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42046
大小:159.2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5-01-06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3届高三2月月考文综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3届高三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1.西周时期,聘娶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2010年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霸伯盂记录了周王使者至霸国行聘的经过,这是目前金文所见最为详细的西周聘礼史料。《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金文所记内容更为可信B.霸国属于姬姓诸侯国C.婚礼程序繁琐注重形式D.宗法观念影响比较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是西周时期宗法制的体现,D项正确;金文作为一手史料,价值较高,但不能得出其所记内容就更为可信的结论,排除A项;西周时期规定“同姓不婚”,周王使者到霸国行聘礼,说明霸国是异姓诸侯国,排除B项;材料中描写的娶婚程序是西周时期礼乐制度的体现,“繁琐注重形式”说法不恰当,排除C项。故选D项。2.有学者指出,汉朝察举制将选官用人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意义在于,促使民众注重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提高、自觉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与基层社会在政治层面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的成功对接。该学者意在强调察举制()A.保障了官僚队伍的素质B.推动了选官制度的成熟C.增强了国家治理的效果D.展现了国家实力的强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与基层社会在政治层面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的成功对接”,可知汉朝察举制将选官用人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促使民众自觉提高道德修养、自觉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增强了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的联系,表明察举制增强了国家治理的效果,C项正确;察举制有利于提高但不能保障官僚队伍的素质,排除A项;察举制的推行,并不是选官制度的成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实力强大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3.下表为236年,孙吴政权对租种国有土地的农民赋税征收政策调整简表.这一调整可用来说明当时()调整前调整后熟田征收亩征米4.56,70钱亩征米4斗,80钱旱田征收由征布66寸,37钱全免 将钱、布折算成米的缴纳标准政府有统一标准1斗米=2尺布=160钱按市场价浮动折纳,缴纳地点或日期不同,折纳标准不同当时农民将钱、布折成米缴纳赋税的现象相当普遍A.百姓负担得到明显减轻B.社会经济活力有所增强C.货币经济冲击国家财政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36年三国孙吴政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农民赋税负担,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明显”说法错误,只能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排除A项;材料反映既有货币赋税也有实物赋税,都是有利于国家财政,排除C项;三国时期仍是小农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4.明末清初画家石涛主张绘画要“师法自然”“师造化”,提倡“唯我”“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强调“夫画者,从于心者也”,以彰显自我性灵,抒发内心情感。这表明明清之际的文化()A.蕴含自我独立意识B.遵循自然变化规律C.旨在提升道德修养D.具有开放包容色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末清初画家石涛主张绘画要‘师法自然’......提倡‘唯我’......以彰显自我性灵,抒发内心情感”及所学知识可知,石涛主张绘画要注重观察自然,强调自我感悟,有自己的创造和独立精神,服从自己内心感受,体现了其个性解放思想,也表明明清之际的文化蕴含自我独立意识,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明清文化遵循自然变化规律,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明清文化旨在提升道德修养,排除C项;材料强调绘画“唯我”“一画之法,乃我自立”,不能体现开放包容色彩,排除D项。故选A项。5.清末新政时期,不少绅士参与新政,致力于兴办新式学校、新式企业等,成为新绅士阶层。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新事物,初步学会了参与政治的新形式——组织政党,运用报刊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以新绅士为主体的立宪派的政治倾向,对清政府的存亡至关重要。这反映出()A.绅士阶层无法应对近代化的冲击B.清末新政开启了社会阶层的分化C.社会阶层的变动影响了政治局势D.新绅士阶层成为舆论宣传的主体【答案】C【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从传统绅士中发展而来的新绅士阶层,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新事物,他们通过组织政党参与政治,运用报刊扩大影响,并对清政府的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映出社会阶层的变动影响了政治局势,C项正确;材料表明,绅士阶层的一部分人参与到近代化实践中,排除A项;社会阶层的分化在清末新政前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新绅士阶层运用报刊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但不能说明新绅士阶层成为舆论宣传的主体,排除D项。故选C项。6.1919年,陈溥贤在《警告守旧党》中指出:“学问独立,思想自由,为吾人类社会最有权威之两大信条,有敢蹂躏之者,吾侪认为学术界之大敌、思想界之蟊贼,必尽吾侪之力,与之奋战苦斗,以拥护之。”这反映出当时()A.新旧思潮斗争激烈B.民主科学思想萌发C.学术研究独立发展D.独立自由观念普及【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陈溥贤主张学问独立、思想自由,向破坏二者的守旧党发出警告,并表示为维护二者尽力奋战,这反映出当时新旧思潮斗争激烈,A项正确;民主科学思想在1919年之前就有,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陈溥贤主张“学问独立,思想自由”,不能说明当时学术研究独立发展,排除C项;“普及”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7.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的《双十协定》虽然被国民党撕毁,但中国共产党展现了争取和平建国的诚意,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1949年的北平和谈,虽然因国民党不接受最后和谈协议而破裂,但中国共产党想尽快结束战争的诚意尽人皆知。据此可知,两次谈判()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B.揭露了国民党的内战阴谋C.加快了三大战役的胜利进程D.导致了国共两党彻底决裂【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的《双十协定》虽然被国民党撕毁,但中国共产党展现了争取和平建国的诚意,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1949年的北平和谈,虽然因国民党不接受最后和谈协议而破裂,但中国共产党想尽快结束战争的诚意尽人皆知。”可知,重庆谈判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北平和谈使中国共产党想尽快结束战争的诚意尽人皆知,两次谈判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A项正确;1945年的“一二·一”运动揭露了国民党的内战阴谋,排除B项;北平和谈发生在三大战役之后,排除C项;导致了国共两党彻底决裂,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8.下面几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据此可知,该时期中国() 图1北京“大碗茶”走上街头图2安徽“傻子瓜子”走向规模经营图3工业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社会拥有巨大消费潜力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D.个体经营更受消费者欢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城市出现个体经济、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反映这一时期我国正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改革,C项正确;“根本变化”说法错误,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济的出现反映社会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而工业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不能反映消费潜力巨大,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把个体经济与国有企业进行比较,不能得出个体经济更受欢迎,排除D项。故选C项。9.罗马法学家通过法律解答,指导裁判官拟定告示和当事人进行诉讼。罗马帝国时期,某些卓越的法学家获得“公开法律解答权”,当他们对法律问题意见一致时,其解答具有法律效力。这体现出罗马法()A.蕴含实践理性B.倡导人文精神C.体系完备周密D.程序公平公正【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罗马法学家参与司法实践的法律解答,取得“公开法律解答权”的法学家意见一致的解答具有法律效力,体现出罗马法重视从实践中发展,蕴含实践理性,A项正确;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学家的价值,但这不是罗马法本身的特征,体现不出对人文精神的倡导,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体系完备周密和程序公平公正的信息,排除C、D两项。故选A项。10.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新教对天主教的抗议和革新,传统上被冠以“反改革”之称的天主教会改革也是“宗教改革”的题中之义,是构成复数形态的“改革”不可缺少的要件。否则,“宗教改革”就不过是基督教历史上又一次大的分离主义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A.新教削弱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性B.天主教会为对抗新教被迫改革 C.基督教会陷入了分崩离析状态D.宗教改革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宗教改革”不仅包括新教的兴起,也包括天主教会的改革,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改革”,说明该学者意在强调宗教改革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D项正确;新教削弱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B项不能全面涵盖材料信息,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未提到基督教分崩离析,排除C项。故选D项。11.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西方发达国家自19世纪后期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争取自己权利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A.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C.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D.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迫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社会改革,且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影响,A项错在“提高工人阶级政治觉悟”,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A项;“推动社会主义运动高涨”错误,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B项;“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错误,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12.下表体现了2008—2020年世界部分经济指标的变化。据此可知()类别状况商品和服务出口占全球GDP比重2008年占31%,2011—2019年占28%外国投资占全球GDP比重2017年占5.3%,2019年占1.7%,2020年占1.4%外国直接投资流入2016年2万亿美元,2019年1.48万亿美元私人资本流动2014年4140亿美元,2019年2290亿美元跨国企业数量2008年8万多家,2017年约6万家A.世界经济规模大大缩小B.经济全球化遭遇困境C.国际贸易值呈下降趋势D.跨国公司的利润减少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2008—2020年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可知2008—2020年世界经济中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外国投资占全球GDP的比重下降.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私人资本流动规模缩小,跨国公司数量减少,表明经济全球化遭遇困境,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全球GDP总值及国际贸易值的信息,不能得出世界经济规模大大缩小、国际贸易值呈下降趋势的结论,排除AC项;跨国公司数量减少不等于其利润减少,排除D项。故选B项。13.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关系国家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海防问题上,郑观应认为“枪炮器械宜精也,不精则彼利我钝;轮船、火车、电报宜兴也,不兴则彼速而我迟”。“徒以分省设防画疆而守,遇有事变拨调他省师舰以为接济,而号令不齐,医械不一。平日既无统属之分,临进难收臂指之效”。他还认为中国建立的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系也”。——摘编自刘中民《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军防御范围逐渐从近岸领域转移到利益攸关的近海领域。新时期,我国统一“近海”概念为“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随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重,海上航运对中国经济有着非同以往的战略意义,赴远海为中国商船护航的能力以及在大洋上保护国家利益的能力成为我国海军发展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伟业加速推进。短短10年间,人民海军主战舰艇数量,从十位数向百位数递增,我国海军多次执行亚丁湾护航、赴远海编队训练、对外友好访问等任务,人民海军已从“黄水”走向“蓝水”,从“浅蓝”走向“深蓝”。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摘编自周于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的海防主张并简析形成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海军发展不同于晚清之处。(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答案】(1)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统一军事指挥权;建立海防与发展工商业相结合。背景: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国人认识西方程度的不断深入;洋务运动的开展;郑观应等开明人士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2) 不同:作战范围延伸到近海和远洋;被动防御到积极防御;自主研发和科技水平提升,战斗力大大增强;发展速度快;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方向。(3)因素:国家对海军力量发展的重视;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内在驱动;国际形势的变化。【解析】【小问1详解】主张:根据材料“枪炮器械宜精也,不精则彼利我钝;轮船、火车、电报宜兴也,不兴则彼速而我迟”、“徒以分省设防画疆而守,遇有事变拨调他省师舰以为接济,而号令不齐,医械不一。平日既无统属之分,临进难收臂指之效”、“他还认为中国建立的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可得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统一军事指挥权;建立海防与发展工商业相结合。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到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国人认识西方程度的不断深入;洋务运动的开展;郑观应等开明人士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小问2详解】不同:根据材料“我国海军防御范围逐渐从近岸领域转移到利益攸关的近海领域......我国海军多次执行亚丁湾护航、赴远海编队训练、对外友好访问等任务”、“......赴远海......大洋上保护国家利益的能力成为我国海军发展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伟业加速推进。短短10年间,人民海军主战舰艇数量,从十位数向百位数递增”、“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可得到作战范围延伸到近海和远洋;被动防御到积极防御;自主研发和科技水平提升,战斗力大大增强;发展速度快;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小问3详解】因素:根据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伟业加速推进......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及所学知识,可得到国家对海军力量发展的重视;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内在驱动;国际形势的变化。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 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并推广到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等城市。从此,欧洲和北美的社会生活中有了喝咖啡的习惯。人们在咖啡馆休闲聊天,咖啡馆成了社交的重要场所。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摘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和【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评价该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相应的结论。(要求:简要概括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得出的结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答案】示例:现象:咖啡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刻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论述:新航路开辟之前,原产于非洲的咖啡传入阿拉伯半岛。新航路开辟后,咖啡伴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商贸往来等逐步在世界广泛种植、加工与消费。除此之外,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由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州和非洲等地,它们改变了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很多欧洲作物也伴随着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小麦、水稻成为了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极大地推动了美洲农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物种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结论:以咖啡为代表的物种大交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缩影,促进了世界各地区文明的交流,推动着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示例不作为唯一答案,但必须按题目要求答题,应包含现象、论述、结论)【解析】 【详解】审问题“从上述材料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要求:简要概括历史现象”,结合所学可知,一般来说,能从材料直接得出的就是现象,通读材料,可以概括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咖啡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刻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审问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评价该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相应的结论”“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得出的结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评价可以从该现象反映的时代背景、现象背后的本质、该现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根据材料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之前,原产于非洲的咖啡传入阿拉伯半岛;根据材料“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可以得出咖啡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和欧洲的殖民扩张、商贸往来。根据材料“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可以得出咖啡馆的流行伴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逐渐确立等;根据材料“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可以得出咖啡的流行还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咖啡的传播只是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一个缩影,结合所学可以补充,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由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州和非洲等地,同时很多欧洲作物也伴随着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小麦、水稻成为了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以得出物种交流的影响,即改变了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推动了美洲农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后概括升华得出结论,即以咖啡为代表的物种大交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缩影,促进了世界各地区文明的交流,推动着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概括而言,本题可以从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了生活方式、休闲娱乐)等角度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90—2000年,农民税费负担总额增长了2.9倍,农民人均负担增长了3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弃耕撂荒问题突出。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包产到户的发源地——安徽省展开了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可归结为“三个取消、一个逐步、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即取消城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和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安徽农村税费试点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配套改革和农村社会稳定,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税费改革提供了经验。2002年3月,中央又确定在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16个省和自治区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底有28个省(区、市)及河北、山东、云南三省的210个县(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2006年1月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摘编自马晓河等《农村改革40年: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事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税费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村税费改革的意义。【答案】(1)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核心;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改革税费征收和使用办法;逐步减少税费种类,直至全面取消农业税。(2)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任答3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农民人均负担增长了3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弃耕撂荒问题突出”可知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核心;根据材料“安徽省展开了试点……2002年3月,中央又确定在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16个省和自治区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底有28个省(区、市)及河北、山东、云南三省的210个县(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可知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根据材料“城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和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改革税费征收和使用办法;根据材料“部免征了农业税。2006年1月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可知逐步减少税费种类,直至全面取消农业税。【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农村税费改革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期,朝鲜半岛非军事武装冲突次数骤然上升。在此期间,美国对韩国报复朝鲜的要求予以压制,还单独与朝鲜进行秘密谈判。1970年代初,韩国政府开始建设“自主国防”,秘密启动了导弹开发计划。美国政府一方面限制美国企业向韩国出售导弹开发的关键技术,一方面在某些可行的项目上同韩国合作。1978年,韩国成功试射了“白熊”导弹。同年,美国政府通知韩国政府,美国将帮助韩国进行导弹研发,但不包括主要用于发射核武器或射程超过180公里的导弹。1982年,里根政府组织七国集团会议,建立了全球防导弹扩散机制。——据梁志《合作与控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韩国导弹开发活动的反应与对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韩国导弹研发持有限支持态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帮助韩国进行导弹研发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原因:限制:韩国开发导弹可能会威胁东北亚的稳定;加强对韩国控制的需要;合作:对韩国出口导弹技术收益巨大;韩国导弹技术取得突破;韩国国力的增强。(2)评价:推动了全球防导弹扩散机制建立;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体现;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根据材料“美国对韩国报复朝鲜要求予以压制,还单独与朝鲜进行秘密谈判”“美国政府一方面限制美国企业向韩国出售导弹开发的关键技术”可知,美国态度是限制。结合所学从韩国开发导弹可能会威胁东北亚的稳定、加强对韩国控制的需要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一方面在某些可行的项目上同韩国合作”可知,美国态度是合作。结合所学从对韩国出口导弹技术收益巨大、韩国导弹技术取得突破、韩国国力的增强等角度分析。【小问2详解】评价:根据材料“1982年,里根政府组织七国集团会议,建立了全球防导弹扩散机制”可知,美国推动了全球防导弹扩散机制建立;结合所学从美国全球霸权战略、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的角度分析。17.【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郑成功大军入台以后,“各近土藩头目俱来迎附,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各照例宴赐之”。为了解决粮食危机,郑成功一方面下令各镇营迅速到无人耕种的低洼地带屯垦,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另一方面又派人到各村社重金购买积粮。针对“大肚社人”反对郑军屯垦而引发的士卒伤亡,郑成功下令士卒“不准搅扰土社”,并将军队从该地移出。郑成功还着手在台湾少数民族招募兵源,这些少数民族士卒在打击荷兰殖民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郑成功的民族政策产生了延续至今的深远影响。 ——据杨彦杰《郑成功复台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成功在复台期间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郑成功复台期间的民族政策。【答案】(1)内容:招抚少数民族;注意保护少数民族的利益;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冲突;招募少数民族士卒。(2)评价:促进了民族融合;为抗击荷兰殖民者斗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为后来郑氏对台湾的治理奠定了重要基础;产生了延续至今的深远影响。【解析】【小问1详解】内容:根据材料“各近土藩头目俱来迎附,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各照例宴赐之”可知,招抚少数民族;根据材料“针对‘大肚社人’反对郑军屯垦而引发的士卒伤亡,郑成功下令士卒‘不准搅扰土社’,并将军队从该地移出”可知,注意保护少数民族的利益,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冲突;根据材料“郑成功还着手在台湾少数民族招募兵源”可知,招募少数民族士卒。【小问2详解】评价:根据材料“各近土藩头目俱来迎附,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各照例宴赐之”、“针对‘大肚社人’反对郑军屯垦而引发的士卒伤亡,郑成功下令士卒‘不准搅扰土社’,并将军队从该地移出”可知,促进了民族融合;根据材料“这些少数民族士卒在打击荷兰殖民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知,为抗击荷兰殖民者斗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为后来郑氏对台湾的治理奠定了重要基础;根据材料“郑成功的民族政策产生了延续至今的深远影响”可知,产生了延续至今的深远影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