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8624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美国超验主义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美国超验主义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美国超验主义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内容摘要:以自然为核心的超验主义,在思想主张上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人性、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以及自然观三个方面来论述超验主义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取舍。 关键词:自然超验主义古典哲学 美国超验主义兴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后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份缩影,自然是上帝的象征,强调精神,反对趋物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作家爱默生和梭罗,他们对东方哲学尤
2、其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研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美国超验主义的思想主张。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是十九世纪美国超验主义的领进人物,被誉为美国精神的圣者,他的著作《论自然》是美国超验主义的代表性作品。爱默生在发展超验主义的过程中,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亨利大卫梭罗是美国超验主义的另一位集大成者,其代表作品《瓦尔登湖》记录了作者在瓦尔登湖湖畔度过的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对自然对生活的领悟。梭罗的超验主义思想同样与中国古典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曾说: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古哲学家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外表生活再穷没有,而内心生活再富不过。这正是他所提倡的
3、不为物役、追求精神充实的自然生存状态。 通过对爱默生和梭罗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对于推动美国超验主义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者在思想主张和生活态度上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以下就从人性、物质与精神追求和自然观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超验主义的人性本善与孟子的性善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性善说中的性一方面是指人的心性、本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同时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向善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人能够向着善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性也指人的特性,是人之为人的价值,而善即是评定个人价值的一
4、个标准。 爱默生在人性上与孟子的性善说相一致。他强调个人,推崇人的至高无上,提出人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人要自信、自尊、自助,个人的完美是世界的基础,相信人性本善。爱默生的这一观点与神学的原罪说是相背离的,在基督教中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他们的罪来自偷食了智慧之果的亚当和夏娃,因此任何人生来即是恶人,只有笃信上帝,才能获得灵魂的拯救。爱默生人性本善的主张将人从原罪说中解脱出来,使人不再受信仰上帝才能解脱的禁锢,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变的更加独立自由,成为真正的个体,这也与超验主义强调的重视个体的精神相统一。由此不难看出,超验主义的人性本善与孟子的性善说虽然在理论思想上有一
5、定的差异,但其本质是相通的。 二.反对人为物役,追求精神充实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安贫乐道 孔子曾称赞其学生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指颜回是真正的贤者,他住在荒僻的巷道,箪食瓢饮,生活十分艰苦,若是换了其他的人一定不堪忍受,但颜回却十分满足快乐,因此是个贤德的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他的这种安于贫而乐于道的品德是孔子十分欣赏的,他赞扬颜回无欲而天下足,同时这一主张也是儒家提倡的立身处世的生活态度。 超验主义深受儒家这一思想主张的影响。超验主义者认为,精神漫透人的心灵和自然界,物质只是精神的象征,
6、并认为物使人异化,因此强调精神的力量,反对趋物主义。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梭罗实践了这一思想主张。1845年3月尾,我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到达我预备造房子的地方,开始砍伐一些箭.L.矢似的,高耸入云而还年幼的白松,来做我的建筑材料,那是愉快的春日,人们感到难过的冬天正跟冻土一样地消融,而蛰居的生命开始舒伸了。这是梭罗在他的著作《瓦尔登湖》中记述的他的山居生活的开始,同年7月4日他住进自己盖起来湖边木屋,此后在瓦尔登湖湖畔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梭罗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开荒,种地,打猎,伐木,剩下的时间观察自然、感悟人生。这样的生活在外人看来
7、是十分艰苦和寂寞的,但梭罗却认为寂寞有助于健康,并说: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枝酢酱草,或一只马蜂更寂寞。我不比密尔溪,或一只风信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融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寂寞。 梭罗眼中的自然是鲜活生动的,他的自然指的是田野性的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嚣,亲近原始的存在。《瓦尔登湖》通过清新精美的语言,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与喧嚣的城市生活完全对立的自然的生存状态,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人的心境是极其平静安宁的,虽然物质上十分简朴,但在精神上是极其放松和满足的。这种亲近自然远离物欲的生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