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

ID:83519119

大小:99.9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07-11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仁寿一中南校区高2020级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A.墨家B.兵家C.儒家D.法家2.《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A.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C.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3.种植桑、枣树是古代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随意砍伐桑、枣者治罪;西夏和金也有类似规定。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政权认同D.文化认同4.北宋开封商人孙赐号,本是酒馆侍者,“诚实不欺,主人爱之,假以百千,使为脚店(小酒馆)……其货渐侈大,乃置图画于壁间,列书史于几案,为雅戏之具,皆不凡,人竞趋之。久之,遂开正店,建楼,渐倾中都”。材料有助于说明北宋()A.士人阶层壮大B.心学思想盛行C.坊市制度流行D.抑商政策加强5.《马关条约》换约前夕,英国某画报刊登了一幅漫画(如图),又附评论称:“中国,如果完全开放,对人类而言将是个黄金……战争影响下的真正占领是对市场权力的占领,显然规模很大。”这些信息反映出()A.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独占中国市场B.三国干涉还辽是因日本要价过高

1C.条约增开口岸等要求符合西方利益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新形式6.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是对列强在华特权否定B.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7.在亚非会议期间,中国接受了会议参加国的一些合理建议,及时表达了中国愿与美国改善关系及缓和亚洲紧张局势的愿望,使更多的亚洲国家了解了中国的外交政策。这体现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不结盟”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对外开放8.北京在成功举办第11届亚运会后,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经过多次商讨,北京奥申委于1992年6月确定并公布了申奥主题口号——“开放中国盼奥运”。这一口号体现了中国()A.积极地传播奥运精神B.适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C.改革开放的坚定姿态D.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9.有关《荷马史诗》作者的生平虽然没有留下可靠的史料记载,但是十几个希腊城邦却都自称是荷马的故乡,柏拉图也说“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仿照《荷马史诗》歌颂罗马帝国和屋大维;德意志哲学家尼采以荷马为标志,把古希腊时代分为前荷马时期和后荷马时期。由此可以深刻认识到()A.文化名人成为民族荣誉的代表B.伟大作品具有教育的重要功能C.文史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D.史诗首先要求内容的真实准确10.综合如下图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时间:15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家:英法西葡荷俄日美地点:圣多明各巴西利亚马尼拉孟加拉巴达维亚开罗开普敦佛得角索马里A.欧洲列强的兴衰和更替B.资本主义的早期萌发C.殖民体系的形成与演变D.整体世界的发展主线11.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212.《世界史编年手册》中记载了发生于1957年的三则信息:“3月25日,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1月14日到16日,13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12月19日,北约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这表明,当时的世界整体局势是A.美苏两国完全控制了世界B.整体处在“冷战”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D.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居民主食在之前土豆、面包基础上,增加了茶、蛋类、鲜肉等,粮食替代品增多,农业劳动力加快了向畜牧业的转变。在发展中,由于环境保护观念不强,造成土地污染,影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20多年的法国长期经济封锁,切断了英国从国外进口粮食的主要来源。这些因素使曼彻斯粮食供应问题凸显,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动荡和骚乱。——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材料二1949年,上海解放后,一些不法粮商操纵粮食市场,使上海米市从6月中旬起价格大涨。于是,中央委派陈云到上海开展一场保卫新生政权的经济战。在陈云指挥下中央财委和上海市政府从江苏、浙江等地收购大米,调运到上海。同时,国营粮食公司在市场实行有计划的批发抛售,在零售环节,对工厂、学校等办理直接供应和重点配售,使全市六分之一的人口能以低于市场批发的价格买到粮食。同时,工商管理部门对市场各项制度作重大改革,如规定中途退市后不得再进场交易,以割断粮食市场与其他市场间的联系避免相互哄抬价格等。这些措施很快收到了实际效果。另外,为打击私商投机哄抬,国营粮食公司连续降低售价,大量抛货,迫使私商以低于市场价亏本售出粮食。1950年,上海市政府又成立新的上海市米业市场,交易秩序大为好转,粮价平稳下来。这是新中国在经济战线上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摘编自贺涛《上海解放之初的“米粮大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曼彻斯特粮食问题产生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上海解决粮食问题呈现的特点及其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3——摘编自毛泽东《论新阶段》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鸦片战争前,国内洋钱的大量流通对传统称量货币发起了挑战。1833年5月24日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书,提出进行币制改革。首先,林则徐表示不能对洋钱进行硬性的定价,在使用洋钱的问题上,最好在民便之中稍加限制。其次,林则徐认为使用洋钱是大势所趋,是不可抑制的,应该让洋钱继续在国内流通。由于洋钱很受民众欢迎,林则徐认为“应对洋钱最好的方法就是自铸银钱”。他的设想是:官局先铸银钱,每一枚以五钱纹银为准,银币一面用文清铸其局名,一面用汉文铸道光通宝四字。最后,林则徐认为银贵钱贱的关键在鸦片,只有政府大力禁烟,才能抑制白银外流,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银荒”问题。林则徐提出自铸货币以抑制洋钱,严禁鸦片防治“银荒”等顺应民情、有利于当时国内货币流通的主张。但是由于当政者的昏庸、无知和技术不过关等,这种自行铸造钱币的措施最终因无法与洋钱抗衡而停止。——摘编自图拉古日《林则徐与近代中国币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林则徐货币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则徐货币改革失败的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