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你能证明它吗(李海英).doc

教案1:你能证明它吗(李海英).doc

ID:55940647

大小:4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7

教案1:你能证明它吗(李海英).doc_第1页
教案1:你能证明它吗(李海英).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案1:你能证明它吗(李海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1、你能证明它们吗(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3、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教学难点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教学方法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1.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从等腰三角形中能找到哪些相等的线段。2.播放课件,结合刚才的问题讲解例1的命题,并为后面将此性质

2、拓展埋下伏笔。EDCBA3.分别演示:中,∠ABD=∠ABC,∠ACE=∠ACB,k=,时,BD是否与CE相等。引导学生探究、猜测当k为其他整数时,BD与CE的关系。4.引导学生探究,对于上述例题,当AD=AC,AE=AB,k=,时,通过对例题的引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经历探究—猜测—证明的学习过程。5.引导学生进一步推广,把上面3、4中的k取一般的自然数后,原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要求学生说明理由或给出证明。6.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予以汇总、点评,鼓励学生在自己做题目的时候也要多思多想,并要求学生对猜测的结果给出证

3、明。7.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1.积极思考,回忆以前所学知识,联想新问题。2.认真观看例1图形中线段的关系,积极思考,认真听讲。3.对于课件的演示很感兴趣,凭直观感觉可以猜测,不管k为何值,BD=CE总成立。基于前面例题的启发,想要给出证明。一部分学生可以自己给出证明,一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4.在已经探究了角的大小的改变对于BD,CE的等长性没有影响,有了一些成就感之后,又面临新的任务:BD=CE吗?因此学生会满怀热情地进行这部分探究活动,而且有了前面的体验,探究也会比较顺利。5.兴致高涨,凭直觉猜测结

4、论仍然成立。但有些学生给出全部证明可能会有困难。6.认真听讲,在掌握结论的同时受到老师的鼓励,有很高的热情进行后续学习。7.较少接触这样的命题,因此会感到新鲜,有用已知公理和定理对命题的真假性进行判断的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证明。等角对等边”这个命题的反面思考问题,即思考它的逆命题是否成立。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8.归纳学生提出的各种证法,清楚的分析证明的思路,培养学生演绎证明的初步的推理能力。9.启发学生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

5、这个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能否证明。这实际上是“等边对等角”的逆否命题,通过这样的表述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10.总结这一证明方法,叙述并阐释反证法的含义,让学生了解。11.小结这两个课时的内容。作业:1、基础作业:P9页习题1.21、2、3。2、拓展作业:《目标检测》3、预习作业:P10-12页做一做板书设计:§1.1、你能证明它们吗(二)探索——发现——猜想——证明8,积极动脑思考,认真听讲,获得对演绎证明的初步体会。9.可以从直观上得出结论,但是此处要求证明,体会到证明的必要性。遇到认知上的冲突,激起

6、学习欲望。10.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听讲,对反证法有了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理解。11.体会老师的讲解,并根据小结记忆掌握知识。(学生小结: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上的中线(高)、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并由特殊结论归纳出一般结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了解反证法的推理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