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42082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3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分析作者:郦秀芳张春丽张海勇骆丽青胡孟钧【关键词】甲状腺 桥本甲状腺炎(HT)又称桥本病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已逐渐受到病理和外科医师的关注。Dailey等[1]于1955已首次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学技术对HT并发PT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探讨其两者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院HT合并PTC54例,占同期HT总数约29.0%(54/186),其中男4例,女50例;年龄16~74岁,平均4
2、4.7岁。术前大部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占位,少数诊断为甲亢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B超显示6例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多发结节,大小不一,其余48例均以甲状腺结节为主要表现,单侧多见。另选PTC50例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作对照。 1.2方法所有标本均经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和HE染色。对54例HT合并PTC及50例单纯PTC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行细胞角蛋白(CK19)、免疫组化染色,使用链霉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结果以细胞质内出现清楚的棕褐色颗粒为阳性细胞。阳性细胞<25%为弱阳性(+);25%~50%为阳性();>50%为强阳性()。 2
3、结果 2.1病理检查单纯HT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滤泡萎缩破坏,滤泡上皮嗜酸性变,局灶或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伴淋巴滤泡形成及不同程度纤维化。部分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及腺瘤改变。HT合并PTC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滤泡状或实体排列,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可见核沟、核重叠及核内包涵体,大部分呈浸润性生长,少数可见完整包膜及淋巴结转移。以微小癌(直径≤1cm)占多数(47/54);单侧单灶(45/54),单侧多灶(6/54),双侧癌(3/54)。肿瘤周围甲状腺组织可见淋巴性甲状腺炎改变,54例中有48例呈结节性HT,6例为弥漫性HT。 2.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
4、细胞中无CK19表达,在HT合并PTC中,癌细胞CK19表达率为96.3%(52/54),且大部分呈弥漫强阳性,而肿瘤周围HT组织中滤泡上皮细胞表达率为74.1%(40/54),全部呈局灶弱阳性。这一结果说明PTC的发生可能与HT有关。 3讨论 桥本氏病是1912年由日本学者Hashimoto(桥本)首先描述的[2],它是所有甲状腺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可分为结节性HT和弥漫性HT。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有关。本病95%为女性患者,且好发于青、中年,起病缓慢。5%患者可伴甲亢症状,20%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近10年HT的发病率明
5、显升高[3],多数认为与世界性广泛补碘有关。关于HT与PTC的关系,从1995年被首次提出后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其有一定的认识[4],但仍有争议。本组HT合并甲状腺癌均为乳头状癌,且大多为微小癌(直径≤1cm),少数呈多灶性或双侧性。其中2例癌组织内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5例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 ,其余可见多少不一淋巴细胞浸润。54例中46例发生于结节性HT病变中,6例发生在弥漫性HT病变中,这一结果显示结节性HT与PTC的关系更为密切,其有很高的发展成PTC的危险性,与 3讨论 桥本氏病是1912年由日本学者Hashimoto(桥本)首先描述的[2],它是所有甲状腺炎中发病
6、率最高的一种,可分为结节性HT和弥漫性HT。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有关。本病95%为女性患者,且好发于青、中年,起病缓慢。5%患者可伴甲亢症状,20%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近10年HT的发病率明显升高[3],多数认为与世界性广泛补碘有关。关于HT与PTC的关系,从1995年被首次提出后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其有一定的认识[4],但仍有争议。本组HT合并甲状腺癌均为乳头状癌,且大多为微小癌(直径≤1cm),少数呈多灶性或双侧性。其中2例癌组织内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5例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 ,其余可见多少不一淋巴细胞浸润。54例中46例发生于
7、结节性HT病变中,6例发生在弥漫性HT病变中,这一结果显示结节性HT与PTC的关系更为密切,其有很高的发展成PTC的危险性,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