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35028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8
《关联理论视阈下茶文化诗歌英译中的音形美再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联理论视阈下茶文化诗歌英译中的音形美再现李圣轩滑彦立河北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本文首先就关联理论的定义以及现代诗歌翻译的现状进行简要说明,并对茶文化诗歌的基础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接着从关联理论出发对茶文化诗歌英译中的音形美再现提出儿点建议。关键词:关联理论;茶文化诗歌;英译;咅形美再现;我国茶文化有着千年的历史,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茶香飘过千载,留给世人无尽的精神慰藉。在古代,“茶”一度成为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他们寄情于山水,放浪形骸,与世无争。文字成为他们情感宣泄的出口,他们将茶写进诗
2、词之中,将内心世界存罝于茶汤之中。茶诗是我国茶文化发展到较高程度的一种产物,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茶的热爱、茶文化发展的脉络等。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加剧,我国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关注也与口俱增。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虽然是茶叶大国,但我国茶文化的知名度却并不如英国下午茶文化、円本茶道文化等国外茶文化范式。茶文化诗歌承载着我国茶文化,将茶文化诗歌翻译成英语可以帮助我W茶文化实现“文化输出”,使我国茶文化真正被世界认可和接纳。1关联理论与诗歌翻译1.1关联理论的定义关联理论(Re
3、levanceTheory)是DanSperber和DeirdreWilson两位外国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观点,他们尝试运用该理论解释思维认知领域的相关现象。在他们看来,语言交际过程事实上涉及到认知推理。这样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人们尝试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等领域中。1991年,国外学者Ernst-AugustGutt尝试将关联理论与翻译领域联系起来。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AT以理解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Verbalcommunicationbehavior)。要想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
4、达习惯,译者应对原文进行认知上的“推理”,借助推理过程理解原文。从这点来看,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译者不用受到翻译形式主义的影响,而通常只需要考虑内容的通达和完善。1.2诗歌翻译现状诗歌是文学屮不可多得的一种体裁,人们在阅读诗歌时往往可以从屮感受到一种别有的韵味(如意境和神韵),而诗歌的韵味往往深植于特定的文化语言背景之中,这就意味着原诗的读者更能够充分完整地体味和欣赏诗歌。事实上,国内外译者均发表过“诗不可译”的言论,他们认为翻译出来的诗歌译文破坏了原诗的意境和美学特征,并进而会对读者的阅读效果产生不可逆转
5、的影响。虽然“诗不可译”一度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诗歌翻译也被视作文学翻译屮最为困难的领域,但是相关学者仍旧从语言层面出发对诗歌的翻译策略作出系统解读,他们认为诗歌翻译需要译者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并希望译者可以从音律、词汇和形式等方面保留诗歌本身的美学特征。1.3关联理论与诗歌翻译诗歌是兼具音律美和形式美的文学,但是不同语言之间的音律和形式也往往不同,所以这就导致诗歌翻译容易出现困难之处。通常来讲,译考保留诗歌形式就不能传递音律,保留音律就不能呈现形式,二者难以两全,翻译出来的诗歌也因此“变味”。在关联理论视
6、阈下,翻译也被视作一种认知推理过程,认知推理受到语境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译诗会不冋程度地影响原诗的美学效果,这就需要译者从语境效果本身入手进行分析,使译文与原文能够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最佳关联”。2茶文化诗歌的基本特点茶文化诗歌是我国诗歌艺术中的一个分支,很多茶诗成为脍炙人U的佳作,流传千古。为了真正传递出茶诗的意境和美感,译者在翻译之前还需要从语言、咅律以及形式的角度对茶文化诗歌的特点进行分析。2.1语言方面我国茶文化诗歌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这样儿点:用词考宄、形象生动、平实质朴。首先,我
7、国古人十分讲究“炼字”,正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句中的每个字都是诗人深思熟虑的产物。比如说,“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明代浦瑾)屮的“茶烟”表示煮茶过程屮产生的烟气,而这句诗的精彩之处在于“闻”字。“闻”有听闻的意思,也有用鼻子搜寻气味的意思,诗人似是在闻“茶烟”,但实际却是在闻“草堂幽事”。其次,茶诗语言形象生动,读者仿佛可以透过文字看到诗中描述的情景和両面。比如,“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明代潘允哲)中的“冷然一啜”就表现了诗人饮茶时的细节,让人眼前一亮。最后,茶诗的语
8、言也有着平实质朴的特点,丝毫不矫揉造作。比如,“小桥小店沾酒,初火新烟煮茶”(明代杨基)屮的“沾酒”、“煮茶”、“小桥”、“小店”都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化语言,给人一种朴实之美。2.2音律方面茶文化诗歌的音律特点主要为尾韵式和自由式。首先,“自由式”表示茶诗的韵律十分随意,其至没有什么韵律可循。比如“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不釘栗与梨,犹能烹鸭脚”(南宋陆游《听雪为客置茶果》)屮的“户”、“落”、“梨”和“脚”没有押韵。其次,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