基础条件,要实现教育过程的职业化,建设满足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体系,通过引进企业建立“车间课堂”,在教学模式上实现生产项目驱动教学,达到培养高技能高职人才培养的目的,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带薪顶岗实习。关键词:高技能;模式途径;人才培养一、高技能人才培养范畴高技能人才培养应当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那什么是高技能人才呢?其内涵是什么?首先,要科学界定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技能性的区别。中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是针对岗位群要求的操作技能,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怎样做,淡化为什么这样

2、做。主要培养技工及技师,面向生产现场的一线机台操作。7高职人才的技能体现在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自主性和适应性,高职人才不但要具备岗位群所要求的扎实专业技术应用性知识,还必须把职业能力培训放在突出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是一种应用型技术型高技能职业人才,是专业应用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主要培养设计和工艺与操作环节之间直接物化者,面向生产一线或现场职业技术活动。另外,要界定与本科人才的区别,本科人才培养注重理论分析和科技研发能力,是为国家培养科学研究的后备军,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属精英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科性、体系性。其人才主要面向生产过程中的设计研发部门

3、的工程师。高等职业教育既要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又要坚持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区别上述两个类型教育的地方,构成了其特殊性。由此可见,高职人才具有本科和中职两类人才重叠一面。但又不是它们的简单重叠,而是两类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优化形成的一类新型人才。下面根据我校模具数控专业实践过程,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制造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7(1)建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把实践能力作为高职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方面。教师既是现场的工程师又是课堂的教育家。所以

4、说,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更具复合型。建设应有两个途径,以企业引进重点,内部培养为辅助。要把教师在企业工作经历,完成生产项目业绩作为高职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内部培养必须到企业一线与生产具体项目相结合,把其作为专业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内部培养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校内实训中心的生产服务功能,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构建教师参与生产实践的平台,实现教师生产项目锻炼校内化。要保持一定比例的专业兼职教师比例,实践教学一定保证有较高比例来自生产现场的中高级技师作为指导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高职教师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参与生产现场的技术服务方面。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是高技

5、能人才培养的最基础条件。(2)建立“车间课堂”,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化。从国际上看,高职教育主要有四种模式:它们是德国的“双元债”7、美国的“渗透型”、英国的“三明治”和日本的产学研结合型。尽管形式各异,但核心思想是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各国有各国国情和文化背景,我们不能照搬。所以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高职教育的模式和途径。根据我校模具数控专业几年办学实践过程及全国范围内调研活动,笔者认为,我国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应依靠校内实训中心解决,企业实践主要起辅助作用。实践表明,单纯的建设校内实训中心,是不可能实现教育过程的职业化,也达不到培养高技

6、能人才的条件。唯一途径是“筑巢引凤”把企业引入到校内实训中心来,实现校企共建。按照生产车间规划建设实训中心。实训中心实训设备围绕职业核心课程和核心能力进行配置,在关键技术环节培训上一定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实训设备,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实训机会。这部分设备采用低档一些即可,还要配置必要的全功能数控设备以增加对外与企业合作的筹码。依托实训中心生产功能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通过资产组合、股份合作进行合作。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作用调动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实现互惠互利、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达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统一。使企业生产要素转变为教学要素(包括它的技术队伍),体现不为所有但为

7、所用的教育理念。同时学校教学要素全面参与企业生产,使其变为生产要素,实现产教结合。依托上述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实训时作为企业“雇员”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融合,通过“车间课堂”,实现生产项目驱动的教学。我校模具数控专业即采用此模式,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和可行的。(3)职业化课程体系建设。坚持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理念,按照企业对高职人才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进行课程改革。建立与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体现掌握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课程进行整合,实行模块化教学。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按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