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75475
大小:102.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13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20.虽有佳肴.虽有嘉肴.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虽有嘉肴界首市顾集镇顾集中心校孙国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用法,熟读并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3、学习运用类比手法得出道理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朗读法、交流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用法,熟读并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1、学习运用类比手法得出道理的写法。2、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明确:“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
2、》《中庸》。“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虽有嘉肴》内容就出自“五经”中的《礼记》《学记》篇。3、《礼记》简介:《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3、。《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学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其中“教学相长”就出自本文。二、朗读课文1、听课文朗读,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示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投影)2、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投影自右而左竖行排列的无标点的课文)三、疏通文意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并及时巩固。2、
4、疏通文意。3、翻译课文。四、合作探究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明确:“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明确:先从“嘉肴”、“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再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从《兌命》“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板书:嘉肴食旨学知不足自反学习重要性教学相长学学半至道学善教知困自强3、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明确:类比论证。比较两种相似的事物,主张因为两事物相似,因此在其中之一成立的现象,在另一事物身上也应该成立的推理过程。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明确
5、: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5、主题归纳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五、归纳探究(1)通假字:《兑命》曰(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2)古今异义: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然后知不足(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顺承)(3)词类活用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
6、词,好处)(4)一词多义:学学半(教)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其此之谓乎(表示推测,大概)不知其旨也(它的)(5)文言句式弗食,不知其旨也。(判断句)其此之谓乎?(倒装句----宾语前置,“此⋯⋯之谓乎”是一种固定句式,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六、熟读成诵(比一比,看谁背得快。)七、拓展延伸(备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典:主。)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尚书
7、·兑命》篇中说:“始终如一地想着要以学习为主”。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八、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与《基础训练》。积累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人的学习态度,有的人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有的人急于求成,专找捷径;有的人畏首畏尾,遇难即止。)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善于发现并纠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