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doc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doc

ID:55694033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5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3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组及对照组,并对并发症的发生率、各营养评定指标的变化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术后肠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体重、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O结论: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术后的营养不良状况。【关键词】消化道肿瘤;手术;肠内营养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功能障碍或消化道不完全性梗阻,这类患者在术前常处于不同程

2、度的营养不良状态,研究报道有40%〜61%的住院患者在入院时已存在营养不良[1]。早在20世纪30年代Studley等就已注意到营养不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营养不良不仅损害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而且还会增加手术的危险性、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院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283例,随机分为肠内组和对照组。肠内组165例,男94例,女71例;年龄45〜78岁,平均61.5岁;其中贲门癌根治术5例,胃癌根治术95例,结肠癌根治术18例,直肠癌根治术47例。对照组118例,男76例,女42例;年龄43〜86岁,平

3、均65.3罗;其中胃癌根治术84例,结肠癌根治术11例,直肠癌根治术23例。所有患者胃肠道均具有一定功能。手术后早期尚不能经口进食或摄食不足,需要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均没有代谢性疾病和肠炎,输血400~800mL不等。1.2方法肠内组于术日晨留十二指肠营养管至胃,术中将鼻肠管送过幽门置于十二指肠降部,或者术中放置空肠造痿:手术完毕后择距屈氏韧带20cm的空肠为造II管置入位置,先在插管处肠管做小的荷包缝合,横向切开肠管浆肌层0.2〜0.3cm,在黏膜下层以中弯血管钳潜行分离做隧道2〜4cm将造口管沿隧道斜行穿入空肠,深度距离营养管近端侧孔20cm。置管后,收紧

4、荷包缝合,打结并将造口管固定。再沿近端肠管浆肌层隧道缝合固定造口管3〜4针,包埋管道3〜5cm,就近经腹壁戳孔穿出腹壁外,于侧腹膜及皮肤分别固定。术后24小时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1天患者所需能量的50%由肠内营养提供,另50%由PN补充。术后2天患者所需能量75%由肠内营养提供,另25%由PN补充。术后3~10天所需全部能量由肠内营养提供,水分不足部分由外周静脉补充。对照组术后第3〜11天给予PN支持,即用常规方法进行输液治疗。进行肠内外营养期间两组患者均不经口进食,给予等氮量、等热卡营养支持。肠内组采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所需能量按每天30kc

5、al/kg,利用输液泵匀速滴注,并用恒温加热器于体外加温至35〜40°C,滴注速度:术后第1天50〜75mL/小时,第2天75〜lOOmL/小时,第3~7天100~150mL/小时,必要时可根据患者体重、所需能量数及身体耐受情况适当调节。1.3检测指标术后第1天、第9天常规测肝肾功能和营养指标,准确记录肠道通气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体重变化等以评估营养支持效果。观察有无腹痛、腹泻、腹胀、感染等并发症。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均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及t检验。2结果2.1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组283例病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无死亡病例。两组

6、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共30例,肠内组9例(5.45%),其中切口感染7例,泌尿系感染2例;对照组21例(17.80%),其中肺部感染4例,腹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11例,泌尿系感染3例。肠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o2.2营养支持前后各营养评定指标的变化肠内组术后第9天体重、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营养评定指标变化(略)*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病人常见而旦难以处理的一个并发症,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方法包括肠外营养

7、(PN)与肠内营养(EN)两种,其中PN支持研究较早,认识也较深入。随着对肠道功能认识的转变,EN在营养支持中的地位也愈来愈重要。与PN相比,胃肠道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状态、有利于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当胃肠道具有一定功能时应尽量使用EN。本组观察表明应用EN组的各项营养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O.05)o术后早期的EN治疗可降低感染并发症,肠腔内的营养物质能刺激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生长,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从而保持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和内毒素吸收所导致的肠源性感染[2-3

8、]o本组观察亦表明应用EN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