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08651
大小:7.22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1-04
《沪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5讲:自由落体运动(教师版)——十里堡陈曦.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由落体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的概念和判定;2.学会两种运动的公式、图像以及计算要点;3.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历史;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2.特点:①初速v0=0②只受一个力,即重力作用。当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时,物体的下落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3.性质: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①速度公式:②位移公式:③速度位移关系:④平均速度公式:⑤△s=gT2二、重力加速度:1.同一地点,任何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跟物体的轻重无关。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大小跟高度和纬度有关。赤道的重力加速度最小;越离地面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小。地面附近通常取g=9.8m/s2,粗略计算时,可取10m/s2。3.月球的重力加速度为g/6三、其他公式及推导10一、加速度公式:二、末速度公式:三、平均速度公式:(也可以:)四、位移公式:(1)(2)将vt=v0+at代入可得:(3)将上式代入
3、公式可得位移公式···图1五、中间时刻速度公式:证明:如图1所示,由速度公式可得……①……②联立①②可得又因为所以有:六、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g)①【1T末、2T末、3T末……的速度比为1∶2∶3∶4……】证明:由速度公式得:1T末的速度v1=aT;2T末的速度v2=a·2T=2aT;3T末的速度为v3=a·3T=3aT……∴v1∶v2∶v3∶……=aT∶2aT∶3aT∶……=1∶2∶3∶……sⅠv0v1v2v3sⅡsⅢsⅣs1s2s3s4TTTT图4②【前1T、前2T、前3T……内的位移之比为1∶4∶9∶16……】证明:如图4所示,前1T的位移前2T的位移前3T
4、的位移……∴前1T、前2T、前3T……内的位移之比s1∶s2∶s3∶……=1∶4∶9∶16……③【第1个T、第2个T、第3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证明:如图4所示,第1个T、第2个T、第3个T……内的位移分别是sⅠ、sⅡ、sⅢ……则第一个T的位移sⅠ=第二个T的位移sⅡ=s2-s1=第三个T的位移sⅢ=s3-s2……∴第1个T、第2个T、第3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④【第1个S、第2个S、第3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0s1v0=0sssss2s3s4t1t2t3t4类型一:关于物理学史1.(2014培黎学校高一上期末)最早对自
5、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断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开普勒D.胡克解析:在比萨斜塔上,用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证明亚里士多德错误的科学家是伽利略,所以选A。类型一:关于研究方法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A.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B.用科学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C.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方法D.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解析: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通过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包括数学)推理得出推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最后对假设进
6、行修正和推广。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也是如此,故正确选项为D。类型二:利用运动学公式计算分析3.(多选)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s先后自由落下,则在下落过程中()A.两球的距离始终不变B.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C.两球的速度差始终不变D.两球的速度差越来越大解析:甲球先下落1s,比乙球的初始速度大v0,两个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两者的相对加速度为a相对=0,Δv=v相对=v0+a相对t=v0,不变,所以C正确,D错误;两者始终有一个不变的相对速度,所以两球相对于对方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距离是不断变大的,所以A错误,B正确;选BC。4.(2014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
7、运动,经过时间t,它下落的高度为H,则物体从起点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 )A.tB.2tC.tD.4t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设运动的总时间为T,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H=gt2H=gT2联立解得:T=2t;故选B。105.(2014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甲同学的手指大约在直尺的10cm刻度线处做捏尺的准备,当他看到乙同学释放直尺后,就迅速地捏住直尺。他捏住直尺的位置大约在30cm刻度线处。则从乙同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