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马原课本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马原课文P2邓小平:“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在这段话里,邓小平十分明确地强调一点:马克思主义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管用的”真理
在南方谈话中,针对当时党内会议多、文章长、讲话长、人们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提倡本本”的做法,邓小平提出,马克思主义不是靠形式、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马克思主义是“管用的”真理。马克思主义是“朴实的”真理
针对一些人将马克思主义搞得神秘化、远离了人民群众的做法,邓小平指出:“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这一论断对于推进当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无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在邓小平看来,马克思主义决不是高高在上、远离大众的高深的思想,而是一种贴近大众、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朴实的”学说。P4恩格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1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P6马克思:“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课本后面就是解答!P7马克思:“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1835年,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阐述了他的择业观,并把“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为此无怨无悔地奋斗了一生。虽然马克思提出择业观的时代离现在已经非常久远,但是它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选择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真正使我们感兴趣的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职业兴趣也不例外,问题是个人所声称的职业兴趣是否就是其真实的兴趣。研究者们怀疑,由于个人所声称的兴趣往往受制于对工作的认知程度,以及很多有形和无形的社会压力,因而其结果可能并不是自己的真实兴趣所在。马克思在选择职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自己的兴趣,并为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奋斗了一生。二、“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即将踏向社会的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其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易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较强。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不是根据自己的社会背景、自身的发展状态去确定就业期望值,而是相互攀比,从纯主观的角度评价自己的预设标准。但是马克思选择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致力于谋取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早已把虚荣心、攀比心和个人的名望置之度外。他说:恩格斯也一样。我们俩人都把名望看得一钱不值。P8恩格斯:“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
2通过细心观察社会生活,深入总结工人运动经验;认真钻研社会主义理论,恩格斯深刻认识到研究工人阶级状况的重要性。因此,他充分利用在曼彻斯特生活期间的一切有利条件,收集大量的文件和资料;积极投身于波澜壮阔的宪章运动,满腔热情地到工人阶级广大群众中去,与普通工人交朋友,亲身了解和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斗争,痛苦和欢乐,希望和要求。P11列宁:“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2000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后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而摈弃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同时,他们也批判地继承了法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梯叶里等人的阶级斗争思想,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们还从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着作中吸取劳动价值论,发现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后来,又通过研究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从中吸取合理因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2000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P12“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党宣言》中所说的“工人没有祖国”,没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也没有把“工人没有祖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作出解释,因而容易引起误解,也不能真正解决争端。为此,特作辨析,意在从不同侧面理解这句话的现实意义。马恩在党宣言中所说的“工人没有祖国”,理论前提有两个,第一,所谓“祖国”是在资产阶级统治下,是资产阶级的国家,不是工人的国家。第二,当时马恩是基于“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选集》第二卷(1972年5月第一版第270页),也就是说,当时马恩还没有把无产阶级可能首先在某一国家夺得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这种情况考虑进去。意为尚在资产阶级统治下、“没有取得政治统治,使自己上升为民族的阶级”[25]的工人没有祖国。其真正涵义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不分国界,各国无产阶级的相互支持不分国界。P12“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3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使他们在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探索失败,说明他们都不能完成反封反帝的认务
2.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随着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
3.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掠夺和社会主义俄国对中国的援助形成了鲜明对比(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P14“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他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在欧洲全部近代史中,特别是18世纪末叶,在同一切中世纪废物,同农奴制和农奴制思想展开决战的法国,唯物主义成了唯一彻底的科学,它忠于一切自然科学学说,仇视迷信、伪善行为及其他等等。因此,民主的敌人便竭尽全力来“驳倒”、败坏和诋毁唯物主义,维护那些不管怎样总是为宗教辩护或支持宗教的各种哲学唯心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坚决地扞卫了哲学唯物主义,并且多次说明,一切离开这个基础的倾向都是极端错误的。在恩格斯的着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反杜林论》里最明确最详尽地阐述了他们的观点,这两部着作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把哲学向前推进了。他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用黑格尔体系(它又导致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成果丰富了哲学。这些成果中主要的就是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反映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知识是相对的。不管那些“重新”
4回到陈腐的唯心主义那里去的资产阶级哲学家的学说怎样说,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如镭、电子、元素转化,都出色地证实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如何从一种社会结构中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例如农奴制中生长出资本主义。
正如人的认识反映不依赖于它而存在的自然界即发展着的物质那样,人的社会认识(即哲学、宗教、政治等等的不同观点和学说)反映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设施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我们看到,例如现代欧洲各国的各种政治形式,都是为巩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P1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就像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的,无产阶级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解放而产生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由理论框架向实践框架的根本性转换,其深刻的根源,乃是19世纪无产阶级改变现存世界的伟大实践。P16“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什么? 答;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穿了一条红线,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一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就是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从新的实际出发,发扬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要很好地把握这一点。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必须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发展。概而言之,就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两者缺一不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容易出现两种偏向,一种是自由化的态度,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种是僵化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个别结论,当作亘古不变的教条,照搬照套。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深刻变化的改革实践,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要警惕前一种偏向,更要特别注意防止后一种偏向,始终反对教条主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教条主义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左”的态度,它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以马克思主义“卫道士”自居,这就更带有迷惑性、欺骗性,危害也就更大。
理论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也必须随之不断地完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这也正是这一科学理论永葆青春、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来都是着眼于实际,着眼于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共产党宣言》的态度就很能说明问题。在这一光辉着作公开发表25年的时候,他们谈到《宣言》时,一方面肯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指出,在今天看来,当年“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有些论述“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在1888年谈到《宣言》时,他们又重申了这个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对自己的经典着作都采取如此达观求变、不断发展的态度,我们为什么还要拘泥于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僵化态度呢? 恩格斯曾经多次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他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一切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看待的人们,都应该也必然会采取这样的科学态度。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试想,如果毛泽东同志照搬苏联十月革命通过城市暴动夺取政权的做法,不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怎么能走出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如果邓小平同志囿于“两个凡是”的窠臼,不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怎么能实行改革开放,走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也正是用这样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这次“七一”重要讲话中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辟了新的境界。实践证明,坚持是发展的前提,不坚持,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发展则是坚持的延伸和保证,不发展,坚持就是一句空话。我们一定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而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P20“马克思注意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个都要历史的,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P2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本质“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P22“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对的原则”P28黑格尔:“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哲学的全部意义”P28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从内容上看,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6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承认存在是本原,而思维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是本原,而存在是第二性的,是由精神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思维与存在能够达到一致,这就是可知论的观点。但也有少数哲学家否认思维能够反映存在,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至少是不可彻底认识的,把思维和存在绝对对立起来,否认它们之间具有同一性,这就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都无法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或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有三个: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根本问题.
2、如果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先于思维并决定思维则属于唯物主义的立场。如果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先于存在并决定存在,则被划分为唯心主义。
3、当代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党性原则,即是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去观察、认识和改造世界还是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去观察、认识、和改造世界。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有关哲学的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当代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30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答:物质无非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
哲学中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的概念,要注意:(2)它是从万事万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正如"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其基本含义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4)物质具有可知性。其基本含义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正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价值规律等规律跟凳子,桌子是有区别的,但都属于物质.前者是看不见客观实在,后者是看得见具体物质形态.5),错误的,是互相引用来说明对方,其实都是一个概念,即用同一个概念来说明这个概念。P31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7这是马克思在论及观念的产生及其本质时所说的一句话。这一论断表明:(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自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入人的头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的把握。(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人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P32恩格斯:“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作为哲学范畴,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因此哲学上讲的运动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运动和变化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变化则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事物所发生的改变,包括事物性质、数量、结构、形态上的改变。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运动和变化都离不开物质,都既包括事物量的变化,也包括质的变化;既可以是上升、前进的运动,又可以是下降、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德运动。而这都有最大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这得区别在于:在阐述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往往使用运动这一概念;而在表达十五的具体运动过程、状态时,常常使用变化这一概念P34“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它能够把社会中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开来。科学阐明人们社会存在对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8哲学家门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这是哲学家从事哲学的必经之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解释世界的方式,哲学家只是把这些思考形成一个体系。之所以有不同的方式,是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不一样。在解释世界之后,也有哲学家提出过改变世界的方法,最着名的例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其他类似于乌托邦、太阳城之类的。但是哲学家与现实的差距就在于,哲学家的活动在思想,他没有一个强大的力量来将他的想法付诸实践。并且由于实践条件的约束,不能用实践证明哲学家的理想是正确的,所以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都会有一个鸿沟不可跨越。所以哲学家只能向更深的层面追究这个“鸿沟”的根源。柏拉图曾经提出过一个“哲学王”的概念。也有人将其近乎付诸实践,那是马可奥勒留(沉思录的作者),但是哲学王是一个不可到达的境界,因为在现实多种条件的现实,(现实中马可奥勒留让出了皇位与其表兄共同执政),所以不论是哲学家(还是作家),缺少的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精神层面,以及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这两者同时又是矛盾的。所以,哲学家们只能向内心探求答案,而非以微渺之力改变世界的一个角落。P37“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来说才是存在的”人不能脱离社会独自存在,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只有社会中的人才有这种本质。这里“自然界的人”和“社会的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然界的人主要指人的动物性,社会的人主要指人的社会性。这是马克思对人的高度思辨,他认为人的社会性使得人类超越了低级的动物性,成为社会的组成主体,这是人类社会学的理论基础。P37在实践上,人都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P38“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P39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个观点意在强调神秘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的荒谬性,指出实践只有实践才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而且只有实践才是破除神秘主义的利剑,因为实践观清楚揭示出人类的认识是从何产生,如何产生,如何验证,如何深化,扩展,向前推进的,以及人类认识的终极目的。从而可以看清神秘主义的荒谬性。P42恩格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P43“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他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P48恩格斯:“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P49毛泽东:“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的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P52“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你是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应”
9P56马克思“人在劳动过程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从大的层面看,这里反映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劳动之初,劳动者心中就有目标,就有意识在活动。整个劳动过程都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最后的结果,可能有偏差,但是,总体上是吻合的。意识总是在修正行动,在改变着物质世界;反之,外界条件的变化也在不断地纠正着意识,以使得意识与外界尽量取得一致,少碰钉子,少走弯路。P57列宁:“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永不满足是人进步的阶梯,自我实现是人最大愿望,任何事物运动实际上是聚能到散能的过程,人的意志行为实际上是能量散出,只有无障碍顺利转化出去,人才感到幸福不然就是痛苦,也为下一步聚积能量打下良好基础,只有人人无障碍的联系,世界才能安宁,人为隔离或歧视某一部份人,造成这部份人无法自由联系,使失衡无法顺利转化为平衡,并进一步扩大失衡造成了矛盾加剧,是当今世界某些地方动荡的根源。P64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主要说明实践是人类深化认识的巨大动力。
归根到底,认识来源与实践,也是由实践推导,最后也是为了指导实践。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就是社会在实践上有理论的需求,时代呼唤理论的出现。换句话说,人们的焦点就集中在这个问题之上,因此研究它的人多了,总的来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加深了,于是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深化”了。于是就说明实践是人类深化认识的巨大动力。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是简单的类比。当然如果这个问题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比如全球变暖的问题,全人类都关注,那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肯定就比十所大学集中研究更能推动对全球变暖的问题。P68列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突途径。”(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P71“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或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体现在:
第一,人们认识的根源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观物质世界。
第二,真理虽然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然而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却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
第三,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真理只能有一个,不是多元的。真理只能是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人是有阶级性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利用,总是受阶级利益的影响和制约。这是阶级对真理的态度问题,而不是真理本身的阶级性问题。
运用真理的客观性原理评析马赫主义的一段话: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成”,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主观真理论以真理是“人造的”、主观的为基本前提,以满足个人主观需要作为真理的标准,鼓吹“有用就是真理”,貌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尺度,实际上是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根本不同的: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实用主义则把个人应付环境的行为称做实践。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结果作为检验真理的尺度,是指通过实践证明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实用主义所讲的效果则是指个人的主观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凡是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指真理的属性和作用;实用主义主张“有用就是真理”,是把对我是否“有用”,作为真理的依据和标准。
2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第二,真理所体现的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认识每向前迈出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的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11
真理的相对性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条件之下,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总是具有局限性,是不完全的。这也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从认识的广度来说,任何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的客观物质世界的一个阶段、一个局部的认识,都是有条件的、近似的。第二,从认识的深度而言,任何真理都只能达到对事物的一定层次、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绝对性与真理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并不是两个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个客观真理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方面或两种不同的属性。任何真理既有绝对的一面,又有相对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一方面,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于相对和绝对的辩证转化和发展之中。我们已达到的相对性的知识越来越趋向于达到绝对真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同时,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新属性的发现,已有的真理性认识暴露出局限性,使人们进一步明了其针对性和适用范围,这又是绝对真理转化为相对真理。第三,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联系的。从整个人类的认识来看,人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无限性和绝对性。从每一个人的具体认识能力来看,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人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是有限的、相对的。这样,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性与非至上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对立统一,它决定了认识和思维成果即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3)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者和相对主义者的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它们都否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绝对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人可以一次把握绝对真理,把已经获得的科学真理看做万古不变的教条,从而窒息了真理的生命力。相对主义者认为真理仅仅只是相对的、可变的,否认在相对真理之中包含着客观的绝对真理,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从而导致唯心主义和诡辩论。
3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的具体性有三重含义:
1)真理不是抽象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也就是说,任何真理都既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一具体的规定,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真理是个过程。真理的具体存在是一个过程。把真理如实地看做是主体向客体、主观向客观无止境的接近,看做是历史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某种一经达到,便永远不变的静止状态。
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核心内容。应重点加以掌握。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这是真理的两种基本属性。运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原理来说明实际问题可以出“分析题”。
2
12应该理解和把握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这是这一部分内容的难点。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绝对主义否认真理相对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而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和真理的本性所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因此,要判断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在主观的领域内是无法解决的,而仅仅在客观世界的范围内也不能检验。实践则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2)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一方面同主观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同客观世界相联系。人们抱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去实践,由此而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这样就能把原来的理论认识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直接检验出理论的真理性。由此可见,实践具有双重的直接现实性,不仅它本身是直接现实的,而且它能够使理论成为现实,这就使它成为了真理的标准。
简言之,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并且只有实践才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惟一标准。
5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尔后的实践作出裁决。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起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1关于实践标准的问题要着重掌握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原因及实践标准的现实意义,实践标准的惟一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具体含义。要注意辨别逻辑证明和实践在检验真理问题上的区别与联系。
2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从而防止“左”和“右”的错误,防止僵化。
3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可以以分析题的形式命题。
4“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是新大纲新加上的知识点,不能因重视实践的作用而否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同时逻辑证明也不能代替实践标准。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可以出辨析题和选择题。
6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3
(1)价值及其特点
1)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一个事物有没有价值主要看它能不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如果某种事物能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具有对人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于主体的存在和发展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这种事物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如果某种事物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甚至妨碍主体实现某种需要,对于主体有消极的否定的作用,就会被主体认为是无用的甚至有害的,即无价值。
2)价值的特点:价值关系必然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性质、性能。价值是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形成的,所以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①价值具有客观性。这一客观性是指,价值必须以物质的或精神的现象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如果不具有某种属性,它们就不会成为对主体有用的东西。
②价值具有主体性。主体的需要及其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而且人的需要更多的是通过劳动和实践创造出来的产品来满足的,因此,价值关系更多的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2)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与价值作为人类活动中的两大方面,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真理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的思维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2)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3)真理体现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体现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真理与价值存在着矛盾,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它们之间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二者矛盾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促进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3)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1)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3)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异和矛盾,说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这种矛盾性,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活动造成了困难和困境;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又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14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活动中实际遵循的两个原则。这是近年来新增的知识点,应加以理解重视。
7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反映论,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的正确认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人们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然后再从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为理性认识,用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并检验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党的思想路线则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般原则的具体化,是它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和体现。这种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8.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1)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思想路线是否正确,是否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的思想路线完整、鲜明地贯彻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明真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1)什么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包括自然界、社会以及人的实践活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的认识和思维活动的辩证法,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也称概念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内容和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在表现形式上,二者又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人的思维所特有的。
(2)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辩证统一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介的
人的实践活动的辩证法既包含和体现客观事物(主要是自然界)的辩证法,又内化和升华为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既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又表现出实践辩证法的水平,同时又指导人的实际行动而作用于整个现实世界。
2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有:
15
(1)归纳和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两种推理形式。归纳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的结论、概念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从一般原理、概念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把归纳和演绎当成认识过程之中既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在认识过程中有各自的作用,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具体表现在:第一,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以归纳得出的结论作为前提。演绎法是一种从普遍到特殊、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它只能揭示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关系,不能揭示共性与个性的对立关系。单纯用演绎法不能揭示个别事物多样化的属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运用归纳法。此外,演绎的结果也必须再运用归纳法来证实与丰富。第二,归纳法必须以演绎为指导。演绎法为归纳提供一般性的理论原则。规定归纳活动的方向与目标。同时,归纳所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可靠,它必须靠演绎来修正与补充。
(2)分析和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在认识过程中比归纳与演绎更加深刻的认识方法。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到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表现在:
第一,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
第二,分析与综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成。分析是综合的基础,为了在思维中把握事物客观存在的统一性,必须先对该事物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在对事物矛盾发展的统一体进行分析时必须有整体的观念,否则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完整、科学的方法要求把分析法与综合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3)抽象与具体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逻辑思维中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逻辑思维中的具体是许多规定性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作为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与感性具体不同,后者是客观事物表面的、感官能直接感觉到的事物的具体性。
由抽象到具体,是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作为这一过程的逻辑出发点的“抽象”。它必须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抽象与规定;第二,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中介;第三,作为这一过程逻辑终点的具体。它是以一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多样规定性的丰富的总体,是一种理性具体。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由作为逻辑起点的抽象经由逻辑中介上升到作为逻辑终点的具体,这只是完成了辩证思维永恒运动的一个周期,人类总的认识和实践过程遵循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
16
辩证思维中的历史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如科学史、哲学史、认识史等。逻辑在此指的是逻辑范畴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逻辑与历史一致,指的是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关系,次序应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类认识历史发展的顺序。历史是逻辑的基础与前提,逻辑是历史在辩证思维中的理论再现。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是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在认识论、方法论中的具体体现。
1辩证思维是客观物质世界与人类认识的辩证本性在思维之中的自觉反应,掌握辩证思维的本性,可对恩格斯的这段话作出评析:“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此处的理论思维就是指的辩证思维。
2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作为辩证思维的方法,要求理解,不作重点要求。
3由于“抽象”、“具体”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不同,因而考生应分析试题中抽象和具体所指的含义。辩证思维中的抽象是指对事物本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概括与规定;具体是指思维的具体,是事物多种规定性的统一,它不同于对客观事物的感性具体。
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1)现代科学研究,一般是应实践的要求,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提出假说,然后由一系列的实践或实验对这些假说进行验证,再经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论体系去指导科学实践活动。
2)辩证思维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指导方法。现代科学研究可分为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这两种研究都离不开辩证思维方法的指导。辩证思维方法渗透贯穿于科学假说的诞生、科学假说的验证以及科学理论形成的全过程。
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①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具体关系。
②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哲学通过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等参与到科学研究中;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等,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因此辩证思维方法要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
③在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上,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用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来否定和取代科学研究方法的片面倾向;另一种是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否定和取代辩证思维方法的形而上学倾向。P72列宁:“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印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P73列宁:“当一个唯物主义,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活那样的承认绝对真理”P74列宁:“人不能完全的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滴接近于这一点”P74毛泽东:“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17毛泽东的这段话和列宁关于真理的论述是一致的,因而是正确的、无可挑剔的,但在领会时要注意如下问题:1.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流的是绝对真理还是相对真理有人认为:既然是“绝对真理的长河”,里面流的则应当是绝对真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要明白:之所以称之为“绝对真理的长河”,是因为那里真理的正确成分在不断趋于绝对,因而说到家,“长河”里的真理还是相对真理。2.“长河”的尽头是否有绝对真理超前存在有人根据《实践论》上述那段话认为:绝对真理存在于“长河”的尽头。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乐观地说,“长河”是没有尽头的,。假设“长河”是有尽头的,那也是人类实践没有介入的。由于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因而“长河”的尽头不可能有绝对真理超前存在。如果认为绝对真理能超越人类实践而存在于“长河”的尽头,于是那真理就成了黑格尔式的“绝对观念”。3.“总和”何时发生“无数相对真理”的最终“总和”永远也不会发生,但阶段性的“总和”总是伴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而产生,例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分阶段产生就是这样。阶段性“总和”也是相对真理,但我们要尊重它们的权威性,这是革命队伍团结战斗的需要。P87:“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想符合,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论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论。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原理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共同的理论基础。(3分)
解放思想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实事求是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又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是二者一致性的共同的现实基础。(3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成果。(1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原先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起适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观念,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分)
解析:这道试题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总概括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本题是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综合分析,要求理论功底扎实,分析深入,论述全面。首先要搞清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过程是充满矛盾的矛盾的过程,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达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求”就是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一致性是内在的。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二者一致性的现实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一致性,始终是我们党保持蓬勃生机的法宝。考生可联系实际作进一步的发挥。
18P89“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97“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P100“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是马克思用来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方法——各种经济时代以谁占有生产资料或劳动资料来区分的,不同占有生产资料或劳动资料的生产,就有该种经济时代的特征。
比如,奴隶制经济时代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或劳动资料的生产;资本主义经济时代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或劳动资料的生产。
经济时代不同,但产品可能相同——比如粮食和布匹的生产,不论是奴隶制经济时代,还是资本主义经济时代,所生产的粮食和布匹是相同,但是因为生产资料或劳动资料的生产占有者不同。
所以说,马克思的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和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P102“手推磨产生是封建社会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主要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其中劳动资料最能体现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高低,手推磨与蒸汽磨代表的就是不同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力产生了不同的生产关系——封建主社会和资本家社会。P103“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到了主要的决定作用”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在生产力中,劳动工具起着重要作用,它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制造和改进工具,掌握和使用劳动工具。如果没有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就是死东西。所以马克思说:“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列宁说:“全人类的第一个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生产力说明了物质资料生产的一个方面,即人们同自然界作斗争时的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叫生产关系。它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如生产工具、土地、种子)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最重要,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产品分配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占有厂房、机器、原料等各种生产资料,而工人阶级一无所有,只得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以赚取微薄工钱,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榨取雇佣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特征,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9。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劳动人民内部是互相合作关系。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它的变革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东西,它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不仅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它还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和破坏作用。因此“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P104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P106“迄今所夺取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P109列宁:“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P110“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P114“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理解这句话,我们首先从几个关键词的理解入手。什么是生产力呢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也就是说,它是社会生产能力,是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单就“力”这个词来说,我们在物理中学过,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着的物体构成的系统为维持系统自身进行能量转换的能力或功能。“生产力”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社会属性。生产力是从事于生产活动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机体或系统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维持社会自身的一种能力或功能。
20那什么又是交往方式呢这里若先暂且理解为生产关系,那么生产关系又是什么劳动者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生产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互助、合作关系就是生产关系,是人类本质社会关系互助依存的总和。我们也已经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这一论断。然而交往方式包含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和个人自主活动的结果,如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在内的个人自主活动,作为其条件的交往方式只能是社会关系,而不可能是单一的生产关系,把“交往方式”等同于“生产关系”就会有些以偏概全。那么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我们便可以更好的理解交往方式。怎么理解冲突在马克思看来,阶级存在的社会,阶级对立和斗争是冲突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在生产力高度扩大和发展的前提下,会形成与生产关系的巨大矛盾,即以经济基础的形式与社会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表现为被压迫阶级的革命以及统治阶级的镇压。这是社会冲突的另一种形式,而且是阶级社会中必然发生的形式。我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看到“一切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思想,联系上下文还有“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等基本思想,还有“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准、以资本主义社会冲突事实为载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冲突给出了具有内在逻辑结构关系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冲突是由人最基本实践活动的结果和目的决定的。我们也可以联系之前关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内容以及“分工”理论思考。马克思说:“以手推磨产生的封建社会,以蒸汽磨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这是表达生产力的具体情形。也正是因为此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基础,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马克思更说它是一个“革命的力量”而对之异常重视,邓小平也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知道经济决定政治、物质决定精神,比如奴隶制代替原始制度、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和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等等,这种矛盾暗示了人类社会的各阶段的变革发展规律。着眼当下,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交往形式也发生着很大变化,尤其进入21世纪后,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化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交往更一步的全球化。于是交往形式不但拓展了交往空间、交往主体的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且促生了新的交往手段和媒介,我们可以看到交往方式发生了不少革命性的变化,网络交往也已成为我们现实交往的延续和补充。工业发达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竞争体现出社会矛盾,交往的国际化是生产关系变革的表现形式,于是发生在现今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马克思这一深刻性思想的例证与解释。在这新的时代,马克思这一思想及相关理论也有了新的发展。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胡锦涛主席首次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和谐是交往的最高境界,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比如我国不论是生产力有了更大发展,经济有了更大繁荣,都承诺永不称霸,类似于明朝强盛时期郑和下西洋是为促进友好邦交而非殖民掠夺。从而人与人、国与国的交往是和平交往,求同存异,增强对话。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便可以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方式之间的矛盾。”P117恩格斯“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他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代历史的动力”P118邓小平:“
21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是缩小还是夸大,都会犯严重的错误”P120“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张角黄巾起义,翟让李密瓦岗起义,王仙芝黄巢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李自成起义,王聪儿白莲教起义,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大规模的人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反动腐朽势力的统治,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这些起义,或者镇压了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或者直接推翻了反动王朝的统治,或者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些起义的性质,是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由社会内部的经济原因引起的,是客观的,不是主观愿望的产物。任何人想“制造革命”或者“禁止革命”都是不可能的。中国历史上的起义,大致的根源不外乎一下几点:(1)广大人民群众的土地被兼并,作为当时社会主要财富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大官僚大地主手中,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如北宋初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府不限制土地占有数量,官僚,地主恣意兼并土地,四川一带土地集中的现象尤为严重,贫富悬殊,于是王小波起义,提出“均贫富”的口号。(2)对人民滥施刑罚。如秦始皇因为一些方士和儒生议论他的政治作风----贪权专断,滥施刑罚,他进行了追查,把查到的460人全活埋了。(3)贪污腐败,卖官鬻爵,如东汉末期公卿(相当于现在的部级)和地方官都可以用钱买,激起黄巾起义。清朝宰相和珅带头贪污,成为首富,吏治腐败,贪污盛行,激起王聪儿白莲教起义。(4)人民赋税负担太重,苛捐杂税太多,兵役和徭役太重,改革的成果不能由人民共享。如秦统一六国的成果秦始皇自己享用了,王莽改制的结果是掠夺人民的财富。(5)统治阶级奢侈腐化,公款旅游。如隋炀帝为了自己旅游,滥用民力,开凿运河。(6)统治阶级出卖民族利益,把本属于整个民族的土地割让给外国列强,大把的钱送给外国,卖国求荣。如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地赔款,“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宁与友邦勿与家奴”,激起人民的反抗,洪秀全便发动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起义。此后更有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7)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蝗灾,冰雹,地震。自然灾害不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只不过是导火线而已。社会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在革命中抛掉自己身上一切污浊,使自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崭新的力量。千百年的历史证明,人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福利不是统治阶级赐予的,而是自己斗争得来的。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千秋万代,牢记这些人的姓名: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王匡王凤樊崇张角张宝翟让李密王仙芝黄巢王小波李顺
22宋江方腊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王聪儿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孙中山黄兴秋瑾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他们曾经被污蔑为“盗”“寇”“匪”,但我们知道,他们是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他们是敢于反抗压迫的英雄好汉,他们是追求社会正义的人民领袖。P122恩格斯:“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任何社会孩制度一样,把他看成经常变化或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就会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而建设人性社会,努力形成崇尚思想道德、大公无私并鄙弃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正气凛然氛围,用“男人不好女人不爱”来迫使坏人必须学好而不学好就没法过日子,并致力消灭和防止人民群众最不要的黑社会、娼妓、毒品、贫民窟和高犯罪率,最终就实现了弊绝风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盛况环境。
社会性质和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整个国家的人民共同拥有、共同生产、共同享受,任何私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使得没有任何人可以骑到任何人头上剥削压迫。
资本主义私有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少数人霸占,大多数人没有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要活着就得去为少数人(资产阶级)服务、劳动受压迫剥削。
封建社会帝皇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一个大家族霸占,唯独皇帝有权把生产资料分封给亲属私有或臣僚私有,大多数人没有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要活着就得去为少数人(地主阶级)服务、劳动受压迫剥削。P123“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人类驱使自然力量为自己服务的强大手段,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每次重大科学发现,都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飞跃;每次技术革命,都使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样,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次进步,都引起了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的变革,促进了战斗力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与战斗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战斗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P125“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P127“行动着的群众”P127“全部历史本来是有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一切事物本身都是客观存在的,包括一切科学!不因没有被发现和被解释而不存在!P129“
23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P131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历史创造者的理论曾有许多论述,但由于对这些有关论述人们理解不一,观点也各有不同。一种意见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主义认为物主义认为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P135列宁“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