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说课稿.doc

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说课稿.doc

ID:61446811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1-31

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说课稿.doc_第1页
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说课稿.doc_第2页
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说课稿.doc_第3页
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说课稿.doc_第4页
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执教人:呼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学)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所学的梯形是学生在小学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之所以放在《平行四边形》这一章是考虑到梯形中的问题常常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来解决。梯形是本单元所研究的最后一种特殊四边形,教科书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梯形的概念,在引出一般梯形后,本章重点研究一类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许多学生认为梯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那么刚刚

2、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对四边形的进一步理解又有何作用?其实从知识结构看如果把四边形看做一树干,那么这二者是两树杈,而且它们又各有分支。从知识之间的联系上来看梯形是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知识的整合,在探索它的概念、性质、基本辅助线的过程中体现了化归的思想。从这节在本章节的作用来看,它是整章教学的一个终点站,可看作前面知识的综合演练,因此本节有着聚拢作用。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循序渐进地为学生呈现出要探索的问题,符合辩证法认识事物的规律。(二)教材处理基于设计理念打破了原教材的知识结构,构建成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分为等腰梯形特征的探索

3、和等腰梯形特征的应用这两部分。本届可是探索等腰梯形的特征。(三)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等腰梯形的性质,第二课时是等腰梯形的判定及应用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能够较为有条理的思考.学生在小学时初步学习了梯形的定义,认识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会求梯形面积.通过本章前面两节的学习,学生对于研究四边形的基本思路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间的内在联系认识还需提高,因此这也成为这节课的难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能说出并证明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等腰梯

4、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2.会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形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初步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研究等腰梯形性质中的运用。(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信心。2.增强主动探

5、索意识,发展合情推理思维,体会逻辑思维训练在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其应用(二)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量关系。教法与学法(一)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发自内心的愿意和老师一起探究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方法,我采用了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老师的引领关注下,学生能够适时适量的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体结构上力求突出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论证、小结等环节,这也正是数学发

6、现的过程,并且把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结合起来.(二)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团结互助的精神和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同时,在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发现做辅助线的规律,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的获取,指导学生“善学”,让学生看到自我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三)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小白板。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学习新课:回忆: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

7、形的是平行四边形?观察(多媒体出示图片):(1)把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剪一刀,可以得到什么几何图形?(2)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由所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结合图形和原有知识引出梯形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梯形概念。引出新课:板书§19.3.1等腰梯形的性质1、引导梯形概念:梯形:一组对边平形而另一组对边不平形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一些基本概念(如图):底、腰、高。上底 腰     高 腰     下底底: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强调: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

8、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腰: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高: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强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找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以及腰、高。教师结合多媒体给出图形,让学生直观感受。2、特殊梯形(1)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给出练习【设计意图】教师引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