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私塾教育识字教学经验初编

传统私塾教育识字教学经验初编

ID:8820397

大小:6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8

传统私塾教育识字教学经验初编_第1页
传统私塾教育识字教学经验初编_第2页
传统私塾教育识字教学经验初编_第3页
传统私塾教育识字教学经验初编_第4页
传统私塾教育识字教学经验初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私塾教育识字教学经验初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传统私塾教育识字教学经验初编——传统私塾教育经验类编之一天谦学堂辑录编者按:  昔《天泉证道记》阳明先生云:世间上根人不易得,只得就中根以下人立教,通此一路。……但吾人凡心未了,虽已得悟,仍当随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季谦先生尝论曰:教育既然是对人的教育,所教者是活泼的生命。生命,自有其复杂性,奥秘性。若单从一个生命的自我成长说,己经不容易以某种定性视之,庄生云:方将化,恶知其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其已化哉?若从整体的人类看,更有所谓个别差异,所谓人心不同,如其面焉。而所谓的理论,需有普遍性,是从观其大体而建立的,所以在细节上,必有阙漏。

2、有关识字教学,我也只是把握个大略方向,实践之际,逢漏补阙,不可执定也。是故识字教学是只读经,还是需要单字教?是先识后读,还是先读后识?我以为都是两可的。然此中有个“度”的问题,只要不舍本逐末,不喧宾夺主,即可。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教者必有所自取者矣。 又清章学诚先生云:夫积画而后字,积字而后句,积句而后章,一成之理也。作文不究字句,固不可以成章;读书未辨字画,岂遂能通章句耶?今以老生宿学未能究悉者,遂使童蒙初学轻易为之,而收事半功倍之效焉;则小学之为功,诚不少矣!今之海印子张利民曰:以字为课,以韵成文,以形现义,以义通理。“字”解的多,联的“词”就多,“词由典故”、“

3、法出对课”。“识字量”决定了“识词量”,“识词量”决定了“典故量”,“典故量”决定了“对课量”,“对课量”决定了“文章量”,由是小学而大学,字课到经史,童子功毕矣!一、童蒙识字教学之由来及其必要性1、历代论识字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地官司徒》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衣不帛襦裤,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礼记

4、-内则》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汉-刘向《汉书·艺文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从乎小学而达治世之道,洵如其言也。——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自周礼、汉律,皆当学六书。——汉-许冲《上说文解字》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汉-刘勰《文心雕龙》思凡为文辞,宜略识字。——唐-韩愈《科斗书后记》元兴问:"礼乐射御书数。书,莫只是

5、字法否?"曰:"此类有数法:如'日月'字,是象其形也;'江河'字,是谐其声也;'考老'字,是假其类也。如此数法,若理会得,则天下之字皆可通矣。"                            ——宋-朱熹《朱子语类》  士唯弗学,学必先六书。故之教者,子生十年,始入小学,则教以六书。六书也者,入学之门户,学者之所同先也,以为小学者过矣。——宋-戴侗《六书故》序经术之不明,由小学之不振。小学之不振,由六书之无传。圣人之道,惟藉六经。六经之作,惟藉文言。文言之本,在于六书。六书不分,何以见义?——宋-郑樵《通志.六书略.六书序》欲考字,看《说文》、《字林》、《六书略》

6、、《切韵指掌图》、《正始音》、《韵会》等书,以求音义偏傍点画六书之正。每考三五字或十数字,择切用之字先考。                      ——元-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士之为学,必先穷理,穷理必先读书,读书必先识字。故曰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明则六经如指诸掌。——明-赵谦-治学座右铭  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六书也者,文字之纲领,而治经之津涉也。载籍极博,统之不外文字;文字虽广,统之不越六书。——清-戴震《六书论序》夫《六经》字多假借,音声失而假借之意何以得?训诂音声,相为表

7、里。训诂明,《六经》乃可明。后儒语言文字未知,而轻凭臆解以诬圣乱经,吾惧焉……语言文字未知,而轻凭臆解以诬圣乱经。——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序》看《汉书》有两种难处,必先通于小学、训诂之书,而后能识其假借奇字;必先习于古文辞章之学,而后能读其奇篇奥句。尔于小学、古文两者皆未曾入门,则《汉书》中不能识之字、不能解之句多矣。欲通小学,须略看段氏《说文》、《经籍纂诂》二书。”——清-曾国藩《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日字谕纪泽儿》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