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4264

大小:205.3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5-01-06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四川省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说明:1.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个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本试卷自行保留。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人意识到自然,表示人已经把自然作为对象和客体来观照。人对任何自然物体产生美的感觉,都需要摆脱对实际利害的考虑。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说,能够对一个物体“不带任何利益考虑地喜爱或憎恶”,那才是审美的判断。自然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在人的意识中产生,尤其要能摆脱对功利实用的考虑。从艺术史上看,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单独的一个画种出现,在中国和西方都晚于人物画。晋顾恺之《洛神赋图》虽有山水,但也只是将山水作为人物的陪衬;唐吴道子“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可见山水也是作为佛像的陪衬或背景。直至唐朝李思训开创了青绿山水画后,山水画才发展成中国画的一种独立体裁。西方绘画在历史上长期以宗教和神话题材为主,也就是以描绘人物为主,自然风景最多只是作为人物的陪衬出现。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丢勒画的他出生城市纽伦堡附近的风景画,是西方美术史上最早的独立风景画作品。这样看来,西方风景画成为一种独立体裁,比中国晚了好几百年。中国山水画的布局,自然风景占画面极大部分,即便画中有人物,也往往是山大而人小。李昭道《明皇幸蜀图》、范宽《溪山行旅图》等作品,都可以做典型的例子。相比之下,西方风景画更多的是画里有人,有人居住的房屋建筑,而且在画面布局上,这些普遍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勃鲁盖尔的《雪中归猎图》、康斯特布尔的《干草车》都可以做典型例证。有人认为,中国人有“天人合一”观念,人和自然完全融合,所以山水画表现纯粹的自然,人并不占据中心位置;而西方传统观念一直是以人为中心,所以西方风景画以人为主,不能摆脱人的自我而纯粹地表现自然。中国的山水画是否完全表现自然,而西方的风景画则总是以人为中心呢?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著名的“境界”说,认为文艺作品的境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分别:“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人曾以此来区分中国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认为中国山水画“无我”,西方风景画“有我”。如果说“有我”是主观,是把人的意念、理想投射到自然上面,以人的想象来虚构外在世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而“无我”是客观,完全消除自我来“以物观物”,那么“有我”和“无我”的区别,也就可以理解成“理想”和“写实”的区别。那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绘画远比中国画写实,更注重形体的准确,也更追求色彩和质地的真实感。如果说真实表现自然意味着“无我”的客观主义,那么西方风景画逼真再现自然,岂非更近于“无我之境”?中国画很早就强调意、气、神,也就是人的主观意念,而不注重形似。谢赫《古画品录》论画之六法,以“气韵生动”为首,而“应物象形”和“随类赋彩”则次之。如果画家用笔不是描摹山水自然,而是抒写画家的胸臆,把心中已有的山水之意象表现出来,那岂不全是自我的表现,还能说中国山水画“无我”吗?东西方就艺术作品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其实并未截然对立。西方的风景画虽然强调写实,但人的活动却占据重要位置,明显表现出人的感受和情绪,可以说在写实逼真的“无我”之境中“有我”。中国山水画虽然看似在表现自然,但其实以抒写画家的感受意念为主,把人的意念思绪投射到自然山川之上,想象虚构,在看似“无我”之境中“有我”。东西方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确有重大而明显的区别,但就山水画和风景画都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我们可以说两者表现的都是人化的自然,都是自我在艺术中的表现。(摘编自张隆溪《从中西文学艺术看人与自然之关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吴道子在佛寺画壁上的怪石崩滩具有艺术价值,但作者认为它并非独立的山水画。B.作者认为西方风景画重写实,强调画作形体的准确,比中国山水画更注重对自我的表达。C.受“天人合一”观念影响,山水画家对人关注较少,其作品都呈现出山大而人小的特点。D.“无我”强调的是以人的想象来虚构外在世界,在作品中消除自我,让外物为自己代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探讨山水画和风景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破立结合,在否定他人的观点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B.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人间词话》中的相关内容,是后文对“有我”与“无我”的内容进行阐述的重要依据。C.本文从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起源、画作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将二者进行了比较。D.文章运用道理论证,通过说理使论证更加深入;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中西方具体画作让文章更具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宗教的影响,山水画和风景画最初都是作为人物的陪衬,在画家摆脱宗教束缚后,它们才成为独立的体裁。B.中国山水画早于西方风景画出现,这可能和中国画家先摆脱对功利实用的考虑,和自然产生了审美距离有关。C.在作者看来,中国山水画是“有我”的,其依据是中国山水画强调人的主观意念,画家画的是心中的山水。D.西方风景画能够表现出人的情绪和感受,中国山水画可以体现出画家的意念,这说明二者都是人化的自然。【答案】1.A2.C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比中国山水画更注重对自我的表达”错,原文是说“西方风景画以人为主,不能摆脱人的自我而纯粹地表现自然”,而中国画的特点是“中国人有‘天人合一’观念,人和自然完全融合,所以山水画表现纯粹的自然”,两者各有特色,因此不能说西方风景画“比中国山水画更注重对自我的表达”。C.“其作品都呈现出山大而人小的特点”错,原文是“往往是山大而人小”。D.“以人的想象来虚构外在世界”“让外物为自己代言”错,原文“‘无我’是客观,完全消除自我来‘以物观物’”强调“无我”是客观,而选项“以人的想象”“为自己代言”还是有主观色彩。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C.“对后世的影响”错,原文比较了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起源、画作的内容和特点,但没有比较二者对后世的影响。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受宗教的影响”“在画家摆脱宗教束缚后”错。原文第一段“晋顾恺之《洛神赋图》虽有山水,但也只是将山水作为人物的陪衬;唐吴道子“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可见山水也是作为佛像的陪衬或背景。“直至唐朝李思训开创了青绿山水画后,山水画才发展成中国画的一种独立体裁”没有谈及与宗教的关系。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被人戏称为线上课堂的“天花板”。课程开始,王亚平取出一袋过饱和乙酸钠溶液,轻轻挤压,一颗晶莹的液体球随即悬停在空间站舱内。接着王亚平用沾有三水合乙酸钠晶体粉末的小棒触碰液体球后,液体球迅速结晶,看上去变成了一颗“冰球”。这个实验也被称为“热冰”实验。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中开展这项实验,结晶状况跟地面上实验的差别很大。在地面使用容器开展实验,受容器限制,只能往内结晶。而空间站中并未使用容器,最终结晶为圆球状,还可以往外发展,从而观察到不受地球重力影响的材料物性变化。接下来的“液桥”实验中,王亚平则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王亚平手持两片塑料板,叶光富向塑料板表面分别挤上水,两片塑料板逐渐接近,水便在板间连起了一座“桥”,将塑料板的距离拉远,“桥”也没有断开。这是因为气液界面之间存在表面张力,“液桥”形貌才得以维持。在正常的重力环境下,液桥的尺寸通常只有几毫米;太空环境下,重力几近消失,表面张力便能维持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桥。“课堂”中,王亚平将冰墩墩抛出后,它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落,而是仍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这是空间站失重环境最直观的体现。既然在地面上抛出物体的速度越快,它就能落到更远的地方,那如果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它是否能成为环绕地球的卫星?这最早由牛顿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被称为“牛顿高山大炮实验”,由它引出的第一宇宙速度等概念,成了发射人造卫星、空间站的重要依据。(摘编自李云舒《天宫课堂第二课中国空间站上演“点水成冰”》)材料二:记者:天宫课堂上,耳目一新的实验让大家不再是“雾里看花”,对背后的科学原理也不再是“勿理物理”。看来,科普的打开方式非常重要,这对我们的科普教育有怎样的启示?黄伟芬:在设计太空授课时,我们就坚持选择符合科学原理清晰、实验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著、易于理解和展示等标准的项目。此外,太空授课面向全国青少年群体、社会公众乃至全球,因此在授课上不追求知识的高深、概念的复杂,而是注重体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强调对比差异发现问题、利用问题引导探索,通过探索得到答案,这将会是后续太空授课和系列在轨科普教育活动坚持的原则。太空授课是载人航天科普活动的标志性事件,后续我们也将以太空授课活动为牵引,更多地开展地面专家解读、学生对比实验等拓展活动,带动形成一批既科学又有趣、既严谨又生动的科普活动。(摘编自靳晓燕《太空授课,中国科普教育的新契机》)材料三: 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传道授业天上来,将科学课堂搬上太空,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如此科普,值得点赞。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空间站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空间站搭起桥梁,天宫课堂引航天科普入“百姓家”、青年心。太空授课不仅刷新了科普教育的固有模式,也拓展了科学课的外延。这种形式让科学不再是书本上高度浓缩又晦涩的知识,在生动的太空实验中它也可以很有趣、很好玩。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实验,中小学生在地面课堂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地面提问,航天员在太空答疑,天地实时互动,让这堂科学课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科学本身就是求知、求真,而求知、求真动力来自那里?源于梦想,源于兴趣。古今中外,很多大科学家就是从小对科学现象产生浓厚兴趣后,才与科学结缘并将一生献身科学的。“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航天员王亚平曾经说过的这句话,至今仍萦绕在很多人耳畔。也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保持着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热忱,为了梦想奋力攀登,航天事业才能向前发展。天宫课堂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天宫课堂中那些前所未知、与地面上截然不同的现象,会让学生头脑中产生很多“为什么”,这便可能成为他们航天梦、科学梦最原始的起点。(摘编自张冬梅《天宫课堂:重新定义科普课》)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宫课堂既展示实验现象、又揭示科学原理。“热冰”“液桥”、浮力消失实验都是这种理念的体现。B.太空授课不追求知识的高深、概念的复杂,强调通过对比发现问题、利用问题引导探索、通过探索得到答案。C.天宫课堂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引航天科普入“百姓家”,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 D.天宫课堂刷新了科普教育的固有模式,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或可带动形成一批科学有趣、严谨生动的科普活动。6.天宫课堂的科普方式“值得点赞”,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值得点赞”的缘由。【答案】4.B5.C6.①授课形式新颖。授课形式刷新了科普教育的固有模式,拓展了科学课的外延,课堂上师生问答、动手实验,天地实时互动,授课直观生动有趣,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②课堂定位准确。课堂面向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不追求知识的高深复杂,注重培养求证探索的科学精神。③选择项目科学。选择的实验项目原理清晰,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著,易于理解和展示。④意义影响深远。太空授课是载人航天科普活动的标志性事件,它将会带动形成一批科普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或可成为他们科学梦想的原始起点。【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板间距离拉远‘液桥’维持很大尺寸不断”错误,材料一第三段“在正常的重力环境下,液桥的尺寸通常只有几毫米;太空环境下,重力几近消失,表面张力便能维持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桥”指出这种现象是在太空重力几近消失环境下才会发生。选项扩大了条件范围。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天宫课堂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错误嫁接,根据材料二段可知,“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的是空间站的特点,不是“天宫课堂”的特点。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太空授课不仅刷新了科普教育的固有模式,也拓展了科学课的外延。这种形式让科学不再是书本上高度浓缩又晦涩的知识,在生动的太空实验中它也可以很有趣、很好玩。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实验,中小学生在地面课堂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地面提问,航天员在太空答疑,天地实时互动,让这堂科学课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可知,授课形式刷新了科普教育的固有模式,拓展了科学课的外延,课堂上师生问答、动手实验,天地实时互动,授课直观生动有趣,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授课形式新颖。 根据“太空授课面向全国青少年群体、社会公众乃至全球,因此在授课上不追求知识的高深、概念的复杂,而是注重体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强调对比差异发现问题、利用问题引导探索,通过探索得到答案”可知,课堂面向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不追求知识的高深复杂,注重培养求证探索的科学精神。课堂定位准确。根据“在设计太空授课时,我们就坚持选择符合科学原理清晰、实验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著、易于理解和展示等标准的项目”可知,选择的实验项目原理清晰,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著,易于理解和展示。选择项目科学。根据“天宫课堂中那些前所未知、与地面上截然不同的现象,会让学生头脑中产生很多‘为什么’,这便可能成为他们航天梦、科学梦最原始的起点”可知,太空授课是载人航天科普活动的标志性事件,它将会带动形成一批科普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或可成为他们科学梦想的原始起点。意义影响深远。(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抉择张爱国客栈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我爷爷大惊,紧捂口鼻,一只眼贴上门缝。外面,除了风雪声,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张老板,在吗?我从城外来。”声音很低也很平静。听到“城外”,我爷爷不知道怎么就拉开了门。来人不高,不胖,很精干,握住我爷爷微微颤抖的手,低声道:“谢谢同志。哦,我可以称呼您同志吗?”我爷爷略显迟疑:“长官……”“别,我姓范,叫我老范。我还叫你张老板。”老范说话很干脆,“张老板,客栈里没有住客吧?请给我一间房,能容我一人就中。这是房费。”老范将两块大洋塞进我爷爷手里。“不,不……”“有住客?”老范立马有了警惕。“城都被你们围了一个多月了,外乡人哪里还住得起店?”我爷爷将两块大洋往老范手里回塞,“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所以你更得收下。”老范将大洋摁到我爷爷掌心:“四十八天了,别说外乡人,你们也不好过哦。没办法啊,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我懂。青沙城的人都懂。”我爷爷将老范领上二楼最东头的房间,两人的脚步都轻得没有一点儿声音。关上门,我爷爷要给老范送瓶开水泡泡脚,被老范制止:“不用,习惯了。”老范拍拍我爷爷后背:“张老板,你能让我进来,就能为我保密,是吧?” 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时能从城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他的到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我爷爷不由地害怕。“铃”,铃声非常低,却惊得我爷爷一大跳,房里哪来的铃声?“铃,铃”,我爷爷立即知道了铃声的来源,全身的汗毛立马竖立。四五年没用了,那个很难引人注意的铃铛已落满灰尘,那根从楼上穿壁而来的丝线也落满灰尘,正被轻轻牵动着。“他来了?什么时候来的?”我爷爷紧搭猛烈跳动的胸口,蹑手蹑脚走上三楼最西头那间房前,轻轻触碰门头隐蔽的小钉子。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房内温暖如春。魏鸣之倚在大床上,手里捧着烟枪,烟枪换了,周身镶嵌着红蓝宝石。“子林兄,外面如何?客栈里如何?有无异样?”魏鸣之吐一口烟圈。“没,没……”我爷爷知道魏鸣之的厉害,愈发紧张。“咔!”魏鸣之一只手继续捏着烟枪,另一只手变魔术般举着一把手枪,子弹也被推上了膛,枪口对准我爷爷的眉心:“张老板,别和我耍心眼儿。”我爷爷反而平静了——与魏鸣之打交道这么多年,受到他不小的影响,越是紧急时刻越表现得平静。“鸣之兄,哦,长官,我可以请你离开这儿吗?这是我的客栈,你入住经过我同意了吗?按你们的法律,我有权这么做。“魏鸣之手腕一闪,手枪不见了,坐起,向我爷爷微微一抱拳:“子林兄勿当真,兄弟不过开个玩笑。子林兄,并非兄弟信不过你,实在是兄弟重任在身,不可有丝毫差错。不瞒子林兄,不出三日,兄弟我,我们,就大功告成,城外那些……”“明白,鸣之兄一到,我就知道事关重大。我也明白,鸣之兄一出手,局势就会逆转。”我爷爷淡淡地说。“张子林,不是你,我早已死于日本人之手,故而你也是抗日英雄。然,此时同样国难当头,你若胆敢有丝毫背叛,我魏鸣之的子弹是不认人的!”魏鸣之说着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根金条,“子林兄,兄弟也只能如此相报了。子林兄放心,青沙城解围,全国秩序恢复后,兄弟和南京都不会忘记你。”回到楼下,爷爷愁死了,事情已经很清楚,老范和魏鸣之,一个城外,一个城内,正在领导一场针锋相对的重大行动。“魏鸣之当年孤身潜入被日本人占领的青沙城,与敌人展开殊死较量,身受重伤,是我冒着危险救他。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我爷爷终于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默默念道,“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雄;现在,我是……”补记:《青沙志》载,是夜,魏鸣之被捕。次日,解放军挫败青沙城守军一次重大阴谋。旋即,青沙城宣告解放。(摘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7期,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范称呼“我爷爷”为“同志”,“我爷爷”却称呼老范为“长官”,表现了“我爷爷”小心谨慎的性格。B.魏鸣之称“我爷爷”为“子林兄”“张老板”“张子林”,从不同称呼就可以看出他对“我爷爷”既有试探又有威胁。C.小说在对话中多处使用省略号,省略的话语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意。D.小说正文结尾有留白,文末的补记明确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补记是对留白的交代,突出了主题。8.小说以“抉择”作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9.小说没有描写战争的惨烈场面,只是选取老范进店和魏鸣之进店的两个场景加以体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答案】7.C8.①“我爷爷”面对城外与城内双方来者,最后选择站在以老范为代表的解放军一方。②解放军选择暗中布局,没有发动直接战争,从而保护青沙城,保护了传统文化。③在私人感情与家国选择上,应该抛弃私人感情,而以家国为第一选择。④在人生前进方向中,需要慎重,做出正确抉择,不要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9.①以小见大,营造氛围。本文选择两个不见硝烟的场景,以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现实来写异常严峻的战争形势,更有利于营造战争无处不在的紧张氛围。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两个场景中老范、魏鸣之与爷爷的细节交流,比直接描写战场上的冲锋陷阵、英勇善战更能表现人物丰富细腻的思想和精神世界。③突出了小说主题。通过两个场景让作为亲历者的“我爷爷”,面对私人情感与家国情怀,做出正确抉择,突出了群众对革命必胜的重要性这一主题。④情节前后对比,在对比中增强文章表现力。两个场景,城里城外两方暗中较量,斗智斗勇,对比鲜明。两个人对爷爷态度对比,爷爷前后心态的对比,加上多处“空白”,增强了艺术表现效果。⑤吸引读者兴趣。在两个不同场景中,读者在故事推进和对比中,感受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紧张,让读者的心情随着故事的发展对比而起伏。【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蕴含着丰富的语意”错,“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兄弟我,我们,就大功告成,城外那些……”“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雄;现在,我是……”通过上下文这些省略号是可以补出明确的内容的,故这些省略号的语意是唯一的。故选C。【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小说标题为“抉择”,在整篇小说中所面临的选择有四个:一个是帮不帮老范的“抉择”,从“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时能从城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他的到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我爷爷不由地害怕”和“我爷爷终于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可以看出“我爷爷”面对城外与城内双方来者,最后选择站在以老范为代表的解放军一方。二是解放军是否选择直接攻城,从“没办法啊,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可以看出解放军选择暗中布局,没有发动直接战争,从而保护青沙城,保护了传统文化。三是私人感情和国家感情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从“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雄;现在,我是……”可见“我爷爷”在私人感情与家国选择上,拋弃了私人感情,而以家国为第一选择。四是是否把魏鸣之的消息告诉老范的“抉择”,从“‘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我爷爷终于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可以看出“我爷爷”在人生前进方向中,他抛弃私人感情,而以家国为第一选择做出正确抉择,没有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分析重要情节作用效果要综合思考。可以从表现手法、主题、人物形象、情节、氛围营造和读者等方面综合作答。从构思技巧和营造氛围来看,小说故事的背景是“解放战争”,而作者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而是从“我爷爷”的客栈这一小环境写起,写“爷爷”见老范和魏鸣之两个人的表现来反映一个宏大的战争主题,可见小说构思新颖,运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便于营造无处不在的战争氛围。从小说塑造人物方面看,小说通过一个客栈的老板——“我爷爷”见到国共两方人物的不同表现,比如见到老范时“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老范说的话“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我爷爷的回答“我懂。青沙城的人都懂。”都可以看出以“我爷爷”为代表的百姓对正义一方的拥护,可以看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老百姓的爱护;见到魏鸣之后,魏鸣之威逼利诱“我爷爷”,“我爷爷”也最终做出了抉择,“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可以看出以魏鸣之为代表的国民党军队的不得人心,也可以看出“我爷爷”的坚定。这些描写比直接描写战场上的冲锋陷阵、英勇善战更能表现人物丰富细腻的思想和精神世界。 从主题上看,通过“我爷爷”的眼睛看到以老范为代表的共产党军队和以魏鸣之为代表的国民党军队的不同表现,老范的表现是“张老板,客栈里没有住客吧?请给我一间房,能容我一人就中。这是房费”“老范将两块大洋塞进我爷爷手里”“没办法啊,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魏鸣之的表现是“魏鸣之一只手继续捏着烟枪,另一只手变魔术般举着一把手枪,子弹也被推上了膛,枪口对准我爷爷的眉心”“然,此时同样国难当头,你若胆敢有丝毫背叛,我魏鸣之的子弹是不认人的”,表达了群众对革命必胜的重要性这一主题。从情节上看,小说通过“我爷爷”见老范和魏鸣之的不同表现,两个人对爷爷态度的对比,爷爷前后心态的对比,形成前后对比,便于在对比中凸显主题,前后两个人的故事分开来写,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两个场景,城里城外两方暗中较量,斗智斗勇,对比鲜明,加上多处“空白”,增强了艺术表现效果。从读者感受来看,读者跟随小说“我爷爷”在见到两人的心理变化而变化。在见到老范是由开始的小心到担心害怕的心理变化,在见到魏鸣之由惊讶到后面坦然的心理变化。读者在故事推进和对比中,感受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紧张,让读者的心情随着故事的发展对比而起伏。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曰:“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上曰:“戡乱以武,守成以文,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德彝顿首谢。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失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六月戊申,上与侍臣论周、秦修短。萧瑀对曰:“纣为不道,武王征之;周及六国无罪,始皇灭之。得天下虽同,人心则异。”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瑀谢不及。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B.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C.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D.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原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用作对帝王的敬称。“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B.顿首是古代跪拜礼之一,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C.大理少卿即大理寺长官,位九卿之列。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刑狱案件审理的官署名。D.西域既是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也有“西方、西天”等含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宗对长孙顺德贪污腐败一事并没有严加制裁,反而在朝廷上赐给他几十匹绢,目的是让他受辱知愧,促使他自我反省。B.太宗年轻时喜爱弓箭,收藏了许多优良的弓,自认为对收藏的弓很了解,但工匠的论述让他知道自己以前对弓的认识有限。C.太宗曾与侍臣讨论周朝统治长久、秦朝统治短暂的原因,萧瑀从取天下的角度分析,太宗则强调取得天下后,治国应顺应民意。D.太宗曾以胡商剖腹藏珠、鲁人搬家忘妻为喻,告诫臣下为官不能忘记根本,切不能利欲熏心,贪赃枉法,避免被世人耻笑。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戡乱以武,守成以文,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2)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答案】10.C11.C12.D13.(1)平定乱世依靠武力,守住基业依靠文德,你说文才不如武功,这话有些过分。(2)于是(唐太宗)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住在中书内省,并多次召见(这些官员),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朝政事务的得失。 【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中“奇才耳”作“有”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D,“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中“如器”作“用”的状语,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大理少卿即大理寺长官”错误,大理寺的长官应是大理寺卿,大理少卿是大理寺的次官,位于大理寺卿之下。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太宗曾以……鲁人搬家忘妻为喻”错误,原文中有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可见“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即鲁人搬家忘妻,是出自魏征之口,不是太宗说的。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题得分点有:“戡”,平定;“以”,依靠,用;“过”,过分。(2)题得分点有:“五品以上”是定语后置,翻译提前;“更”,轮流;“延见”,召见。参考译文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春正月丁亥(初三日),太宗大宴群臣,演奏《秦王破阵乐》。太宗说:“我先前接受委派专行征伐,民间便有了这首乐曲。虽然不具备雍容高雅的文德,然而立国的功业由此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说:“陛下以神武平定天下,哪里是文德足以比的。”太宗说:“平定乱世依靠武力,守住基业依靠文德,你说文才不如武功,这话有些过分。”封德彝叩头谢罪。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过了好久他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封德彝羞惭地退下。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会贪婪到这地步呢?”但还吝惜他有功绩,就不惩罚他,只是在大殿中当众赠送丝绢几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如果不知道惭愧,就如同禽兽罢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朕年轻的时候喜欢弓箭,得到十几张好弓,自认为没有能超过它们的。最近拿给做弓箭的弓匠看,他说‘都不是好材料’。朕问他原因,弓匠说:‘木料的中心部分不直,那么纹理也是斜的,弓力虽强劲但射出的箭不能走直线。’朕这才醒悟到以前对弓箭的性能分辨不精细。朕以弓箭平定天下,而对弓箭的性能还没有能完全认识清楚,何况对于天下的事务,又怎么能遍知其理呢!”于是(唐太宗)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住在中书内省,并多次召见(这些官员),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朝政事务的得失。六月戊申,唐太宗与侍臣们讨论周朝长久和秦朝短暂的政治问题。萧瑀说:“商纣王无道,周武王征伐他,周朝和六国都无罪,秦朝灭掉了它们。周朝和秦朝取得天下虽相同,但人心向背却不同。”太宗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朝取得天下后,注重加强道德仁义的修为,秦朝取得天下后却更加崇尚诡诈和暴力,这正是周朝长久秦朝短促的根本原因。因此取得天下或许可以通过抗争而取得,而治理天下就不能不顺应民意的缘故。”萧瑀敬谢表示不如太宗想得深刻。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我听说西域有个商人,得到一颗很名贵的宝珠,就剖开自己的肚子,把宝珠藏在里面,有这回事吗?”大臣回答说:“是有这回事。”太宗说:“人们都知道他喜爱珍珠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但有的官员因贪赃受贿而受到法律制裁(丧命),有的皇帝因追求无限制的欲望而亡国的,这与那个胡商的可笑行为有什么差别呢?”魏征说:“从前鲁哀公对孔子说:‘有的人容易健忘,搬家时竟然遗忘了自己的妻子’。孔子说:‘还有健忘得更严重的,夏桀、商纣竟然把自己都忘记了。’这些也如同胡商一样可笑啊。”太宗说:“是啊,我和你们应该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国家,大概能够避免被后人所耻笑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①(其四)杜甫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生理只凭黄阁老②,衰颜欲付紫金丹③。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①因徐知道据成都叛乱,杜甫曾一度离开成都草堂,避难于梓州(三台)、阆州(阆中)等地。广德二年二月,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来信邀请诗人重返成都,诗人于阆州还成都途中作诗五首。诗题中的严郑公即严武。②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成都尹,故称“黄阁老”。③紫金丹,烧炼的丹药。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遥想离开成都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隐含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B.颔联诗人想到亲手栽种的小松还没长高,而竹子却可能随乱而生四处蔓延的景象。C.颈联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显出诗人对朋友的真诚信赖和内心欢乐。D.尾联包涵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无限感慨,也暗含着对严郑公的无限感激之情。15.颔联中“恨不”“应须”两个词语体现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4.D15.①亲善去恶。喜爱直上干云的新松,斩除随乱而生到处侵蔓的恶竹。②担忧时局。正直挺拔的济世之才没有脱颖而出,丑陋邪恶的势力却到处生乱,杜甫对此时局深感忧虑。【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也暗含着对严郑公的无限感激之情”错误,最后两句,诗人忽又从瞻望未来转到回顾过去,有痛定思痛的含义:“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诗人自762年(宝应元年)七月与严武分别,至764年(广德二年)返草堂,前后三年。这三年,兵祸不断,避乱他乡,飘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诗人过去常读古乐府诗《行路难》,等到身经其事,才知世事艰辛,人生坎坷。“行路难”三字,语意双关。一个“信”字,包涵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的无限感慨。尾联没有“暗含着对严郑公的无限感激之情”。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颔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意思是恨不得让新植的松树迅速长成千尺高树,应该铲除松树周围万竿侵蔓的恶竹!“恨不”透露的是对新松的喜爱,对新松没有长高的遗憾。“新松”象征着正直有节操的人才。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应须”表明对恶竹的憎恶,憎恶它乘乱而生,到处迁延蔓布,作者认为应该把它们都铲除。 “恶竹”象征当时社会的恶势力。乱世的岁月里,诗人的才干难以为社会所用,而各种丑恶势力竞相作充分表演,诗人由此感慨万分。这两句,深深交织着诗人对时局的担忧,表达对世事的爱憎。(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2)《师说》指出,无论他出生在我前面还是后面,我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其前提是“_________”;韩愈也认为“_________”,比如孔子就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中写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感慨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谈笑间②.樯橹灰飞烟灭③.其闻道也固(亦)先乎吾④.圣人无常师⑤.千古江山⑥.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樯橹、常、觅、仲。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人的精神原野上,总是高悬着一轮皎洁的圆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的咏叹,也有怀远望乡、家国一体的共鸣。什么是团圆?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理解。或许是一桌子丰盛的宴席,或许是一块酥而不腻的月饼,或许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重逢,或许是一种的牵挂……然而无论如何,每一种团圆的方式里,都有你有我、有家有国。对游子而言,()。一次次别离时的叮嘱,让我们勇于追求远方;一声声团聚时的欢笑,让我们无比珍惜眼前。来去之间,是聚与散,也是舍与得。中秋时节,让我们更加确认了“家”的意义,更加懂得“团圆”的价值。人在,心在,家就在,幸福就在。当团聚超越一人一事的悲欢,当古老的文化记忆化作现实的身份认同,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跨越时空的这些价值标准、思想理念,或许能赓续绵延。无论是的团圆之夜,还是对影三人的相思时分,那些牵挂,那些陪伴更显长情,那些奉献最是动人。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流离遇合山遥水远天伦之乐不可或缺B.悲欢离合山长水远天伦之乐弥足珍贵C.流离遇合山长水远阖家欢乐不可或缺D.悲欢离合山遥水远阖家欢乐弥足珍贵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是一种心有所属的文化约定,也是一种心随远方的精神寄托B.这是一种心随远方的精神寄托,也是一种心有所属的文化约定C.也是一种心随远方的精神寄托,也是一种心有所属的文化约定D.这是一种心随远方的文化约定,也是一种心有所属的精神寄托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跨越时空的这些价值标准、思想理念,一定能赓续绵延。B.跨越时空的这些思想理念、价值标准,或许能赓续绵延。C.这些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一定能赓续绵延。D.这些跨越时空的价值标准、思想理念,或许能赓续绵延。【答案】17.D18.B19.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流离遇合:离失所又再团聚。悲欢离合: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对应前文的“阴晴圆缺”的结构特点,选“悲欢离合”更恰当。第二空,山遥水远:形容路途遥远。山长水远:比喻道路遥远艰险。这里语境是说相隔遥远情况下的“牵挂”,选“山遥水远”更恰当。第三空,阖家欢乐:全家都很欢乐。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结合语境“团圆之夜”,选“阖家欢乐”更恰当。第四空,弥足珍贵:指某样东西十分珍贵。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结合语境,是说“那些牵挂”非常珍贵,选“弥足珍贵”更恰当。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针对前文中秋团圆的主题,用“这”代指中秋团圆衔接更紧密,而用“也是”引出则导致句子无主语,排除AC;根据前文中秋节团圆情怀,游子身在远方想与远方亲人团圆却不能团圆,只能是一种精神寄托,所以第一个分句应该落到“精神寄托”,第二个分句落到“文化约定”,才能与下文“当古老的文化记忆化作现实的身份认同”相照应,排除D。故选B。【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语序不当,“这些”属于指示代词,表范围,应该放在“跨越时空”(动词性短语)的前面;“思想理念”是主观思维结果,应该在“价值标准”前面,按照由轻到重的逻辑顺序。二不合逻辑,“或许”用词不当,根据前文“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应该为“一定”。只有C修改正确。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睡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等功能。然而,目前27%的人睡不好觉,成年人一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②,它本身是一种疾病,而且还不是小病,因为失眠有进一步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要想摆脱失眠,首先要营造睡眠氛围,避免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其次,要形成睡眠规律,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培养生物钟,早睡早起,减少熬夜;第三,③,运动是改善夜间睡眠的一大动力,同时应该避免晚上8点以后过量运动。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选文的语言具有科学严谨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具体举例说明。【答案】20.①充足的睡眠;②失眠不是睡不好觉这么简单;③坚持适量运动。21.①列数字使语言更准确。“27%”“57%”分别指出目前睡不好觉的人的比率与成年人一年内失眠患病率,准确具体,实据更有说服力。②用词严谨。“失眠有进一步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风险”一词强调了失眠诱发疾病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依据后文“睡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等功能”可知,三项健康标准除了“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应该还有“充足的睡眠”。第二空,这是一句过渡句,依据前文“目前27%的人睡不好觉”和后文“它本身是一种疾病,而且还不是小病”可知,“失眠”绝不是简单的“睡不好觉”。所以可填:失眠不是睡不好觉这么简单。 第三空,依据后文“运动……”可知这里强调“运动”,再结合“营造睡眠氛围”“形成睡眠规律”可知,所填句子应是动宾结构。所以可填:坚持适量运动。【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由原文“目前27%的人睡不好觉,成年人一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通过两个数字,我们可知目前睡不好觉的人的比率与成年人一年内失眠患病率,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使语言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和更具有说服力。由原文“失眠有进一步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其中的“风险”一词,表明失眠诱发疾病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用词严谨,让信息准确地传递,既不违背常识原理,也不造成语义模糊。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9月26日,傅园慧在全国游泳冠军赛女子100米仰泳预赛中排名第一,但她体能测试不达标,最终无缘决赛。该消息冲上热搜,“以体测论英雄”陷入巨大争议。面对外界质疑,中国游泳协会主席周继红力挺体能测试。“中国游泳要想全面冲击更高水平,必须基础和专项双管齐下,因此这次全国比赛中增加基础体能测试,目的就是弥补中国运动员的短板,以提高中国游泳运动员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谈及多位名将因体能排名靠后而无缘决赛的现象,周继红回应称,比赛就要按规则进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部分网友却认为,体能锻炼确实很需要,但这不应成为卡着运动员的决定因素,只能作为参考,取长补短。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体能测试不能“一刀切”近日,在多项全国赛事中设置的体能测试引发热议。从内部看,体能是中国运动员,特别是一些尚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准项目的显著短板,亟待补强;从外部看,不管游泳还是体操、击剑、拳击等等,最后似乎都变成了体能排行,看得人不明就里。内外反差何以如此,值得探讨厘清。 “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竞技体育,体能是基础,是共识。现阶段,体能是软肋、是痛点,特别是在那些相对实力薄弱的项目中,关键时刻体能“掉链子”屡见不鲜。在对项目发展态势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体育界提出“补短板、强弱项”的指向很明确,就是针对体能不足的痼疾,将“三从一大,科学训练”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真正锻造出作风过硬、敢攀高峰的队伍。由体能入手,也是体育界深化改革创新,更新发展理念的实招硬招。若与世界一流水准对标,在训练理念、方法、成效诸多方面,体能作为基本功的代表,都可以称得上是一把开启上升通路的钥匙。但将既有比赛规则彻底改变,以体能决定晋级,和人们对这些赛事的印象相去甚远,难免一头雾水,以致众议汹汹。体能在竞技体育的评判体系中,是以“准入”为好,还是要直接介入“晋级”。至于象棋老将们也在体测之列,在此背景下,已成调侃谈资。对这些问题的推敲,不仅深深影响着运动员的心态,也大大影响着外界的观感。换言之,体能测试不能搞“一刀切”,但针对体能不足的痼疾,“切一刀”又势在必行——如何把握“切一刀”,既要如同庖丁解牛,摸准脉络,熟稔于心,精确走位;又要如同金针度人,提神醒脑、直击要害、去芜存菁。这考验着管理部门的智慧与定力,就眼下正在持续推进的单项协会改革而言,也正是“专业人做专业事”的题中应有之义。据悉,相关部门已在多方搜集意见,听取反馈,吸纳建议,并将融入下一步的改革方案中,不断完善体能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合理地指导训练与比赛,让实招落实、好事办好。从改革的角度审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始终是体育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体育领域深化改革的显著标志。赛事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大众是否满意、欢迎,是一个重要维度。体能的专业性,和大众的接受度之间,不应是隔膜对立的关系。从内向外看,既要兼听博览、解疑释惑,也要从善如流,调整因应;从外向内看,既有纠偏之力、也要有容错之心。在回应社会关切中不断深化体育改革,让改革者的方略与大众的感受同频共振,为体育改革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凝聚发展合力。当下,体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啃“硬骨头”,必须拿捏好破与立的关系。此番体能之议,从积极的角度看,在持续的讨论、回应、改进中,期待最终能成为各方汇聚共识,为中国体育夯实前行之路的一次务实创新之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聚焦“以体测论英雄”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这一热点问题,材料铺设了傅园慧体能测试不达标的热搜消息,针对这一消息,有中国游泳协会主席周继红力挺体能测试的回应,也有网友的参与和质疑。“以体测论英雄”毫无疑问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梳理材料可知,对这一事件,材料本身存在两种看法,一是“力挺体能测试”,强调“比赛就要按规则进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二是“体能锻炼不应成为决定因素,只能作为参考”。考生可以从以上观点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立意的角度,也可以综合两方看法,辩证的看待“以体测论英雄”这一事件,提出合理化建议。【立意】1.运动员体测,不要一刀切。2.规则前人人平等,将体测进行到底。3.体能诚可贵,变通价更高。【素材】1. “全面体测”,因为一些名将,譬如游泳名将傅园慧、王简嘉禾、余贺新,田径名将苏炳添等体测未能达标,失去决赛资格。另一铅球名将,巩立姣索性弃权。巩是明智的。她体重大,或许有一百公斤,你让跑长跑,做引身,练蛙跳,显然是很不切合实际的。以巩立姣为例,无论她再怎么刻苦,恐怕都很难在体测中达标。不达标,是不是就不能参加奥运会了?如果能,就很矛盾,连全国赛都不能参加,怎么有资格参加奥运会?如果不能,那就愚不可及,成为一个大笑话了。2.大呼隆地搞“全面体测”,表面上闹出不少笑话,只是表象。一刀切的背后,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重视实际工作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不要一刀切。一刀切,从来就没有什么好结果。3.你能想象,柯洁三公里跑进12分钟吗?你能想象,手速惊人的theshy、UZI团队,也需要脚速惊人才能代表国家参战吗?当然,这里的举例不代表这些运动员体能不过关,不能达到要求,而是表达不可以搞“一刀切”的体能测试。4.体能测试是需要的,也是重要的,但不同的体育项目有其各自差异化的运动规律,因此即便是体能测试,也不能统一项目,统一标准,而是应该有不同的测试项目来检测不同的运动员。总之,要让游泳的归游泳,跑步的归跑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