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2)

201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2)

ID:36430736

大小:3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0

201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2)_第1页
201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2)_第2页
201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2)_第3页
201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2)_第4页
201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3.1自然资源概况什么是自然资源:人们从自然界获得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分两类可再生(土地,森林,水等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或再生,循环使用的)和非可再生。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3.2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

2、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等。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5.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我国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积超过

3、180万KM2。土地荒漠化:,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使我国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1000~2000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乱占耕地。§3.3水资源 (3月22日世界水日)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问题):⑴水资源短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污染、浪费严重)⑵时空分布不均(①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解决办法有“兴建水库”)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即东南多,西北少(解决办法有“跨流域调水等工程”))2、时间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季节、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有关。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4、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3、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①兴建水库②跨流域调③节约用水④保护水资源⑤处理并防止水污染⑥植树造林等。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2、交通运输发展变化:手提肩扛→牲畜驮运→现代运输(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3、目前分布特点: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运输方式优点缺点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第

5、7页《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舒适、安全运量最小、运费最高水路运输运费最低、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运输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灵活性差 4、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三横五纵”看书本第91面)5、交通运输枢纽:指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6、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的因素:(1)客运:要考虑人所拥有的经济情况、时间长短、出行目的、所到目的地、出发点与目的地间的距离及各运输方式的价格、速度快慢。(2)货运:要考虑货物本身性质及运货量、运输距离、目的地位置、运输工具的特点等。总之

6、,无论是运人还是运货,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都要考虑交通工具的特点、运输距离、时间、运输目的、运输的人或物本身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1、农业:利用运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2、分类: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划分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农业有大有小,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则可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

7、2、农业重要性——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差异很大。原因: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地形、水分等自然条件复杂,地区差别大,再加上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导致全国的农业类型和发展状况在地区分布上有很大差异。3、农业的地区分布: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很明显。①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