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1059

大小:981.47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0*3=60分)1.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推动了夏史研究。下图是二里头遗址重要遗存分布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宫城居中彰显王权专制B.道家思想影响城市布局C.铸铜作坊服务农业生产D.墓葬分布体现阶级分化2.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规定,老人控告子女不孝要立即拘捕子女,不必经历三次还覆的过程;针对不孝行为,秦律甚至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刑罚,赡养老人渐成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A基层治理趋于完善B.致力提升民众素质C.治国蕴含儒学思想D.背离法家统治原则3.唐武德七年(624年)推行“租庸调”制,即“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口则有调”;唐中后期“两税之立,则异于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这种变化()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B.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C.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D.废除战国以来的丁税4.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载:“车驾行在临安,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西门则引湖水入城中,以小舟散给坊市。严陵、富阳之柴,聚于江下,由南门而入;苏湖米则来自北关。”材料反映()A.城乡经济联系密切B.政府规范商品贸易C.苏湖已成产粮中心D.市民用水依赖汴河 5.《皇明祖训》为明太祖主持编撰的典籍,其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守分勿动……朝廷即斩奸臣。”这一规定()A.严禁大臣干预皇位继承B.旨在维护皇权的稳定性C.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体现D.确立兄终弟及继承制度6.以下是两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断,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鸦片战争……根本问题在于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张馨保(《林则徐与钦差大臣》):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指鸦片战争)。A.不同的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事件的认识B.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实质是为殖民侵略者辩护C.在对“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后者的解释相对全面D.都没有揭示战争的实质,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7.下列内容为某学者对近代某次事件特征的概述。该事件()以外部压力启动力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为主要途径以内外结合、新旧结合基本方针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A.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主张B.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C.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积极尝试D.寄希望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8.下图是红军战略转移到达陕南地区后印发的手写油印品,它阐述了红军的性质、宗旨、政策和主张。该类传单的印发有助于()A.巩固扩大革命统一战线B.推动土地革命顺利完成 C.扩大革命队伍社会基础D.提高边区政府的影响力9.1933年,国民政府任命俞大维为兵工署署长。在他主持下,迅速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所、弹道研究所、精密机械研究所、材料研究所、冶金研究所及光学研究所、炮兵技术处、中央修械所、航空兵器研究处等。这说明当时国民政府()A.积极应对日益紧张的形势B.意在建立完备的科研体系C.努力改变科技落后的面貌D.力图平衡轻重工业的比例10.美国学者韩丁在长篇纪实文学《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高度赞誉一份20世纪40年代的红色文献,称其在中国内战时,恰如《黑奴解放宣言》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据此推断,该“红色文献”()A.见证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B.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C.承认并限制封建剥削和债务D.废除了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制11.1956年到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共增加3888万人,其中自然增长1034万,其他原因增长2854万;1957年只有176个市,1960年达到199个市。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发展战略性调整的影响B.经济困难迫使农民进城谋生C.人民公社化推进城市化进程D.鼓励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增长1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13.《汉谟拉比法典》中出现了专职法律事务的官员——推事。但法典第2条却规定“无故以符咒蛊惑他人时,受蛊人应至圣河:投入河中”。由河神加以处决,是因为时人相信神喜欢正直无罪者,对于侵犯神明及邪恶的人则深恶痛绝。由此可知,该法典()A.仍然具有原始特性B.注重调和社会矛盾C.体现商品经济发展D.明确界定法官职责14. 11世纪欧洲城市建立起商人行会,行会规章中包含维修保养街道、大门和城墙来促进“共同的公用事业”等内容,如南安普顿商人行会规章中规定了“市民享有的贸易垄断权”,以及“商人行会的选举、纳税、交易、救济”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资本主义经济产生B.重商主义思想兴起C.行会代替政府职能D.市民参与城市管理15.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通过殖民扩张获得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但人们执着于投资卡斯蒂利亚的政府债券,资金就流向它们;当利率下调到百分之五时,资金就会流到土地上。这一现象()A.使西班牙成为世界中心B.促进了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C.阻碍了西班牙社会转型D.根源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6.冼夫人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岭南杰出俚人大首领。她贤明统率本部落民众,引导他们多做好事、善事,后归附隋朝被加封谯国夫人。她的生平载于《二十五史》的《隋书》《北史》和《资治通鉴》等正史。冼夫人文化在粤、桂、琼地区极具感召力。冼夫人故事的流传体现了()A.社会危机下人们对英雄的期待B.主流价值影响生活观念C.文人借女性英雄题材抒发抱负D.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加强17.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总结土地斗争经验,制定《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重要更正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湘赣边区土地法的调整()A.出于粉碎国民党围剿红军的需要B.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序幕C.凸显了红色政权灵活的革命政策D.意在扩大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18.如图为中共革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革命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中共依据革命形势变化调整工作策略C.地理环境影响国共对峙局面D.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19.《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C.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D.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20.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法律圈”现象,如德意志地区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二、材料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漫画《各国联合龙灯大会》(龙灯为火车状)1909年,《民呼日报》刊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963 年,宋太祖令判大理寺事窦仪主持立法,数月后,《宋刑统》制定完成,成为反贪倡廉的主要律条,《诫告贪污诏》等多类反贪法律亦相继颁行。宋代中央专门设有御史台和谏院负责监察事务,御史甚至可以“风闻”言事,即使纯属捕风捉影,也不承担诬告责任,算合法监督。宋代还通过官员、儒士等的奏折、上书或社会评议等形式的舆论对官员进行监督与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官枉法之行,确立了追求清正廉洁、重义轻利的良好道德取向。由此,宋初“与民休息”的仁政得到顺利贯彻,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摘编自张全明《宋代廉政措施的特点与实效》材料二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三编《大诰》,将之与《大明律》并行作司法依据,并以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侵吞税粮等重刑案例“警省愚顽”。太祖“许境内耆宿人等,遍处乡村市井联名赴京状奏”,亦许民将贪官恶吏“绑缚赴京治罪”。太祖以重典治吏,规定:“赃至六十以上者,枭首示众”;因公乘坐官府的牲口车船,附栽私人物品超过规定重量者,也要处斩。御史余敏等人告发郭桓等贪污税粮,侵吞国库,太祖亲自审问,追回赃粮。《明史·循吏传》称:“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摘编自彭勇《明史》(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整顿吏治的主要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归纳朱元璋整顿吏治措施的特点。(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整顿吏治的意义。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60—1868年,福泽谕吉三游欧美,他发现:现代世界以欧洲各国和美国为最文明的国家,土耳其、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为半开化的国家……是野蛮的国家。欧洲目前的文明经过从野蛮进入半开化,从半开化进入文明。汲取西洋文明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国体),按照由难而易的顺序酌情取舍。谋求文明涉及到国体、政统、皇统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文明前进一步,政治也随着前进一步,使文明和政治步调一致。西洋文明的特点在于对人与人的交往问题看法不一、最后融为一体,产生“民主自由”。文明的国家应当靠侵略、奴役别国来推行文明。——摘编自【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材料二1918—1920年,梁启超游历欧美,他意识到:我们素来认为天经地义尽美尽善的代议政治,今日竞会从墙脚上筑筑摇动起来。他的寿命,竟没有人敢替他保险。自从机器发明工业革命以还,生计组织起一大变动,从新生出个富族阶级来。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遍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科学万能说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但科学依然在他自己范围内继续进步。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我们青年将来要替全世界人类肩起这个大责任。——摘编自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据材料一、二、比较福泽谕吉与梁启超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不同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两人的西方文明观。 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0*3=60分)1.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推动了夏史研究。下图是二里头遗址重要遗存分布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宫城居中彰显王权专制B.道家思想影响城市布局C.铸铜作坊服务农业生产D.墓葬分布体现阶级分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中国)。据图中信息可知,墓葬分为贵族墓葬和平民墓葬,且分布区域不同,平民墓葬更多是集中在墓葬集中分布区,而这里的贵族墓葬相对较少,这些墓葬的分布体现了阶级分化,D项正确;先秦时期权力还没有高度集中,夏朝没有形成王权专制,排除A项;道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排除B项;青铜器此时一般作为礼器存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排除C项。故选D项。2.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规定,老人控告子女不孝要立即拘捕子女,不必经历三次还覆的过程;针对不孝行为,秦律甚至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刑罚,赡养老人渐成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A.基层治理趋于完善B.致力提升民众素质C.治国蕴含儒学思想D.背离法家统治原则【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秦简《法律答问》对于子女不孝有严格的规定和严厉的惩罚措施,这表明秦朝的法律与儒家思想有共通之处,治国蕴含儒学思想,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基层治理发展变化的信息,无法准如其是否完善,排除A项,材料中只有关于孝的记载,而民众素局表现在多个方面并且惩治不孝的目的也不是提升民众素质,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就是通过法律惩治不孝,没有背离法家统治原则,排除D项。故选C项。3.唐武德七年(624年)推行“租庸调”制,即“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口则有调”;唐中后期“两税之立,则异于斯。唯以资产宗,不以人丁为本”。这种变化()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B.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C.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D.废除战国以来的丁税【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朝的两税法征税标准是不以人丁为主,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均田制被破坏后政府实行两税法,B项因果倒置,排除B项;唐朝中后期没有发生社会转型,排除C项;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标志着废除了战国以来的人丁税,排除D项。故选A项。4.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载:“车驾行在临安,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西门则引湖水入城中,以小舟散给坊市。严陵、富阳之柴,聚于江下,由南门而入;苏湖米则来自北关。”材料反映()A.城乡经济联系密切B.政府规范商品贸易C.苏湖已成产粮中心D.市民用水依赖汴河【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南宋时期临安城所需要的物资要靠乡村供应,因此体现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政府行为的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尽管材料中提到苏湖米,但没有粮食产量的对比,无法推知其是否是中心,排除C项;汴河是开封附近的河流,临安附近的河流是钱塘江,排除D项。故选A项5.《皇明祖训》为明太祖主持编撰的典籍,其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守分勿动……朝廷即斩奸臣。”这一规定() A.严禁大臣干预皇位继承B.旨在维护皇权的稳定性C.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体现D.确立兄终弟及继承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由材料大意:若皇帝无子,则需立嫡母所生者,并且规定奸臣若弃嫡立庶,朝廷要即斩奸臣,可知,明太祖对于皇位继承的不同情况有明确规定,这一规定旨在维护皇权的稳定性,B项正确;据材料“若奸臣弃立庶”可知,大臣是可以干预皇位继承的,不过干预时要按规则来,不能突破规则,排除A项;中央集权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明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是特殊情况的特殊处理,不能以此来推断确立了兄终弟及继承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6.以下是两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断,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鸦片战争……根本问题在于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张馨保(《林则徐与钦差大臣》):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指鸦片战争)。A.不同的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事件的认识B.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实质是为殖民侵略者辩护C.在对“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后者的解释相对全面D.都没有揭示战争的实质,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鸦片战争……根本问题在于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指鸦片战争)”,可知,两位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外交和文化冲突导致的,并未看到鸦片战争爆发,是因为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D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两位美国历史学家代表的阶级立场,排除A项;两者都承认了鸦片战争的史实,并不是对其的歪曲,排除B项;两者都没有对战争的本质,进行正确的分析,排除C项。故选D项。7.下列内容为某学者对近代某次事件特征的概述。该事件() 以外部压力为启动力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为主要途径以内外结合、新旧结合为基本方针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A.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C.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积极尝试D.寄希望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近代”、“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为主要途径”、“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并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史实可知,该事件为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系列近代意义的企业,并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C项正确;“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的是林则徐、魏源等人,排除A项;“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排除B项;“寄希望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的是戊戌维新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是红军战略转移到达陕南地区后印发的手写油印品,它阐述了红军的性质、宗旨、政策和主张。该类传单的印发有助于()A.巩固扩大革命统一战线B.推动土地革命顺利完成C.扩大革命队伍社会基础D.提高边区政府的影响力【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红军在长征中向沿线群众宣传红军的性质、宗旨、政策和主张,有利于扩大红军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红军长征时期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排除A项;土地革命是中共在农村根据地时期实行的,长征中没有实现,排除B项;边区政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后建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9.1933年,国民政府任命俞大维为兵工署署长。在他主持下,迅速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所、弹道研究所、精密机械研究所、材料研究所、冶金研究所及光学研究所、炮兵技术处、中央修械所、航空兵器研究处等。这说明当时国民政府()A.积极应对日益紧张的形势B.意在建立完备的科研体系C.努力改变科技落后的面貌D.力图平衡轻重工业的比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933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为应对危机,国民政府加大了对军事工业等的投入,A项正确;材料中的机构与军事密切相关,而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C项和D项。故选A项。10.美国学者韩丁在长篇纪实文学《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高度赞誉一份20世纪40年代的红色文献,称其在中国内战时,恰如《黑奴解放宣言》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据此推断,该“红色文献”()A.见证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B.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C.承认并限制封建剥削和债务D.废除了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根据20世纪40年代、中国内战、红色文献、《黑奴解放宣言》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出,该文献为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与之相符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这一改革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有利于赢得解放战争胜利,早日结束内战,B项正确;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在20世纪30年代,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判断,该内容并不是在抗战时期,也不是双减双交政策,排除C项;土地改革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排除D项。故选B项。11.1956年到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共增加3888万人,其中自然增长1034万,其他原因增长2854万;1957年只有176个市,1960年达到199个市。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发展战略性调整的影响B.经济困难迫使农民进城谋生C.人民公社化推进城市化进程D.鼓励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增长【答案】A【解析】【详解】1956年到1960年中国城镇增加及人口增加的原因是国家大发展工业,因此是受到国家发展战略性调整的影响,故A项正确;经济困难并没有迫使农民大量进城,排除B;人民公社主要在农村,排除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1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据所学可知,影响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题干中提及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说明与周边国家交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周边国家与中国可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国家之间不可能消除分歧,而且中国之所以重视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主要也不是为了增进互信,而是为了国家利益需要,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据所学可知,人类也很难构建均衡发展格局,排除B项;材料涉及中国与周边地区,只涉及世界局部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13.《汉谟拉比法典》中出现了专职法律事务的官员——推事。但法典第2条却规定“无故以符咒蛊惑他人时,受蛊人应至圣河:投入河中”。由河神加以处决,是因为时人相信神喜欢正直无罪者,对于侵犯神明及邪恶的人则深恶痛绝。由此可知,该法典()A.仍然具有原始特性B.注重调和社会矛盾C.体现商品经济发展D.明确界定法官职责【答案】A【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出现了专职法律事务的官员(推事),同时法典中还有神明审判的相关规定,这表明法典仍然具有原始特性,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如何调和社会矛盾,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状态,排除C项;材料只能说明《汉谟拉比法典》中出现了专职法律事务的官员——推事,并未明确界定法官的职责,排除D项。故选A项。14.11世纪欧洲城市建立起商人行会,行会规章中包含维修保养街道、大门和城墙来促进“共同的公用事业”等内容,如南安普顿商人行会规章中规定了“市民享有的贸易垄断权”,以及“商人行会的选举、纳税、交易、救济”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资本主义经济产生B.重商主义思想兴起C.行会代替政府职能D.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11世纪欧洲城市建立起商人行会,行会规章中包含维修保养街道、大门和城墙来促进‘共同的公用事业’等内容”“商人行会的选举、纳税、交易、救济”可知,市民通过行会参与城市管理,D项正确;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产生的时间为14至15世纪,重商主义兴起的时间是15世纪,与材料中“11世纪”不符,排除A、B项;材料仅提及了欧洲市民借助行会参与城市管理,并不意味着行会直接取代了政府,排除C项。故选D项。15.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通过殖民扩张获得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但人们执着于投资卡斯蒂利亚的政府债券,资金就流向它们;当利率下调到百分之五时,资金就会流到土地上。这一现象()A.使西班牙成世界中心B.促进了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C.阻碍了西班牙社会转型D.根源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根据材料“人们执着于投资卡斯蒂利亚的政府债券,而非投资商业,资金就流向它们,当利率下调到百分之五时,资金就会流到土地上”可知,西班牙对于流入的财富多投向政府债券或传统的土地领域,并未投入商业领域,这不利于西班牙的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其社会转型,C项正确;西班牙并未成为世界中心,排除A项;资本并未流向商业领域,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排除B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6.冼夫人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岭南杰出俚人大首领。她贤明统率本部落民众,引导他们多做好事、善事,后归附隋朝被加封谯国夫人。她的生平载于《二十五史》的《隋书》《北史》和《资治通鉴》等正史。冼夫人文化在粤、桂、琼地区极具感召力。冼夫人故事的流传体现了()A.社会危机下人们对英雄的期待B.主流价值影响生活观念C.文人借女性英雄题材抒发抱负D.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她的生平载于《二十五史》的《隋书》《北史》和《资治通鉴》等正史”“冼夫人文化在粤、桂、琼地区极具感召力”等信息可知,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冼夫人作为岭南杰出俚人大首领,归附了隋朝,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冼太夫人主要是得到统治者肯定,其事迹被载于史册,广泛流传,反映了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加强,D项正确;材料的重点不在于人们崇拜英雄,而在于正史以及当今对冼夫人的认同,更没有体现社会危机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主流价值观变化,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文人在冼夫人故事的流传中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17.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总结土地斗争经验,制定《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重要更正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湘赣边区土地法的调整()A.出于粉碎国民党围剿红军的需要B.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序幕C.凸显了红色政权灵活的革命政策D.意在扩大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28年(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28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该土地法政策的修改调整,纠正了原有的偏激错误,符合根据地的情况,显示了红色政权灵活的革命政策,C项正确;1930年国民党开始围剿红军,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排除B项;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破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8.如图为中共革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革命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中共依据革命形势变化调整工作策略C.地理环境影响国共对峙局面D.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1945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920-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活动地点先由北京、上海转移到长沙、广州;1927-1945年根据地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五四运动为中共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确定国共合作,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但都因为中心城市敌人势力太过强大,起义军损失严重。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后,中共以延安为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战争时期,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活动范围的转变都是由革命形势决定的,B项正确;红军长征后,根据地由南方转移到北方,排除A项;国共对峙时期为1927-1937年,与材料的时期变化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中国民主革命中心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19.《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C.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D.新旧秩序转换中局势动荡【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一些地区间的冲突加剧,引发局部战争,导致世界秩序动荡。故答案为D项。A项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局势,而不是美苏冷战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排除。【点睛】“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是国际形势的主流,但各种矛盾仍然存在,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在有些地方依然尖锐,造成地区战争和局部冲突时有发生;极端组织活动频繁,恐怖事件屡屡出现,严重影响着世界安全。20.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法律圈”现象,如德意志地区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西欧成立城市同盟和制定同盟法律,主要是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此时西欧属于邦国林立的时期,尚没有出现国家统一趋势,排除B项;16世纪的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使教会实力的削弱,排除C项;欧洲大陆法系指包括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从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起来,还包括《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它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二、材料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漫画《各国联合龙灯大会》(龙灯为火车状)1909年,《民呼日报》刊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答案】赏析角度解读信息漫画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清末新政;列强加强资本输出。漫画信息龙灯由火车头和车厢组成。执龙珠者为清政府官员,其余执火车车头和车厢者皆为外国列强代表。内涵解读此画以“耍龙灯”作比喻,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同时也表达了对清政府腐败无能,出卖国家利益的不满。列强抢夺路权侵犯中国主权,漫画反映民情民意;促进民众觉醒,引发社会变革。意义价值近代铁路的修筑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缩影,体现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该漫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1909年(晚清)。据本题图片信息可知,1909年是晚清政府时期,执龙珠者为清政府官员,其余执火车车头和车厢者皆为外国列强代表。结合所学可知,1909年的时代背景是《辛丑条约》签订、清末新政、列强加强资本输出。清政府是列强在华统治的工具,出卖了国家权益。列强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破坏了中国主权,加强了对华的侵略。此报纸刊登的漫画意在唤醒民众觉醒,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这幅漫画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近代中国铁路修筑的曲折艰难。因此,该漫画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963年,宋太祖令判大理寺事窦仪主持立法,数月后,《宋刑统》制定完成,成为反贪倡廉的主要律条,《诫告贪污诏》等多类反贪法律亦相继颁行。宋代中央专门设有御史台和谏院负责监察事务,御史甚至可以“风闻”言事,即使纯属捕风捉影,也不承担诬告责任,算合法监督。宋代还通过官员、儒士等的奏折、上书或社会评议等形式的舆论对官员进行监督与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官枉法之行,确立了追求清正廉洁、重义轻利的良好道德取向。由此,宋初“与民休息”的仁政得到顺利贯彻,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摘编自张全明《宋代廉政措施的特点与实效》材料二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三编《大诰》,将之与《大明律》并行作司法依据,并以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侵吞税粮等重刑案例“警省愚顽”。太祖“许境内耆宿人等,遍处乡村市井联名赴京状奏”,亦许民将贪官恶吏“绑缚赴京治罪”。太祖以重典治吏,规定:“赃至六十以上者,枭首示众”;因公乘坐官府的牲口车船,附栽私人物品超过规定重量者,也要处斩。御史余敏等人告发郭桓等贪污税粮,侵吞国库,太祖亲自审问,追回赃粮。《明史·循吏传》称:“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摘编自彭勇《明史》(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整顿吏治的主要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归纳朱元璋整顿吏治措施的特点。(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整顿吏治的意义。【答案】22.举措:任用高官主持立法;制定反贪法律;颁行反贪法律;设立专门监察机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监督与引导。背景:唐后期以来的历史教训;中央集权的治国政策;“与民休息”的仁政思想;辽、西夏的边境威胁。23.特点:亲自参与;明晰司法依据;以案例警示;注重民间监督;重典治吏;鼓励告发。24.意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官枉法行为;确立了良好的道德取向;增加了财政收入;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后世反贪倡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 举措:根据材料“宋太祖令判大理寺事窦仪主持立法”可知,任用高官主持立法;根据材料“《宋刑统》制定完成,成为反贪倡廉的主要律条,《诫告贪污诏》等多类反贪法律亦相继颁行。”可知,制定反贪法律,颁行反贪法律;根据材料“宋代中央专门设有御史台和谏院负责监察事务,御史甚至可以‘风闻’言事,即使纯属捕风捉影,也不承担诬告责任,算合法监督。宋代还通过官员、儒士等的奏折、上书或社会评议等形式的舆论对官员进行监督与引导”可知,设立专门监察机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监督与引导。背景:根据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官枉法之行,确立了追求清正廉洁、重义轻利的良好道德取向。由此,宋初‘与民休息’的仁政得到顺利贯彻,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唐后期以来的历史教训;中央集权的治国政策;“与民休息”的仁政思想;辽、西夏的边境威胁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三编《大诰》,将之与《大明律》并行作司法依据”可知,亲自参与,明晰司法依据;根据材料“以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侵吞税粮等重刑案例‘警省愚顽’。”可知,以案例警示;根据材料“许境内耆宿人等,遍处乡村市井联名赴京状奏”可知,注重民间监督;根据材料“太祖以重典治吏”可知,重典治吏;根据材料“许境内耆宿人等,遍处乡村市井联名赴京状奏”可知,鼓励告发。【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意义:根据材料“宋代还通过官员、儒士等的奏折、上书或社会评议等形式的舆论对官员进行监督与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官枉法之行,确立了追求清正廉洁、重义轻利的良好道德取向。”可知,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官枉法行为,确立了良好的道德取向;根据材料“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可知,增加了财政收入,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后世反贪倡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60—1868年,福泽谕吉三游欧美,他发现:现代世界以欧洲各国和美国为最文明的国家,土耳其、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为半开化的国家……是野蛮的国家。欧洲目前的文明经过从野蛮进入半开化,从半开化进入文明。汲取西洋文明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国体),按照由难而易的顺序酌情取舍。谋求文明涉及到国体、政统、皇统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文明前进一步,政治也随着前进一步,使文明和政治步调一致。西洋文明的特点在于对人与人的交往问题看法不一、最后融为一体,产生“民主自由”。文明的国家应当靠侵略、奴役别国来推行文明。——摘编自【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材料二1918—1920 年,梁启超游历欧美,他意识到:我们素来认为天经地义尽美尽善的代议政治,今日竞会从墙脚上筑筑摇动起来。他的寿命,竟没有人敢替他保险。自从机器发明工业革命以还,生计组织起一大变动,从新生出个富族阶级来。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遍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科学万能说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但科学依然在他自己范围内继续进步。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我们青年将来要替全世界人类肩起这个大责任。——摘编自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据材料一、二、比较福泽谕吉与梁启超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不同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两人的西方文明观。【答案】23.不同点福泽谕吉:肯定西方文明程度最高;梁启超:冷静看待西方文明。24.评析福泽谕吉: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日本在内忧外患中开始明治维新,因此,福泽谕吉主张依据国情学习西方文明寻求国家出路,具有进步性,促进了日本近代化进程;但是福泽谕的西方文明先进论和文明侵略论带有美化民主自由的倾向,为侵略战争寻求借口。梁启超:20世纪初,西方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但经历一战,西方文明诸多弊端暴露,梁启超重新审视西方文明,肯定科学仍具有进步性,是近代中国人对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理性思考。【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日)。据材料“现代世界以欧洲各国和美国为最文明国家,土耳其、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为半开化的国家……是野蛮的国家”,得出福泽谕吉:肯定西方文明程度最高;据材料“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得出梁启超:冷静看待西方文明。【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日)。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分析,得出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日本在内忧外患中开始明治维新,因此,福泽谕吉主张依据国情学习西方文明寻求国家出路,具有进步性,促进了日本近代化进程;据材料“文明的国家应当靠侵略、奴役别国来推行文明”,得出福泽谕的西方文明先进论和文明侵略论带有美化民主自由的倾向,为侵略战争寻求借口。梁启超:据材料“我们素来认为天经地义尽美尽善的代议政治,今日竞会从墙脚上筑筑摇动起来。他的寿命,竟没有人敢替他保险”,结合一战分析,得出20世纪初,西方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但经历一战,西方文明的诸多弊端暴露,梁启超重新审视西方文明,肯定科学仍具有进步性,是近代中国人对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理性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