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ID:6028613

大小:10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上传者:U-2517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_第1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_第2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_第3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_第4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复习【本章考点】1.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名称及分布地区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4.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的分布。5.我国海洋资源。【典型例题精讲】[例]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1)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本区工业发展的条件。(2)在图中未显示出的发展条件还有哪些?(试举两条)(3)从农产品为工业提供原料,工业布局接近原料产地原则的角度,A省区可以在其北部建立______工业部门,其南部可以建立______工业部门。(4)你认为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和经济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5)为了开发本地丰富的油气资源,国家正在筹建规模很大的“西气东输”工程,试述该工程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命题意图】本题第(1)、(2)问,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即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显性地理知识和隐性地理知识)的能力;第(3)问意在建立农业生产与工业布局的相互影响和联系,知识跨度在高中地理第8、9两章;第(4)问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从更广阔的背景上考查学生对该地环境的整体认知;第(5)问有一定的开放度,但问题的思维指向是明确的,即“一线两点”,其思维线索为:起点沿线终点。【易错分析】不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是此题易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分析问题不全面也是易出错的原因。【解题思路】①对起点的意义: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发展那里的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对终点的作用:缓和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对沿线的影响:带动沿线省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答案】(1)能源充足,如水电、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如有色金属、盐等(2)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农业原料充足等(任两条即可)(3)甜菜制糖棉纺织(4)气候干旱和基础设施差(5)略【学法指导】这部分需要复习掌握的考点有: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各种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区,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复习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时,可采用列表比较法,复习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时,一定将各矿产地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C.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而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下降D.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解析】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造成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但不会出现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幅度下降的情况。【答案】D2.我国有一类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三,这类自然资源是指(  )A.土地面积B.矿产资源储量C.耕地面积D.河流年径流量【解析】本题意在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种类的数量特征,要求学生加强对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具体数字的记忆。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总值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三。【答案】B3.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A.三江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解析】华北平原耕地占全国40%,水资源却占全国的6%左右,水土矛盾突出。【答案】C4.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A.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B.水资源内流区多、外流区少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D.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是秋季多、春季少【解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季节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存在时间变化大的问题。【答案】A5.在山东省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A.引滦入津工程B.引黄济青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引滦入津工程【解析】为缓解青岛市缺水问题,在黄河下游的利津县,将黄河水引入胶莱河,调入青岛去用。【答案】B6.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的水能蕴藏量占我国水能蕴藏量的(  )A.60%B.40%C.70%D.90%【解析】我国水能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答案】C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主要有(  )A.跨流域调水B.防治水污染C.兴修水库D.节约用水【解析】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是因为我国的外流河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丰沛,河水暴涨,大量的淡水资源往往白白地流入大海;冬季、春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下降,北方这些河流这时甚至干涸,淡水供应严重不足。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兴修水库,水库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河流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答案】C8.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也占世界前几位B.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最多,黄河第二C.我国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D.我国正在兴修的河南小浪底工程将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解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大,但蕴藏量不占世界第一;水能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第一,雅鲁藏布江水系第二,三峡工程建成后,将超过南美洲的伊泰普水电站,成为世界第一。【答案】C9.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解析】在荒凉的山坡上开垦耕地,会导致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解决土地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应“开源”与“节流”,“开源”就是在宜林的荒地、荒山上植树造林;“节流”就是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在农村新建居民住宅区时,可建在荒坡,或平房改成楼房,尽可能腾出耕地。牧区面临着载畜量过高的问题,如再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场,使草场退化。【答案】B10.我国的可垦荒地可以辟为耕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沿海地区B.青藏高原区C.西北内陆盆地D.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解析】目前,全国尚有宜农荒地约3535万公顷,其中近一半分布在牧区,宜建人工草场;另有约660万公顷零星分布在南方的山地、丘陵区,主要应为果木和经济林用地;余下的1300万公顷荒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新疆等边远地区,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只能开垦660万公顷左右为耕地,其中以黑龙江遍布沼泽的三江平原为主。【答案】D 二、综合题1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区域A表示____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B区域表示____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3)区域①为______林区,②为______林区。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4)区域①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区域②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因此从地形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而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耕地和林地的分布及利用情况,考查点源于课本,解答难度不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又由于南北气候条件的差异,在利用类型上又有旱地和水田之分。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山地地形区。【答案】(1)水田旱地(2)秦岭—淮河0800(3)东北西南(4)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横断山区山区平原12.读“水患感思”,回答下列问题。图3—4—12(1)图中显示的是对__________________资源破坏,这种破坏对山区来说,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种破坏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灾害严重,要想尽量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对上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解析】漫画以“水患感思”为题,形象地揭示了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其被破坏后造成的严重的生态恶果,本题寓意深刻,发人省思。森林资源以其巨大的生态价值,被人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可是由于人类对其大规模地滥垦滥伐,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的后果是地表水土流失加剧,一遇暴雨,泥沙径流俱下,汇入河流,淤塞河床,流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如长江,其上中游植被破坏的后果,对导致1998年洪水肆虐,起推波助澜作用,造成的损失惨重。【答案】(1)森林水地流失加剧(2)含沙量大量增加洪涝少砍树,多种树,搞好生态保持13.读图,回答: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1)我国荒漠化快并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图中数据说明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英国和新西兰的牧场受荒漠化影响不显著的原因。(3)你认为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荒漠化的原因、分布地区以及解决的措施,综合性较强。【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青海过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交建设等(2)英国和新西兰都是岛国,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降水较多、日照较少,适宜牧草生长(3)措施:①植树种草,退耕退垦,还林还草;②草场实行围栏封育;③制定保护法规政策,严禁滥垦滥伐;④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例如农业结构的调整,节水灌溉技术的实用)。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第三章练习题1.判断以下几项内容中,哪一项不是自然资源?()A.空气B.鱼C.水D.书本2.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C.阳光、土地、水、草原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A.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C.水资源D.气候资源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齐全B.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C.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5.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6.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D.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7.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8.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D.土地价格过低9.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10.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口多耕地少1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A.江河湖泊水B.高山冰雪融水C.大气水D.地下水1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C.南方多,北方少D.东北多,西南少13.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D.开发地下水14.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A.冬春多,夏秋少B.冬春少,夏秋少C.东部多,西部少D.东部少,西部多15.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D.防止水污染16.我国水稻种植相对集中分布在()A.长江以南B.黄河以南C.秦岭_淮河以南D.阴山_辽河以南17.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D.干旱区18.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A.自流灌溉B.喷灌C.滴灌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19.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A.输水线路较短B.人口少,最为经济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20.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发展的表现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气候骤变D.乱占耕地亿库教育网http://www.eku.c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