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临床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临床研究

ID:6241516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7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临床研究_第1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临床研究_第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临床体会。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为本院消化内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用药(对照组,n=50)与加用替普瑞酮(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显示症状总有效率为98%,Hp转阴率为94%,治疗后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症状总有效率为76%,Hp转阴率为62%,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2方法对照组:本组选取病例应用常规方案治疗,即腹胀、嗳气者取多潘立酮餐前30min口服,20mg/次,3次/d;泛酸者取奥美拉唑口服,20mg/次,1次/d,每晚应用。依据Hp感染程度,取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果胶铋/奥美拉唑行三联抗菌治疗,共为7d,一个疗程3个月。观察组:本次在上述常规方案应用的基础上,取替普瑞酮餐后30min内口服,50mg/次,3次/d,剂量可依据症状、年龄酌情增减。1.3效果评定3①Hp根除标准:病理学检查与尿素酶试验均为阴性。②症状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胃炎性反应症状均呈

3、消失表现;显效:主要症状2~3项呈消失表现;有效:症状减轻或减少;无效:症状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或加重。③胃镜疗效标准:治愈:胃黏膜胃镜检查示基本正常;显效:胃镜示胃黏膜炎症范围减少、充血减轻、出血糜烂消失;有效:胃镜示炎症减轻或范围缩小;无效:胃镜下检查无明显变化或加重。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60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为52%~80%,明显高于青年人约20%。但目前,受生活节奏加快、公众饮食结构转变、不良生活行为

4、增多的影响,明显增加了青年人病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故需引起临床重视,加强危险因素的防范。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主要诱导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病因,其在胃内分布的情况基本与胃内炎症分布一致,采用有效方案对HP根除,可有效消除胃内炎症[3]。另外胃血流量不足、环境因素、饮食不当、动脉硬化等也为重要的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检出,并及时制定方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病变部位萎缩腺体,促使病情向浅表性胃炎转化,进而达到治愈目的。替普瑞酮具有抑制溃疡和修复组织的作用,是新型胃黏膜保护剂,

5、研究显示,其可使于胃黏液分布的高分子量糖蛋白合成加速,提高黏膜血流量及磷脂质浓度,3增加胃黏膜恢复及防御功能,且未对正常重理功能产生影响[4]。结合本次研究示,观察组症状及胃镜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治疗,可预防复发,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宋晓容,王芳,刘丹丹,等.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中医微观辩证应用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8):107-1

6、08.[2]安静,杨晋翔,来要良,等.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环球中医药,2013,6(7):505-510.[3]王春微.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中国药业,2013,22(16):101-102.[4]孙建荣.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北方药学,2013,10(9):6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