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83110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58例急性心肌梗死分期康复护理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8例急性心肌梗死分期康复护理的体会 长期卧床会降低体力活动的耐力,并使心血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和血容量减少,肌肉无力甚至萎缩,不利于心脏功能的康复,并可能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因此,急性心肌梗塞后应在严密监控下尽早开始活动,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做好各项运动方式。具体内容:⑴深呼吸运动每次3~5分钟,每日2次。⑵被动性四肢运动,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⑶主动性曲腿运动约5~10分钟,每日2次。⑷在护士帮助下,在床边洗漱。⑸床头抬高,自行进食。⑹坐于床边,双腿下垂约10分钟。
2、⑺自行洗漱(床上)。⑻床边椅静坐每日3次。⑼床边活动。⑽室内走动。⑾大厅或走廊内走动5~10分钟。⑿下5~10级楼梯,然后乘电梯返回。2.第二期即恢复期的治疗性运动 经过第一期的运动后,患者出院后初期活动(如主要日常生活活动及散步、骑踏车等),活动量应限制在运动后心率小于120次/分并能于6分钟内恢复。同时注意心律、血压变化及胸闷、胸痛、气急等症状。避免情绪激动,重体力活动或长时间活动。活动量宜逐渐增加,在急性心肌梗死后8~12周患者如能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行走20分钟而无不良反应,可考虑恢复轻松的半天工
3、作,但应注意调整精神及心理活动,避免精神紧张及心理负担。3.第三期为强化活动期 旨在增加运动耐量并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心肌梗死发病2~3个月后,即可开始第三期活动。此期梗塞部位已机化成瘢痕纤维组织,心电及心功能基本稳定,可在监护或医师指导下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运动耐量。活动内容包括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舞等。但任何形式的活动均不能使心率大于正常心率的70%~80%,也不应出现胸闷、胸痛、气急、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症状。4.第四期为维持期即坚持适宜的锻炼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肌梗塞发病6~1
4、2个月以后,病情已趋稳定,经过第三期的康复锻炼,病人体质基本恢复正常,运动耐力大大提高,可以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活方式。但应注意坚持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每3-6个月去医院复查血压、心电图、血脂等变化,如有变化及时处理。1.心理护理 患者明确诊断急诊入院后所进行的心电监护、血压监测、氧气吸入、输液等抢救过程都给患者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康复运动使心肌耗氧增加,可能再次诱发胸痛等症状,造成恐惧不安心理,这都需要护理人员的安慰和恰到好处的解释,使患者能解除顾虑,配合治疗
5、。朋友式的关系有利于护患双方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明确医疗意向,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1]。2.护理理论指导治疗 流行病学及诸多生物现象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包括激素的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等,均好发于清晨,针对人体这一生物特点,护士应掌握其发病规律,避开好发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运动。我们试行更改常规服药时间,并进行出院后的时间性随访,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3.康复运动监测 康复运动一定要根据病情状况,并在医生的指导和护理人员监视下进行。一般情况下病情较轻又无并发症的患者,于病情稳
6、定后第3天可作床上活动,一周后进行床边活动,10~14天在室内及大厅内活动,活动量要逐渐增加。并注意观察活动时及活动前后自觉症状、血压、脉搏、心律的变化。如活动后心率增加(大于100次/分),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宜减少活动量,并延迟出院。出院前要做一次次极量运动试验,以评价心功能并指导出院后的活动。4.康复运动应急处理 复康运动过程中注意做好出现紧急情况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应急处理,胸痛多突然发生,呈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常伴心慌、呼吸困难,使患者产生一种焦虑心理。护士应严密观察,停止运动,让患者卧床休息,对不
7、同患者采用不同的镇痛、镇静给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从不良的心态中解脱出来,配合医生治疗;及时吸氧,先给予低流量(2L/min)持续吸入,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伴有心律失常,或出现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时应加大吸氧量(4L/min),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持续低流量吸氧,以利于预防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疼痛。同时进行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参考文献】1]朱祥在,张金星.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后康复治疗[J].现代康复,2000,4(4):6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