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如梦令》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如梦令》教学设计.doc

ID:57477230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8-23

冀教版《如梦令》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冀教版《如梦令》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冀教版《如梦令》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冀教版《如梦令》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冀教版《如梦令》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如梦令》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6词二首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  元:丰富多彩的文化板  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词作情景交融、恬静自然,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词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上阙写夜景其实是烘托,下阙写避雨才是词作的旨趣所归。《如梦令》大意是讲述诗人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陶醉,找不到回家之路,撑船到处转,没想到闯入了荷花丛中,惊醒了一群同样“沉醉”的鸥鹭。作者用语生动流畅

2、,风格清新自然。词作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画来抒发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创造含蓄深沉。通篇见景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为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藕”,掌握“鹊”和“藕”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3.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结合词句掌握生字新词。2.通过对词的理解,感悟词所描绘的意境。3.通过词的学习、意境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与熏陶。4.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

3、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探究阅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的意境,借助语言文字,充分展开想象,感悟词中景、心中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与赞美之情。重难点分析:l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词句的含义。通过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诵读,并为他们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让他们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美读,在美读中编创,从而使阅读、理解、积累、运用这一学习流程循序渐进,在阅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中国古诗词的美好情趣。l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难点。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

4、照注释,已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但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使其不能深刻理解词人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必须结合词人的生平背景,教师适当地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二)学生背诵。(三)记得这首词是谁写的吗?(南宋词人辛弃疾)(四)课件出示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五)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学习他的另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六)课件出示理解题目:“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山道中”是词的题目名。(七)课件出示教师介绍黄沙道。二、

5、初读词作,初步感悟(一)自己放声读一读,读通,课堂的引入以四年级学过的《清平乐·村居》为突破口,既可以巩固已有的知识,又可以把课堂带进诗词的意境,很自然地过渡到作者。通过资料,学生进一步了解辛弃疾,为学生理解诗词做好铺垫。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学生领会词人的心境。读顺。(二)指名朗读,并让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三)读词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课件出示配乐范读。(四)女生男生赛读。(五)全班齐读,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课件出示三、走进文本,读中悟意导入:就在这样的夜晚,作

6、者看着,听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到底在看着什么?听着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呢?(一)默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2.此时此刻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或想到的是什么?(二)全班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点拨。1.随机解释个别词语。2.相机出示下列语句。课件出示语句赏析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谁还从这一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多美的月夜啊,词人深情地赞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多美的月夜啊,我们深深地赞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面对此情此

7、景,我不由得想起“学会整体观照,揭示诗歌的意境,是古诗学习的重要门径。优秀的诗词是句断意连的,在似断非断的变化中品读,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学生在诗句的朗读中,用“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这个问题从整体入手解读古诗,揭示了词的意境。意在铺垫当时的背景,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解读该词之难,难在一个“情”字。感悟诗人之情,需要读懂诗词的景,用“就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着,听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到底在看着什么?听着什么?闻着什么?想着什么呢?”这一问题统领课堂,借助注释和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充分感知、体会和领悟。追求教学的深意并不容易,

8、但通过问题的创设,词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自然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