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78613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创设体验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创设情镜,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真实体现数学发明与证明过程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探究和发现,在一个弥漫着情感色调的场景或氛围中,学生会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这是主动参与的条件和关键. 【关键词】创设情境;合作交流;训练思维;实现目标 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创设情镜,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真实体现数学发明与证明过程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研究和发现,在一个弥漫着情感色调的场景或氛围中
2、,学生会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这是主动参与的条件和关键. 一、明确创设什么样的情境 1.创设质疑情境 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同时在质疑时可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进行:(1)挑战性质疑:进行挑战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例如:窗外阳光明媚,国旗迎风飘扬,同学们知道旗杆的高度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又问:若给你一把尺和竹竿,你能设计一个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吗?实际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2)探究性质疑:讨论探究能促使人动脑思考,达到创新的目的.例在
3、旧中国,北方的地主是用两组对边中点连线长度的乘积来计算一般四边形地块的面积.你认为合理吗?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学生不仅从“陷阱”中跳了出来,培养了科学严谨的数学学习观,更主要的是能自主参与,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2.创设合作情境 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冲突的环境,使其在独立思考后借助合作,思维进一步得以活跃、延伸和发展.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1)交流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争论局面,同学间在相互启发中,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发现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也得到发展.(2)动手合作.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
4、大脑.”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时,学生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模型从不同位置关系拼出了多种组合图形,通过添加适当的条件编出了不同的证明题.这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加深了记忆,明确了原理. 3.创设想象情境 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提高.比如:(1)再造想象.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象.(2)遥远想象.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
5、”能力.例如学习分式乘除时学生就可以通过分数的乘除进行想象. 二、学会怎样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创设情境: 1.生活实例 如在教授角平分线时提出如下问题:有交叉的一条公路和铁路,要在A区建一货场,使它到公路和铁路的距离相等,并且离交叉处的距离是2000m,货场的位置到底确定在哪呢?通过引进生活实例,极大地触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动机,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2.开展竞赛 利用教材的
6、良好素材适时组织开展一些竞赛,更能有利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3.利用媒体 教学中可以通过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来直观表现,吸引学生.例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平移、翻折、旋转,学生对图形的变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4.展示教具 新颖而有吸引力的直观教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在学习射线时拿手电筒为例,开灯时射出的光线就形象地说明了射线的基本特征. 5.外界诱因 学生高涨的学习动机是不稳定的,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后还要强化学习
7、动机.如学习结果会对学生学习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教师的表扬、鼓励也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还要明确实现创设情境的目标. 三、如何去实现创设情境的目标 1.展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有了良好的兴趣,使思维有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具体到数学学科就是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性质规律的发现过程. 2.训练学生思维,激活创新头脑 情境的创设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条件不变问题变、问题不变条件变、结构不变内容变以及“一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