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思考一路走.doc

一路思考一路走.doc

ID:56000050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一路思考一路走.doc_第1页
一路思考一路走.doc_第2页
一路思考一路走.doc_第3页
一路思考一路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路思考一路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路思考一路走摘要:高效课堂改革在寄宿制学校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看待它,在追求和实现“高效”的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一定更多的思考和收获前行。关键词:课改;学习冃标;启示;教学策略;思考体会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152-01一、一堂语文汇报课的启示年轻的语文教师阳阳要上汇报课,上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早晨一上班,我就去看她准备得怎么样。拿过导学案一看学习冃标,暗叫“糟了”。学习

2、目标难度太大,内容太多,别说是年轻教师,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节课也难以完成,何况还有外校老师听课观摩。于是两人以最快速度重新确定了目标、编制了导学案。首先根据词的学习特点,我们确定了学习目标,接着我们又制定了学习过程和方式,哪些内容自学,哪些知识讨论互学,哪些进行汇报展示;怎么展示,课文朗读采取哪些方式等等。把教师的点拨点和学生的测评点都放在了朗读和对课文的初步感悟上。因为学生课前预习得扎实,课堂上教学过程进行得很顺利,特别是朗读环节,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在听录音和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

3、自读、小组内互读展示,而课堂上最大的亮点是在展示环节。有的小组以歌曲形式展示,有的小组一人一句展示……不同的展示形式使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博得了听课教师的好评。这节课的启示:导学案的编制一定要符合学科特点和授课内容的特点,内容过难,学生无法理解;过多,一节课解决不掉。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是字词句篇;基本能力是听说读写。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过程都耍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设计。何况这是一篇词中佳作。作为第一课时,朗读必须是重点教学内容,只有朗读过关了,后面的内容才能顺利进行。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也有不同

4、的规律性;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美感,如,数学的理性思维Z美,物理的宇宙奥妙之美,唐诗宋词的吟诵之美,体育的运动之美……我们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让学生感受不同学科知识带给学生的艺术享受。所以,每一节课的导学案教师都要精心构思,反复修改,大胆取舍。构思是作文之母,构思也是教学设计之母。二、学习是学生的事,老师不是二传手学科组的语文老师都说我的课堂节奏快、容量大。确实,每学期我的进度都比其他教师快一两个单元。其实,这主要缘于学生在七年级时我对他们口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对教材的整合以及按文章文体特点归类学习的效果

5、。北师大版本语文教材和人教版语文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人教版语文一单元甚至一学期都是同一体裁文章,而北师大版语文每单元都有不同体裁文章,且难度逐年提高,呈螺旋式上升;人教版语文篇篇都是精讲精学课文,而北师人版语文有精讲课文,有比较阅读课文,有拓展阅读课文。所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决定了学习过程中教材的整合和课文学习的侧重、取舍就很有必要性。七年级第一学期,按照课文文体特点学习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小说要按环境、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三要索学习;议论文要按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学习;说明文要按说明对象和特

6、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学习;记叙文要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学习。而学生在小学阶段许多文体知识没有接触过,刚开始学生对这些知识很陌生,效果不理想,处处都要教师扶着走。经过一学期的反复学习,到第二学期学习效果才凸显出来。这个过程虽然很难很费劲,但却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教材整合关键的一步。在此基础上,可以按单元引导学生口主学习。先明确每篇课文的体裁,然后让学牛通过自学、互学方式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疏通字词做批注,朗读、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等。通过组内、班级展示,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再引导学生二次自

7、学和教师精讲点拨。也可把学生的预习放在课堂上用三至五课时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对重点课文如朱自清的《背影》等采用“解剖麻雀法”重点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语言表达方式、细节描写方法等知识。教材的整合也可以将两个、三个单元的课文分小说、散文等按体裁放在一起学习。好处是每个单元可以节省三至五课时,节省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读课外书,看一些作文讲座等。因此,教师要力争做到以下转变。课堂的主体性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教师由应付课堂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转变;课外的大量作业、辅导

8、向课堂的高效、优质转变;学生的学习由盲印性向有戸标、科学的学习方法转变;由单纯的课文学习向课外人量阅读转变。三、语文课上的风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王小波的《椰子树与平等》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议论文,文章借“椰子树”辛辣得讽刺和批判了“向下拉齐”的平均主义。文中写到:“假如有不平等,有两种方式可以拉平。一种是向上拉平,一种是向下拉平。”讲到这一部分时,我即兴问道:“同学们能从现实生活中举一个向上拉平的例子吗?”学生异口同声答道:“11班。”“为什么?必他们的好学生越来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