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80959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1
《科学探究案例~溶解98.2.6.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學探究案例~溶解98.2.6壹、基本資料一、教學者:陳金香二、教學對象:三年級學生三、教學單元:溶解四、教學日期:97.12.11~98.1.9五、教學學校背景分析:任教學校居於台中市邊陲,為台中市的偏遠小學,附近居民多從事工或商,也有農家和榮民眷村。學校以往推廣歌仔戲傳統藝術,頗受好評,故投注大量人力物力在傳統藝術方面,在科學教育方面,曾因校內老師在科學教育研究所進修,將科學創意活動引入校園,但是斷斷續續,未成常態活動,也僅有部分老師參與。近二年,因教務主任本身具科教專長,故努力寫計畫爭取科學教育經費,成立科學性社團,以及推
2、廣親子科學活動,以及結合海洋教育,假期作業,希望在不增加老師額外負擔的情況下,將科學教育活動落實在親子和學校。除此之外,學校對於科學教育的教學,不特別推廣,但也不禁止,採取樂觀其成的態度。六、教學者分析:教學者自從到研究所進修後,因兼任行政工作,也因此能在學校擔任自然科教學,期間長達十年,但是一直擔任高年級自然教師,今年則是轉換為三年級導師,兼任自己班級的自然科教學,首次接觸三年級學生,以及自然科課程單元。七、學生背景分析:該班學生剛升上三年級,首次接觸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對自然都表達高度興趣,然而在上課表現上,男女生有明顯差異
3、。女生多數安靜的聽,僅有一、二位學生提出問題,而男生則會發問或回答問題的人數明顯增加。此外,關於討論後的概念整理,男生也較能歸納和統整,女生卻多數處於接受知識的狀態。在問題討論方面,因受限時間因素,老師自覺不管哪一個科目,教學時間明顯緊湊,除了教學節數不足之外,常常被一些學校額外活動壓縮和占據,有時也會用來處理學生常規,因此,避免教學進度落後,多數科目仍採取師生間問答方式進行,甚少讓學生討論、統整、發表的機會。因此,當進行探究教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時,有的學生會不清楚老師在問什麼?不知道怎麼整理同學討論的結果?不敢上台發表,甚至會和
4、小組成員爭吵,該由誰上台,或是拒絕和同學討論。然而,在各組發表,也有數組表現不錯,仔細觀看他們討論過程,組員間會有一人(因老師沒有分組,僅就位置前後4人討論,也未訂組長)擔任主導位置,其他人也願意聽從他的意見或是配合他的指令討論,則上台發表的品質較佳。若是組員間有人不合作,沒有人願意或能夠將討論結果跟大家分享,則會將很多時間耗在那邊,最終會勉強有一人出來發表,但多數以應付了事,雖然勉強算教學結束,但是效果不佳。一、教學內容分析(一)單元教學目標:1.利用五官辨識物質的性質,並知道水能溶解物質。2.知道溶解的概念。3.知道加速溶解
5、的方法。4.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量不同。5.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二)探究教學目標觀察,提問,察覺問題,變因控制學生從觀察鹽的溶解過程中,能提出跟溶解有關的問題,例如:溶解量,加速溶解的方法,進而實驗證明自己的想法。(三)教學活動方式1.引起動機:老師示範在咖啡中加入奶精,請同學說說看,生活中,我們會把哪些東西加入水裡?2.根據學生的答案,導入「鹽加入水中」的現象觀察。3.關於「鹽加入水中」的現象,有什麼是感到好奇?想要知道的?提問背後的理由又是什麼?4.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進行試驗。(1)鹽溶解的現象~觀察(學生是
6、否看到我們希望他們看的?)(2)加速溶解的方法~變因的控制(加熱:老師引導;攪拌和粗細:學生思考怎麼做;請各組學生發表,他們的實驗,怎麼做?發現什麼?結果是如何?)(3)鹽的溶解量~變因控制(在一定量的水,要加入多少平匙的鹽,鹽才不會溶解?)(4)延伸討論:哪些因素會影響到鹽的溶解量?(變因控制)(5)關於溶解的問題,有什麼是學生想要知道的?你們會怎麼做?壹、科學探究內容分析一、問題怎麼問?(如何佈題?)學生怎麼回應?引發學生的想法三年級的學生在教學前並沒有「溶解」的概念,如何將學生的經驗與「溶解」概念產生連結,就需要教師引導。
7、布置一個可供討論的情境,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引發學生更多的想法,然而佈題時,可能也會引起學生額外和主題教學無關的討論,老師則需視情況,決定是否繼續討論,或是停止。例:為了讓學生學習「溶解」概念,以「在水中加鹽」的例子學習溶解,老師布置一個沖咖啡加奶精的情境,讓學生說說看,除了在咖啡中加奶精之外,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會在水裡加入什麼東西呢?學生會有【和主題相符】的回答,如:在湯裡加鹽,在水裡加沙子,在菜裡加味精和胡椒粉、太白粉,洗衣服時會加洗衣粉。學生也會有【和主題不符】的回答,例如筆者教學時,剛好碰到奶精的敏感問題,因此有學生不管老
8、師的問題,舉手回答說有毒奶粉三聚氰胺,引起一些同學騷動,竊竊私語毒奶粉的事情。由於毒奶粉事件跟教學主題無關,故老師可忽略不理會學生答案。順著學生的想法在探究教學中,讓學生進行他們想做的問題,可以增加學習興趣,因此,順著想法進行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