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019151
大小:5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1-19
《“生活化”课堂的实践、探究与研究开题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织金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名称“生活化”课堂的实践、探究与研究(以物理学科为例)课题批准号课题承担人姬永发所在单位织金县第六中学织金县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制2014年3月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2014年6月25日得知我们申报课题:“生活化”课堂的实践、探究与研究(以物理学科为例)得以批准了后,课题组长姬永发老师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准备并作出初步的分工,同时本组李刚和鲁仕举两位高级物理教师对我们的准备工作作认真指导。7月5日在学校教育科研
2、办公室,由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秦玉兰和教科室主任兰波组织我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开题,两位领导对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具体注意事项作阐释和要求,课题组长对课题研究内容作初步的分工,初步定于7月10完成开题报告的全部工作,7月15日前上传开题报告的完整资料。本学年度第四季度完成资料的准备工作:2015年第一季度完成前期的素材收集真理:第二季度完成成果的书写成果框架:第三季度完成成果的书写并上报。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一、问题的提出(一
3、)问题的背景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学生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生活认知等),能加速学生的发展。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2
4、011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性质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课程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实施建议要求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要注意结合当地实际,选取学生常见的事例,把跟学生本人、本校、本地有关的现实内容充实在课堂中,将会大大拉近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距离。而另一方面,我们的课堂教师付出很多艰辛的努力,却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
5、量不高。(二)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在以上理论的影响下,许多教育实践者一直努力地设计和实施具有生活化特点的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理论,但大多是根据课堂教学环节提出理念性的要求和措施,是大方向和方针型的,没有与课堂实际结合的实践和系统性理论;大多涉及到的学科是政治、语文,涉及到物理学科教学的很少,对整个生活化课堂的讨论范围过小,研究不够深入、理论不系统。如没有生活化课堂定义、积极作用、意义、设计的指导理念、遵循的原则、具体的操作方法及策略、实例、注意事项、提高教师生活化课堂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等。
6、(三)课题研究的意义1、践行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回归生活、学以致用的科学素养。2、倡导生活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提高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普及率。3、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4、为生活化课堂的实施和推广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并提供课例,避免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走弯路。二、课题界定及支撑理论(一)课题界定1.“生活化”课堂的实践、探究与研究: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密切联系生活,以现实生活为素材、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
7、行加工和整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教学工作理念和模式。2.“生活化”课堂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是指教师根据提出的“生活化”课堂理念设计课堂教学并在自己执教的班级展开具体的教学实践,反复观察学生学习表现、课堂氛围、学生学习效果,分析归纳得出有效的、理想的相关操作理论。(二)支撑理论1、政策依据:2011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性质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
8、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课程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其它学科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科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2、理论依据:(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明确指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