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2)(导学案).doc

人教版2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2)(导学案).doc

ID:55794138

大小:1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7

人教版2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2)(导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2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2)(导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2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2)(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2)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2)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学生充分认识1000以内的数后,例2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组成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1000以内数的组成部分,使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数位的概念,并借助计算器,学会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点子图,计数器等学具,充分直观操作,加深理解千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学习目标1.学会读、写千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及千以内数的组成。2.正确说出各数位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3.培养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并在读写的过程中加深对“十进关系”

2、的理解。学习重、难点1.理解数位的意义及数的组成。2.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计数器学具准备:小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6分钟)1.回答。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数单位?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怎样?2.从290数到306。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67。提问:计数器上的数是多少?这是几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怎么写?怎么读?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1.思考后回答: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2.全班齐数。3.认

3、真思考后回答,全班交流。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填一填。(1)85是由(8)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2)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它们的差是(1)。(3)由6个一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46)。(4)72读作:七十二。(5)二十九写作:29。2.写出下面各题。(1)2个百、5个十和6个一256。(2)4个百、8个一408。(3)9个百和2个十920。(4)八百800。(5)四百九十九499。3.读出下面各数。152读作:一百五十二。840读作:八百四十。102读作:一百零二。1000读作:一千。500读作:五百。二、自主学习,探究

4、新知。(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2点子图。数一数,或估一估有多少个小圆点。2.先独自用小棒或计数器表示235,然后小组内交流表示的方法。3.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的读写,想一想这个数怎样去读,去写呢?4.如果是308个珠子和500个珠子,该怎么拨珠和读写呢?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数数,明确一百一百地数的数数方法较简便。5.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读数和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0要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数位上是几就写几,数位上没有数要用0占位。2.全班交流:用小

5、棒来表示,就是100一捆的木棒有2捆,10个一捆的木棒有3捆,再加上5根小棒。因此,235是由2个百,3个十和5个一组成。在计数器上百位上拨2,十位上拨3,个位上拨5。3.思考后,交流:写作:235,读作:二百三十五。4.小组合作交流方法。5.讨论总结后明确:写数时,数位上没有数时,用0占位。读数时,一个数中间有0要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11分钟)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2题。2.完成教材第80页第7、8题。3.完成教材第81页第10题。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6、:四、课堂小结(3分钟)1.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2)例2:写作:235读作:二百三十五235是由2个百、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写数时,哪位上是几就写几,没有就写0。读数时,哪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位上是0就读作“零”,个位上的零不读。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摆小棒,圈一圈或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的方法逐步感知数的组成和读写,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千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师点评和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