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66832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8
《论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走出功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走出功利 论文关键词:理科班政治课堂教学成功感 论文摘要:高中理科班学生普遍厌学政治。这既与高考指挥棒有关,也与政治学科特点有关。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功利学习的思想,使学生体验政治课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思想政治课,是理科班学生的会考科目,却伴随理科班学生2年的时间。对许多理科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1周2节的政治课往往等同于2节自修课、习题课或者休息课。“理科班的政治课”成为许多政治教师的梦魇,不做好心理建设不敢踏入课堂。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1.高考指挥棒。非高考科目让位于高考科目。 2.
2、与数理化相比较,政治学科少了运算和实验的乐趣,是纯理论的推导、记忆和说教,若教学方法不当,易造成“枯燥、乏味”的印象。 3.“富润屋,德润身。”(《礼记》)政治教育改造人的思想,教育效果隐性,可能要多年后才会展现,也可能展现了却未被承认是政治教育的作用,“政治无用论”盛行。 如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展现魅力,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撇开学习的功利心态,真正投入政治课堂之中?激发学生成就动机,让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怎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乐于参与政治课堂学习? 一、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就像母爱民主
3、一样是无可挑剔的顺理成章的,合作学习的装饰内容在30年前就被教育届一扫而光了。真正的合作中,人们会共同努力来互相帮助学习,并创造出一种比他们个人精力总合还要大的精神力量——竞争。”——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和斯蒂芬·普瑞斯基尔合著:《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成功的体验是潜能开发的催化剂。”教师以组织学生小组为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学生的活动主体功能,诱导学生以群体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自主的创造性学习,并在合作、竞争中获得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个体学习的潜能,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二、在时政讨论中获得成功感
4、理科班学生(尤其是男生)普遍对当前社会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大事、要事感兴趣,教师在政治课中可结合这些大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查找有关的时政要闻,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述评。这一过程操作很容易给予学生成功感。 如以韩国政府就牛肉进口、民众游行一事负责导入对国家制度的学习和相关经济哲学知识的复习,回忆时政并讨论“为什么民众要抗议游行?”“这是民众的什么权利?”“为什么政府要负责?”“为什么政府向总统辞职?”……一系列时政问题的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平常爱看新闻的学生从自己脱口而出的相关时政中获得成功感,思辨能力强的学生从自己完整的分析中获得成功感,观察能力强
5、的学生从自己敏锐的发现中获得成功感。 事实表明,当学生自由独立地从事他们喜欢的活动时,就是他们的头脑最活跃的时候,发挥最充分的时候,也是他们心情最愉悦、个性展现最自然的时候,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时候。 三、在问题探究中获得成功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就通过“助产术”来使谈话的双方对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从而使各自的认识更深刻,学问更有长进。所谓的“助产术”其实就是不断地提问和设疑。 在教学中,问题探究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问题的解决,特别是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
6、成功感、较强的成功感,又能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和证实最初的自我成功感。 例如,在讲《商品的价值量》时,笔者设置了一个情境和一些问题:现有A、B、C、D、E、F、G七个棉纺织厂,A、B、C三个厂为手工操作,A厂每4小时生产10米布,B厂每4小时生产15米布,C厂每4小时生产20米布;D、E、F、G四厂为机器生产,每4小时四个厂分别生产出200米、250米、300米、350米布,请结合书本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不会变?如果变,与什么有关? (3)为什么市场上总会有的厂家赢利,而有的亏本? 学生结合书本知识思考回
7、答了上述问题后,知道了A、B、C、D、E厂都有可能会亏损,被淘汰;F、G厂会盈利,知道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方式,知道了“现有正常生产条件”是什么,知道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明白,市场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厂家。最后请几位同学分别谈谈若是亏损企业,如何才能扭亏增盈,若是盈利厂家,今后应如何打算?通过这一讨论,学生明白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对生产厂家的影响等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