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教案10.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教案10.docx

ID:58745183

大小:31.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30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教案10.docx_第1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教案10.docx_第2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教案10.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教案10.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案课型新授课题醉翁亭记年级八学科语文设计人李玉红审核人授课人:编号日期补充:教学时间:两课时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疏通课文大意,不懂问题可以向老师或其他小组的同学提问。(教师可出示参考译文作为学习辅助)。板书设计:第一课时完成下列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字蔚然:(..颓然:(伛偻:(苍颜:())))醉翁之意:()野芳:()野蔌:()佳木秀:().教学重点:目标1.3难点:目标3一、导入新课“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因为他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推行“庆历新政”。这次改革失败,受贬谪的不止滕子京一

2、个人,范仲淹本人在庆历五年也被贬到邓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被贬谪到滁州。欧阳修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文,看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怀呢?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自号(),晚年又号(),吉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背景介绍: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

3、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三、听读课文,掌握朗读节奏学生读课文,读通顺,读准节奏教师出示重点读音滁()壑()潺()辄()霏()暝()伛偻()()洌()蔌()弈()觥筹()()翳()2、一词多义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临溪而渔()山水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3.说说下列“而”的不同用法。泉香而酒洌

4、(表并列)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五、再读课文,注意体会“也”的不同语气和“而”的轻重音;通过推究文理,梳理文脉,读出词、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旨在读得流畅。教师在学生疏通文句的基础上作朗读提示:第一段,“环滁皆山也──琅琊也──酿泉也──醉翁亭也──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自号曰醉翁也──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中,前四个“也”表判断;五、六、七个“也”表解释;第八个“也”表肯定,语气坚定,“也”的语调要较重;第九个“也”表肯定,但语气较平稳

5、。第二段,这一段中“而”较多。关于“而”的读法,凡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节奏作用的,则应轻读。第三段,四个“也”均表解释语气,六个“而”有的表修饰,如“杂然而前者”;有的表因果,如“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冽”。这些句子均应轻读。第四段,一、二句“也”表陈述语气,四、五句“也”表解释。“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除第三个“而”表顺接需轻读外,其余三个均应重读。六、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第二段。2、订正并复习课堂练习。课后反思:第1页共3页课

6、型讲授课题醉翁亭记年级八学科语文设计人李玉红审核人补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作用。2.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3.学习本文以“乐”为主线,前后呼应把握文章结构。教学重点:目标2.3授课人:编号日期2、投影出示《丰乐亭记》,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板书设计: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早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

7、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明确:难点:目标3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两篇名文相提并论,不仅因为它们同一时期,同样伟大的文学家的作品,更主要都表达了两位大家不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在我们刚学的《岳阳楼记》中作者直抒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在本文中作者要表现怎样的情怀呢?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的呢?二、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探究文章的结构。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

8、文内容已有了了解,下面请同学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讨论明确:第一段:亭外的风光,亭名的由来,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第二段:()之景和()之景。第三段:太守出游所见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段: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2、讨论文章的内容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根据以上梳理,你认为文章结构有何特点?参考:文章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