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ID:83500125

大小:440.3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3-06-26

上传者:老李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B.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遗传C.自由组合定律也能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D.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答案】A【解析】【分析】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分离定律的实质为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A正确;B、在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中,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C、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而一对等位基因仅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由组合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C错误;D、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配子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故选A。2.基因型为Aa某植物自交,对其F1的不同表现型进行数量统计,出现了3:1的分离比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该分离比出现的必备条件的是(  )A.基因A与a不会相互融合B.雌雄配子的存活率相同C.AA与Aa的表现型相同D.所统计的子代数量足够多【答案】B【解析】【分析】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详解】A、基因A与a不会相互融合,保证了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是子代出现3:1的必备条件,A不符合题意;B、雌配子中A、a的比例相等,雄配子中A、a的比例相等是子代出现3:1的必备条件,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雌雄配子存活率相同不是出现3:1的必备条件,B符合题意;C、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这是Aa自交子代F1出现3:1分离比的条件之一,C不符合题意;D、实验的群体足够大,个体数目足够多,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这是F1出现3:1分离比的条件之一,D不符合题意。故选B。3.已知绵羊角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基因型HHHhhh公羊的表型有角有角无角母羊的表型有角无角无角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答案】C【解析】【分析】据表分析,有角和无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杂合子公羊表现为有角,杂合子母羊表现为无角。【详解】A、若双亲无角,则父本基因型为hh,母本基因型可能为Hh或hh,子代就可能出现基因型为Hh的个体,若为公羊则有角,A错误;B、若双亲有角,则母本基因型为HH,父本基因型可能为Hh或HH,子代就可能出现基因型为Hh的个体,若为母羊则无角,B错误;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HH∶Hh∶hh=1∶2∶1,公羊中有角∶无角=3∶1

2,母羊中有角∶无角=1∶3,公羊母羊数量一致,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C正确;D、有角和无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遵循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D。4.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蝗虫只有1条X性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可表示为XO。控制蝗虫复眼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雄蝗虫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B.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所以子代蝗虫中不存在复眼异常雌蝗虫C.蝗虫的群体中,仅考虑B、b基因,共4种基因型D.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中复眼正常:复眼异常=1:1【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文:已知控制蝗虫复眼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白眼雌蝗虫。【详解】A、雄蝗虫由于性染色体只有X一条(假设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A+X),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A或A+X,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A或2A+2X,比其体细胞多一条或少一条,A错误;B、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所以子代蝗虫中不存在复眼异常雌蝗虫(XbXb),B正确;C、蝗虫的群体中,仅考虑B,b基因,雌蝗虫有XBXB、XBXb两种基因型,雄性个体有XBO、XbO两种基因型,共有4种基因型,C正确;D、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为:复眼正常雄性(XBO):复眼异常雄性(XbO)=1:1,D正确。故选A。5.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含8条染色体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染色体的互换所致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3D.此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详解】A、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含4条染色体,A错误;B、该生物基因型为AABb,因此图示细胞中基因a不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只能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B错误;C、若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则能产生两种精子,即AB和aB;若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则能产生一种卵细胞,即AB或aB,C正确;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一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C。6.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氢键断裂B.两条母链分别作为模板,边解旋边复制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D.子链一条从5'–端开始合成,另一条从3'–端开始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的过程:1、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详解】A、DNA复制过程,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A正确;B、解旋后的DNA两条母链分别作为模板,边解旋边复制,B正确;C、DNA复制以两条母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C正确;D、每条子链的形成都是从5'端开始,D错误。故选D。7.如图是某昆虫核DNA上的部分基因分布图,其中字母A1、A2、A3

4分别是控制朱红眼、深红眼和棒眼的基因,罗马数字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A1、A2与A3在昆虫体内许多细胞中都不会同时表达B.该DNA片段至少含有3个起始密码子和3个终止密码子C.在Ⅰ、Ⅱ中发生碱基对的改变,一般不会引起性状改变D.基因A1、A2与A3是昆虫体内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中A1、A2、A3分别是控制果蝇朱红眼、深红眼和棒眼的基因,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故基因A1、A2与A3不属于等位基因。【详解】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眼色基因A1、A2与A3在果蝇体内许多细胞中都不会同时表达,A正确;B、密码子位于mRNA上,而不是位于基因中,B错误;C、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在Ⅰ、Ⅱ中发生碱基对的改变,一般不会引起性状改变,C正确;D、基因A1、A2与A3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D正确。故选B。8.2021年2月4日,国际抗癌联盟“世界癌症日”的活动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下列有关癌症的认识错误的是()A.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导致相应的蛋白质活性减弱,可导致细胞癌变B.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C.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D.癌症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有关,日常生活中应远离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答案】A【解析】【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详解】A、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可导致细胞癌变,A错误;

5B、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正确;C、癌细胞中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C正确;D、癌症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日常生活中应远离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D正确。故选A。9.稻米镉超标会威胁我国粮食安全与国计民生。2017年,袁隆平院士宣布了利用现代生物科技将普通水稻中的吸镉基因敲除获得低镉水稻的重大研究成果。现有如表所示的敲除吸镉基因的“低镉稻”和导入了耐盐基因的“海水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水稻品种敲除或导入的基因表现型普通水稻未敲除和导入不耐盐高镉海水稻B+耐盐高镉低镉稻C-不耐盐低镉注:B+表示导入的耐盐基因,B+对B-为完全显性;C-表示吸镉基因被敲除,基因型为C+C+、C+C-和C-C-的个体分别表现为高镉、中镉和低镉。A.在对水稻(2n=24)进行基因组测序时,应对1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测序B.根据已知条件推测,C+对C-为不完全显性C.从变异的角度分析,海水稻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D.可利用纯合普通水稻和纯合低镉水稻作为亲本进行杂交,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详解】A、水稻是雌雄同株,在对水稻(2n=24)进行基因组测序时,应对1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测序,A正确;B、据题意可知,基因型C+C+、C+C-和C-C-分别表现为高镉、中镉和低镉,因此C+对C-为不完全显性,B正确;C、海水稻形成是由于导入耐盐基因,故从变异的角度分析其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D、B+表示导入的耐盐基因,普通水稻不含耐盐基因但含有吸镉基因,基因型为B-B-C+C+,纯合低镉水稻基因型为B-B-C-C-,由于二者只有一对性状不同,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另一对基因(B-B-

6)相同,因此不能用二者杂交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D。10.将某杂合子(Aa)分别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比较高的交配方式和两者比例的差值分别是()A.连续自交、1/4B.连续自由交配、1/4C.连续自交、3/8D.连续自由交配、3/8【答案】A【解析】【分析】1、杂合体(Aa)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越来越少,纯合子越来越多。2、杂合体(Aa)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为50%,a的基因频率为50%,自由交配后基因频率不变。【详解】(1)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两代,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1/2)2=1/4,纯合子的比例=1-1/4=3/4;(2)杂合体(Aa)自由交配两代后,基因频率不变,因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50%×50%×2=50%,纯合子的比例为50%。故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高的交配方式是自交,两者比例的差值是3/4-1/2=1/4,A正确。故选A。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进行类比推理,得出相关的遗传学定律B.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C.对实验材料和相对性状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D.均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答案】A【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两个实验都是采用的假说演绎法得出相关的遗传学定律,A错误;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B正确;C、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并且从豌豆的众多性状中选择了7对性状;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同时也从果蝇的众多性状当中选择了易于区分的白红眼性状进行研究,C正确;

7D、这两个实验都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D正确。故选A。12.葡萄风信子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性球根植物。研究发现,葡萄风信子花瓣的蓝色主要由飞燕草色素决定,飞燕草色素的合成由A基因控制,a基因无法控制合成飞燕草色素,而B基因表达的产物会导致飞燕草色素的降解。A、a和B、b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葡萄风信子个体进行自交,后代花瓣白色和蓝色的比例为(  )A.15∶1B.13∶3C.9∶7D.3∶1【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2、根据题干信息,“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B基因表达的产物会导致飞燕草色素的降解”,则蓝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基因型为白花。【详解】亲代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基因型为A_bb的个体才为蓝色花瓣,既有合成飞燕草色素的A基因,又没有B基因表达的产物会导致飞燕草色素的降解,此基因型比率为:3/4的A_,1/4的bb,相乘后为3/16,则花瓣白色的概率为1-3/16=13/16,故后代花瓣蓝色和白色的比例为3∶13,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13.关于哺乳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卵细胞未受精时,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B.精(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四分体所含4条染色单体形态大小一定相同C.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D.一只雌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

8)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卵细胞未受精时,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快,A正确;B、精原细胞中性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也进行联会,形成的四分体所含4条染色单体形态大小不相同,B错误;C、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正确;D、一只雌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以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D正确。故选B。14.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32Р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④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理论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A.上清液和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B.上清液和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上清液C.上清液和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上清液D.上清液和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答案】C【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做的实验。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①14C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而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离心到上清液中,而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14C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和上清液;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

9S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合成蛋白质需要的原料是细菌提供的,故新合成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具有放射性,且新合成的噬菌体在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沉淀物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③放射性主要存在部位是沉淀,与噬菌体的DNA无关,因为用3H标记细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含有3H,子代噬菌体(未释放出的)和细菌均离心到沉淀物中。④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所以离心后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综上可知,C正确。故选C。15.已知某DNA分子中,C占全部碱基总数的17%,其中一条链中的A与G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7%和16%,则在它的互补链中,A与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分别为()A.37%,16%B.29%,18%C.16.5%,17%D.33%,17%【答案】B【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配对,则C=G=17%,A=T=50%﹣17%=33%。其中一条链中的A与G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7%和16%,即A1=37%、G1=1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A=(A1+A2)÷2,计算可得A2=29%,同理,G2=18%,B正确。故选B。16.将DNA用15N标记的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同的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第二次分裂中期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4n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被标记的核DNA数为2nC.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N,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15N,则细胞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10【详解】A、已知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依据题意和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后,DNA分子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每个亲代DNA分子经过复制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有1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不含有15N,这两个DNA分子分别存在于同1条染色体所含有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所形成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均只有1条链含有15N;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后,位于同1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其中有1个DNA分子的2条链都不含15N,另一个DNA分子只有1条链含15N,所以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2n,A错误;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只复制一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所有DNA分子都被标记,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被标记的DNA为4n,B错误;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15N,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C正确;D、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2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2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是随机的,所以第二次有丝分裂结束后得到的子细胞,含有15N的染色体数在0~2n之间,即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15N,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C。17.红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等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的抗菌机制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推测,错误的是(  )抗菌药物抗菌机制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A.红霉素影响细菌细胞中的翻译过程,使相关蛋白质无法正常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B.环丙沙星影响细菌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进而抑制细菌的增殖C.利福平影响细菌内的转录过程,可能使mRNA、tRNA和rRNA无法合成D.三种抗生素都是通过抑止遗传信息的传递或表达,进而影响细菌的生长【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分析: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翻译过程;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转录过程。

11【详解】A、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说明红霉素会抑制细菌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A正确;B、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进而抑制细菌的二分裂而不是有丝分裂,B错误;C、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进而抑制细菌的转录过程,C正确;D、红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分别抑制翻译、DNA复制、转录过程,三者都是通过抑制遗传信息的传递或表达,进而影响细菌的生长,D正确。故选B。18.尼伦伯格和马太破译第一个遗传密码时采用了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相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每个试管中先加入了一种氨基酸,再加入除去了DNA和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除去了DNA和RNA的细胞提取液可以为翻译过程提供相关的酶和能量B.除去细胞提取液中的DNA和RNA,可以排除原有mRNA或DNA控制合成的多肽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干扰C.若增设对照组,则对照组所有成分都与实验组的相同,但不加入多聚尿嘧啶核苷酸D.该实验说明苯丙氨酸对应的密码子只有UUU,若采用上述方法破译所有遗传密码子,则需要做上述类似实验61次【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实验:在每一个试管中加入一种氨基酸,再加入处理过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在加入了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链,说明mRNA中的密码子UUU代表的是苯丙氨酸。【详解】A、加入除去了DNA和RNA的细胞提取液可以为翻译过程提供相关的酶和能量,加入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可以为翻译过程提供模板,A正确;B、实验中如果细胞提取液中mRNA不除去,可以做为翻译的模板,最终可能会出现新的肽链,所以除去细胞提取液中的DNA和RNA,可以排除原有mRNA或DNA控制合成的多肽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干扰,B正确;

12C、若增设对照组,则对照组所有成分都与实验组的相同,即控制无关变量,但不加入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即不提供翻译的模板,C正确;D、密码子总共64种,若采用上述方法破译所有遗传密码子,则需要做上述类似实验64次,D错误。故选D。19.我国科学家发现在体外实验条件下,有两种蛋白质(A蛋白和B蛋白)可以形成含铁的杆状多聚体,这种多聚体能识别外界磁场并自动顺应磁场方向排列。编码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A基因和B基因),在家鸽的视网膜中共同表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家鸽的所有细胞都含有这两个基因并进行表达B.视网膜中若A基因不表达则B基因也不能表达C.若A基因或B基因失去功能,家鸽可能无法通过磁场导航D.若要验证两个基因失去功能对家鸽行为的影响可运用减法原理设计两组实验【答案】C【解析】【分析】1、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2、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家鸽的所有细胞都含有这两个基因,但只在视网膜中表达,A错误;B、视网膜中若A基因不表达则B基因可能表达也可能不表达,B错误;C、如果这两个M、N基因失去功能,无法合成A、B蛋白,家鸽将无法通过磁场导航,C正确;D、可以用单独A基因表达组、单独B基因表达组、AB基因均表达组,可运用减法原理设计三组实验,D错误。故选C。20.下列有关基因表达或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柳穿鱼Lc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B.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出现某种性状差异,不一定是表观遗传C.表观遗传由于碱基序列不变,不能将性状遗传给下一代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答案】C【解析】【分析】1、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Lcyc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生成mRNA,从而无法进行翻译,最终不能合成Lcyc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132、性状是由基因型和表现型共同控制的。【详解】A、柳穿鱼Lc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A正确;B、同卵双胞胎基因型相同,他们出现某种性状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也可能与环境等有关,B正确;C、表观遗传虽然碱基序列不变,但表观遗传导致的性状改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错误;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表观遗传的现象,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够根据选项综合分析判断。21.实时荧光RT—PCR技术可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检测原理如图所示,探针是含荧光基团并有特定序列的DNA单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逆转录和杂交DNA扩增所需的原料相同B.逆转录、扩增和分子杂交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C.病毒RNA的遗传信息通过逆转录传递给单链DNAD.逆转录和杂交DNA扩增所需酶种类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1、复制的条件:模板(DNA的两条链)、原料(脱氧核苷酸)、酶(DNA聚合酶)和能量;2、转录的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核糖核苷酸)、酶(RNA聚合酶)和能量;3、翻译过程的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酶、tRNA和能量;4、逆转录的条件:模板(RNA)、原料(脱氧核苷酸)、酶(逆转录酶)和能量。【详解】A、逆转录和杂交DNA扩增的产物都是DNA,故所需的原料都是脱氧核苷酸,相同,A正确;B、逆转录碱基配对原则是U-A、A-T、C-G、G-C,扩增和分子杂交中碱基配对原则是T-A、A-T、C-G、G-C,不相同,B错误;C、病毒R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单链DNA,该过程叫逆转录,C正确;D、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杂交DNA扩增所需酶是DNA聚合酶,种类不同,D正确。故选B。22.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14B.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C.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且都可用种子繁殖后代D.可采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的方法人工诱导获得多倍体【答案】C【解析】【分析】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应用于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植物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营养丰富,但发育迟缓,结实率低。常用秋水仙素诱发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详解】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A正确;B、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B正确;C、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但有的不可育,如三倍体植株,C错误;D、可采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的方法人工诱导获得多倍体,D正确。故选C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噬菌体币X174的遗传物质是一种特殊的单链环状DNA。下图表示该噬菌体部分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图中的数字表示对应氨基酸的编号)23.有关噬菌体ΦX174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存在着游离的磷酸基团C.DNA分子的任意片段都是一个基因D.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基因的特异性24.据图可推断()A.基因D、E和J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TGB.基因D和基因E重叠部分指导合成的氨基酸种类相同C.若基因D丢失第62位的ACG三个核苷酸,会引起基因J突变

15D.基因的重叠性使核苷酸数目有限的DNA分子中包含了更多的遗传信息25.信息可从噬菌体ΦX174的基因流向肽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是在噬菌体币ΦX174的宿主细胞中完成B.基因E翻译时需要mRNA,tRNA和rRNA的参与C.合成噬菌体重ΦX174蛋白质所需的ATP都来自细胞质基质D.基因中嘧啶与嘌呤的数量相同保证了DNA分子信息的可靠性【答案】23.D24.D25.D【解析】【分析】1、噬菌体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图中基因D的碱基序列中包含了基因E和基因J的起点,由此看出基因发生了重叠,这样就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2、基因突变就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突变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可能不变、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23题详解】A、由资料得知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为DNA,故噬菌体ΦX174中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噬菌体币X174的遗传物质是一种特殊的单链环状DNA,故不存在着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并非任意片段就可表示是一个基因,C错误;D、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基因的特异性,D正确。故选D。【24题详解】A、由图可知,ATG为基因D、E和J上起始的三个碱基,且密码子位于mRNA上,由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A错误;B、基因D和基因E的重叠部分相差一个碱基,故对应的密码子不同,指导合成的氨基酸的种类也不相同,B错误;C、若基因D丢失第62位的ACG三个核苷酸,不会影响其后碱基的排列顺序,故不会引起基因J的突变,C错误;D、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故基因的重叠性使核苷酸数目有限的DNA分子中可以包含更多的遗传信息,D正确。故选D。【25题详解】

16A、噬菌体ΦX174营寄生生活,其繁殖过程在宿主中完成,故信息从噬菌体ΦX174的基因流向肽链的过程也发生在宿主细胞中,A正确;B、翻译时需要mRNA作为模板,tRNA运输氨基酸,并在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上完成,故基因E翻译时需要mRNA、tRNA、rRNA的共同参与,B正确;C、合成噬菌体重ΦX174蛋白质所需的ATP都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质基质,C正确;D、基因中嘧啶与嘌呤的数量相同保证了DNA分子信息的可靠性,但噬菌体ΦX174的DNA为单链,嘧啶与嘌呤的数量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家蝇(2N=12)是双翅目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图1是观察雄性家蝇精巢切片选取的几个典型的不同时期减数分裂图;图2是该动物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按细胞分裂时间先后,将图1的分裂图排序:_____(用“→”表示);乙细胞名称为_____,细胞中含有_____条Y染色体。(2)图2中的N=_____;曲线上的b、d和e处染色体数都较前一时期加倍,其中d处的原因是_____(填生理作用)。(3)若该雄性家蝇的基因型为AaXBY,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基因突变,则基因A与a分离的时期对应于图1的_____(填甲-戊代号);性染色体Y与Y的分离发生于图2中_____(选填“a前”“a~b”“b~e”……或“f后”)时间段。(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呈现多样性,其原因有:①配子染色体组合多样性,其来自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_____;②受精过程中_____。【答案】(1)①.甲→丙→乙→戊→丁②.初级精母细胞③.1(2)①.6②.受精作用

17(3)①.乙②.b~c、e~f(4)①.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②.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甲~戊分别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减数分裂I后期、减数分裂I前期、减数分裂Ⅱ末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图2中Ⅰ表示减数分裂过程,Oa表示减数分裂I,bc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Ⅱ表示受精作用,Ⅲ表示有丝分裂,ef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小问1详解】图1甲~戊分别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分裂Ⅱ末期(形成4个子细胞)和减数分裂Ⅱ后期(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故其排序为甲→丙→乙→戊→丁;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是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有1条Y染色体。【小问2详解】家蝇(2N=12),故图2中的N=6;曲线上的b、d和e处染色体数都较前一时期加倍,其d处是因为受精作用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小问3详解】基因A与a分离发生于减数分裂I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即图1的乙(减数分裂I后期);染色体Y与Y的分离即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即图2中的b~c、e~f。【小问4详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呈现多样性,其原因有:①配子染色体组合多样性,其来自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I后期);②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27.TAF1是编码重要转录调控因子的基因,研究发现其不同的变异类型会发生以智障和发育畸形(如招风耳等)为特征的不同临床症状。在图1所示的M家庭中,致病基因是由突变导致的(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图2表示N家庭中与TAF1基因有关的致病机理。

18(1)据图1判断,M家庭所患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M家庭中Ⅱ-1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相关基因用T、t表示),Ⅱ-1与Ⅱ-2再生出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2)据图2判断,N家庭中与TAFI基因有关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联会异常,N家庭患者减数分裂时变异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的模式应是_____。a.b.c.(3)据题干信息判断,如果一对夫妇想生育孩子,为了降低生出TAF1相关疾病患儿的概率,他们可采取的措施包括_____。A.遗传咨询B.B超检查C.基因检测D.染色体分析(4)M家庭和N家庭的致病机理均涉及TAF1基因的表达产物(TAF1蛋白),试从TAF1蛋白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两个家庭临床症状不同的原因:_____。【答案】(1)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②.XTY③.1/4(2)①.重复②.a(3)ABCD(4)M家庭致病基因是由于TAF1基因突变所致,故该基因表达的TAF1蛋白可能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N家庭是由于TAF1基因重复所导致,故该基因表达的T'AF1蛋白的数量发生改变。【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Ⅱ-1和Ⅱ-2正常,生下患病的Ⅲ-1和Ⅲ-2,说明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故此病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中TAF1在X染色体上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该病为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M家庭中II-1号的基因型是XTY;Ⅱ-2的基因型为XTXt,再生出一个患病孩子(XtY)的概率是1/4。【小问2详解】图2中TAF1在X染色体上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图2中TAF1在X染色体上重复,这就导致联会时重复的序列不能联会,所以N家庭患者减数分裂时畸变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的模式应是a所表示,故选a。

19【小问3详解】如果一对夫妇想生育孩子,为了降低生出TAF1相关疾病患儿的概率,他们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遗传咨询、B超检查、基因检测、染色体分析等。故选ABCD。【小问4详解】M家庭致病基因是由于TAF1基因突变所致,故该基因表达的TAF1蛋白可能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N家庭是由于TAF1基因重复所导致,故该基因表达的T'AF1蛋白的数量发生改变。28.研究表明,某种猫控制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黄色(A)对黑色(a)为完全显性。利用黑色雌猫和黄色雄猫杂交,子代雌猫全是黑黄相间,雄猫全是黑色。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下列问题:(1)推测黑黄相间雌猫的基因型是_____。为探究其毛色为黑黄相间的原因,其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提出假设: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猫在胚胎发育早期,不同细胞发生了如图所示的X染色体随机失活,只有一条X染色体保持活性,失活的X染色体形成巴氏小体。巴氏小体可以用于鉴定性别,其鉴定依据是_____。(2)有些研究者提出“在成熟的生殖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能恢复到活性状态”的假说,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猫,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对该假说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预期结果:_____。(3)生物学上将哺乳动物中两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一条的现象称为剂量补偿效应。剂量补偿效应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其生物学意义是保证两性间由X连锁的基因编码的_____在数量上达到平衡。【答案】(1)①.XAXa②.正常雄猫体细胞小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2)①.实验思路:让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让F1中黑黄相问雌猫和亲代中黄色雄猫相互杂交,观察子代性状。②.预期结果:子代小雌猫毛色表现为黑色和黑黄相间,雄猫毛色表现为黑色和黄色。(子代中雌猫毛色表现为黄色和黑黄相间,雄猫毛色表现为黑色和黄色。)(3)蛋白质

20【解析】【分析】巴氏小体是一条凝缩且失活的X染色体,根据题意"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是指使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可知,在雄性个体中只有l条X染色体故巴氏小体只能出现在雌性个体中。【小问1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利用黑色雌猫和黄色雄猫杂交,子代雌猫全是黑黄相间,雄猫全是黑色,且推测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猫在胚胎发育早期,不同细胞发生了如图所示的X染色体随机失活,只有一条X染色体保持活性,失活的X染色体形成巴氏小体。因此推测黑黄相间雌猫的基因型是XAXa。巴氏小体可以用于鉴定性别,其鉴定依据是正常雄猫体细胞小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小问2详解】分析题意,基因型为XAXa的猫在早期胚胎时期不同细胞发生了X染色体随机失活,则失活的染色体可能是XA也可能是Xa,则只有含活性的X染色体的卵细胞能与雄性个体的配子结合,可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推测是否有X染色体失活。实验思路:让F1中的雌雄猫相互杂交观察子代性状预期实验结果:子代中雌猫毛色为黑色和黑黄相间,雄性毛色为黑色和黄色。【小问3详解】雄猫中不会出现巴氏小体,故剂量补偿效应的生物学意义是维持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由于“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是指使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