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运动功能资料复习课程.ppt

感觉和运动功能资料复习课程.ppt

ID:59548915

大小:2.99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0-11-10

感觉和运动功能资料复习课程.ppt_第1页
感觉和运动功能资料复习课程.ppt_第2页
感觉和运动功能资料复习课程.ppt_第3页
感觉和运动功能资料复习课程.ppt_第4页
感觉和运动功能资料复习课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觉和运动功能资料复习课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觉和运动功能资料1910年,巴甫洛夫提出了分析器学说,认为感觉是感觉器、传入神经和中枢协同作用产生的,它们构成了感觉形成的分析器。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是经由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将感受信息投射到大脑皮质形成感觉。感觉的生物学意义:感觉是认识事物的开端;感觉是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前提;感觉机能与运动机能密不可分;感觉机能与生理、心理的健全密不可分。1.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都各有一种最容易被它感受而引起兴奋的刺激,这种刺激叫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stimulus)。例如,视觉感受器对光的刺激非常敏感,光就

2、是视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听觉感受器对声波的刺激非常敏感,声波就是听觉感受器的适应刺激。光不引起听觉感受器的兴奋,同样的道理,声音不引起视觉感受器的兴奋。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2.换能作用感受器将适宜刺激的能量转化为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这是感受器最本质的生理功能。不同的感受器换能的原理不同,但一般都是先产生一个局部的去极化型的感受器电位(receptorpotential),当这个感受器电位增大到与该感受器细胞相连的传入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水平时,则爆发动作电位,然后传向中枢。感受器电位不具有“全或无”特性,其

3、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局部实现时间性总和和空间性总和。3.编码作用是指感受器在把刺激所包含的性质与强度等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就是感受器的编码作用。一般用感受器的编码(coding)作用解释这一现象的产生原理。感觉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的频率以及各个动作电位之间的间隔时间可能是不同的,大脑皮层接受了这些序列不同的动作电位之后,能够区分出这2种不同性质的刺激。4.适应现象当用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地作用于感受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降低,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不同的感受器发生适应的速度有

4、很大的差别,可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嗅觉感受器、触觉感受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快适应感受器。慢适应感受器慢适应感受器以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痛觉感受器为代表,只要有刺激,不管刺激持续多长时间,这些感受器总是发放冲动。(二)特异性投射系统所谓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感觉冲动沿特定的传导通路传送到大脑皮质的特定部位,产生特定感觉的传导系统。1浅感觉分布于皮肤和粘膜感受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觉的感觉器位于身体的表面,因此这些感觉通称为浅感觉。(1)躯干、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周围突末梢成为感觉器,中枢突经由脊神经后

5、根进入脊髓后角。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灰质后角,发出轴突越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经延髓、脑桥、中脑,到达丘脑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位于丘脑外侧核,发出轴突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3、1、2区)的躯干、四肢感觉区。(2)头面部浅感觉的传导路第一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周围突分布到头面部的皮肤和粘膜,中枢突进入三叉神经核。第二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核,发出神经形成三叉丘系,到达丘脑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位于丘脑外侧核,发出轴突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感觉区。躯干、四肢、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入通路2深感觉深

6、感觉包括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本体感觉指位置觉、运动觉和振颤觉,感受肌肉、肌腱、关节等深部结构所处的状态。精细触觉指两点间距离和物体质地等,如物体的性状及纹理等。(1)意识性深感觉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其周围突构成的感觉末梢形成肌梭、腱器等感觉器,其中枢突经由脊神经组成薄束和楔束上行,到达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轴突交叉至对侧,形成内侧丘系,经脑桥、中脑,到达丘脑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位于丘脑外侧核,发出轴突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3、1、2区)的躯体

7、感觉区。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传入通路(2)非意识性深感觉传导通路提供肌肉长度和张力变化的感觉信息,引起反射性运动调节,不会引起特定的主观感觉,叫非意识性深感觉。非意识性深感觉与维持身体的姿势、调节平衡、协调机体的精细运动有关。非意识性深感觉的传导路径,除包含于上述意识性深感觉传导通路外,还包括传向小脑的通路。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其周围突构成的感觉末梢形成肌梭、腱器等感觉器,其中枢突经由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后角,其轴突入组成脊髓小脑束,终止于小脑。3浅感觉和意识深感觉的异同(1)共同点:①都由三级神经元组

8、成;②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③第三级神经元位于丘脑外侧核;④都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躯体感觉区;⑤对躯体感觉都是交叉支配的。(2)不同点:①浅感觉传导路先交叉后上行,而深感觉传导通路是先上行后交叉;②第二级神经元位置不同,前者位于脊髓后角,而后者位于脑干;③感觉对象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