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解.doc

对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解.doc

ID:58431078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3

对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解.doc_第1页
对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解.doc_第2页
对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解.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解作为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道德和精神模范的圣人孔子,他的行为和事迹指导者一代又一代世人阶层走向成德成仁的君子。这一成才过程被孔子集中概括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四个过程,我们如何看待其中的逻辑顺序关系。这历来也有不少争论。是“道”→“德”→“仁”→“艺”,还是“艺”→“仁”→“德”→“道”?此外对于这四个方面的轻重程度也是值得考量的地方。1.朱熹的观点朱子作出了如下的注解: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

2、,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闲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按照朱子的意见,“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也就是说,“志道”之所以为先,“志”字最为关键,它可以使人心归正而从自然欲望之中跳脱出来(《论语·里仁》中载有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如是,道德生命方有开展的可能。也就是说,“志于道”即代表了向道人心之开启,进而依此顺序一路开展,继之“据德”、“依仁”,最后“游艺”。对于“

3、道”、“德”、“仁”、“艺”之间的关系,朱子不仅以先后论之,而且认为前三者为“本”、“重”、“内”,而后者为“末”、“后”、“外”。“艺是小学功夫。若说先后,则艺为先,而三者为后。若说本末,则三者为本,而艺其末,固不可徇末而忘本。习艺之功故在先。游者,从容潜玩之意,又当在后。”朱子之意,“习艺”是小学功夫,成德理应从其着手;但“游艺”之“游”却是“从容潜玩之意”,而“游艺”则是成德之理想境界的呈现,是“依仁”之后最高与最为圆满的成德境界。故孔子成德的逻辑进路就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按此顺序渐进、推演的发展历

4、程。2.钱穆的看法其对“志于道”一章的理解与朱子截然相反: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认为:“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即志于道。求道而有得,斯为德。仁者心德之大全,盖惟志道笃,故能德成于心。惟据德熟,始能仁显于性。故志道、据德、依仁三者,有先后无轻重。而三者之于游艺,则有轻重无先后,斯为大人之学。若教学者以从入之门,仍当先艺,使知实习,有真才。继学仁,使有美行。再望其有德,使其自反而知有真实心性可据。然后再望其能明道行道。苟单一先提志道大题目,使学者失其依据,无所游泳,亦其病。即认为孔门教学当按“游艺”→“依仁”→“据德”→“志道”而序之

5、”。钱穆先生之所以这样认为,他在他的另一篇《孔子与论语》中提到:“游于艺”之学,乃以事与物为学之对象。“依于仁”之学,乃以人与事为学之对象。“据于德”之学,则以一己之心性内德为学之对象。而孔门论学之最高阶段,则为“志于道”。“志于道”之学,乃以兼通并包以上之三学,以物与事与人与己之心性之德之会通合一,融凝成体,为学之对象。物与事与人与己之会通合一,融凝成体,即所谓“道”也。游艺、依仁之学,皆“下学”也,知据德、志道,则“上达”矣。“上达即在下学中”,学者当从此细细参入,乃可悟孔门之所谓一贯。即钱穆先生对孔门成道的理解是基于一定的

6、现实意义上的,主张从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累,领悟生活的真谛,最终达到得到的境界。对于这两位大贤的看法,我认为这其中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的原因。在朱子的宋学里,道德伦理是社会选拔人才的根本基石,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为政),这句话给我的感觉就是德行碾压一切。在当时的王权的统治下,为了确保王权的稳固,社会中德行高尚的人被认为是最合适的当政者,也是儒学的重点培养对象,故朱子解释为先立正道,据德依仁,什么技能本事的事可以缓缓再说,所以我们在这种制度下,产生的社会

7、精英们大多以其超高的情商专长于治国安邦,而对于个人艺的培养却显得滞后,这从宋朝后期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失败可略见一斑。在钱穆先生生活的现代,由于中国的落后和全民族的亟需前进,需要一大批的专业人才进行国家的建设,这个时代更看重一个人的艺,故钱穆先生认为一个能够满足时代需要的君子不能够再像以前一样崇道而轻艺,应当在艺中学到真才,然会学仁据德而用之,最后达到人生的得道境界。在现今的不断崛起的中国,中国的世界时刻正在一步步到来,中国社会不仅仅需要钱穆先生所言的长于艺有真才的依仁据德而得道的下学而上达之才保证国力昌盛,也需要朱子所说的立正道,

8、据德居仁,以到能够游于艺的高情商的人来用他们的智慧维持社会正气。正如钱穆先生后来所言:“其先后轻重之间,正贵教者之善为审处,颜渊谓孔子:循循然善诱,固难订刻板之次序。”在这个时代,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成长的人,倘若能够坚持依人据德,保护自己心中的正气,离真正得道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