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73605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haccp体系在果冻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HACCP体系在果冻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王凤平anagementofjelly,alsoanalyzedthehazards,confirmedcriticalcontrolpointsandformulatedcorrectingandmonitoringmeasuresofcriticalcontrolpoints..jyqk;jelly;criticalcontrolpoint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1006-4311(2014)34-0201-02简介:王凤平(1982-),女,山东成武人,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主任
2、科员,研究方向为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管。0引言HACCP管理系统是指导现代食品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是一种系统的、有效的、合理的食品安全预防性技术管理体系。文章基于其在果冻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危害分析和建立关键控制点,在生产加工果冻过程中,控制、降低和消除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显著危害,有效防范果冻生产中危害的发生,对其生产过程实现高效管理。1果冻的生产工艺果冻是以食用胶和食糖等为主要原料,经煮胶、调配、灌装、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凝胶食品。工艺流程:原料验收→煮胶配料→过滤→冷却至80度→调香、调味、调色→灌装→封口→杀菌→冷却→烘干→品检装箱→
3、成品入库2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对果冻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完成危害分析表,见表1。2.1危害分析①生物危害:原辅料、加工器具、加工环境、工人卫生防护、包装材料等加工过程卫生控制不规范可能导致产品受微生物污染;杀菌不彻底会导致微生物残留超标;加工不及时、封口不严、冷却水卫生控制不当会导致产品受污染。微生物污染指标主要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致病菌。②化学危害:应用亚硫酸法工艺生产的白砂糖可能导致二氧化硫残留;奶粉、乳清粉可能污染三聚氰胺;香精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食品与加工设备(金属或塑料)材料接触过程可能
4、存在铜、铅等重金属污染;设备材料中、内包材料中塑化剂存在可能向食品中迁移风险;生产加工过程中着色剂、甜味剂、防腐剂及其它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超过限量控制。③物理性危害:溶糖、溶胶、调配及包装工序卫生控制可能引入金属异物、杂质等不洁物风险。2.2关键控制点设立通过对果冻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为:①调配(调色、调香、调味)工序:主要是指色素(柠檬黄、亮蓝、日落黄等)、防腐剂(山梨酸等)、甜味剂(安塞蜜、甜蜜素等)、酸味剂(己二酸等)、香精等各种添加剂添加调配过程,其添加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限量要求,应严格按照有关限量要求制
5、定配方进行配料。②封口:良好的封口将是保护果冻质量的一个安全屏障。如果该工序失控,封口不符合要求,密封不良将会引起二次污染导致腐败变质,严重影响产品品质。③杀菌:原料、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是显著危害,但是可以通过灭菌工序消除或降低危害。3关键限值控制及校正措施为了建立有效的果冻HACCP体系,在确定各种生产工序的危害因素后,需有针对性地确定关键控制点、关键点的临界范围、监测体系及校正措施,具体方法和措施见表2。调配CCP1: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查询使用用添加剂的限量要求;质检人员每小时抽检
6、一次添加剂添加量情况,若出现偏差,重新调整添加量,将上次检查之后生产的产品隔离评估。封口CCP2:封口无严重缺陷,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挤压果冻并在弹簧称上检测受力5kg以上无开裂现象,每30分钟每台仪器检查5杯。封口发现严重缺陷,应立即停机校正,校正后检验合格方可生产,将上次检查之后的产品隔离评估。杀菌CCP3:封口到杀菌时间不超过1小时,杀菌时间和温度(杀菌温度83-87度,时间13-20分钟,不同产品具体见杀菌公式),每隔5分钟检测一次;对于问题产品加标识隔离存放,评估后处理,重新杀菌。4结论运用HACCP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对出
7、口果冻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记录和检测分析,确定调配、封口、杀菌为关键控制点。制定并实施HACCP计划,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适宜监控的关键限值,采取纠偏措施,建立记录保持程序和验证程序,通过试运行产品抽样检测结果符合输往国家相关要求,证明该HACCP系统应用于果冻生产管理过程中是有效的。.jyqk].2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9.[3]黄福南.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75-78.[4]钟政昌,方江平,黄界,普琼.HACCP系统在西藏野桃果汁生产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
8、,2004(02):45-48.[5]郝记明,马丽艳.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控制食品安全的措施[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2):lI8-1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