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隆昌县桂花井小学古人曾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优秀教法之一,也是语文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和手段。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匠心,作品意境的感受,作者情愫的体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学生语感的培养,语言的积累也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读才能获得。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
2、几个方面进行:一、要正确认识朗读的重要性。1、朗读有助于强化记忆。小学低年级阶段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强化记忆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而朗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记忆手段。朗读时,口、眼、耳、脑、心并用,增加了文章向大脑输送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更有利于增强记忆。2、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初学语言时,声音对大脑皮层建立听觉表象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深层
3、含义。有感情地朗读,使声音进入大脑后产生很强的形象感和画面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通过让学生齐声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领读、默读、朗诵等形式,一边读一边思考,将读与思结合,做到朱熹所说的熟读精思。从而品析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3、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朗读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朗读时,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词语、文字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
4、练。朗诵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则会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素质。4、朗读使学生在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初始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小学生模仿性强,从练习正确发音开始逐步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强化朗读训练时,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用大量时间进行个别、集体音节拼读、字词朗读。因为拼音的规范可以促进读音的准确,从而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标准的普通话。天长日久学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大脑
5、的记忆转化为语言的表达,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在朗读中体味情感,让出色朗读成为一种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为之常。”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的笔试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往往教师生动、激情的语言会把学生拉向课文中的情境,这远比学生反复自读或教师单纯枯燥的说教更有价值。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出色的朗读打动学生,从而让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激情。大部分学生读课文的语气和语调都是跟教师学来的,小学生的模仿
6、能力很强,教师读得好,学生势必会受到影响。如果有的学生还读不好,教师可以个别指导与示范,用自己精彩的范读,引发学生的想象,唤起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运用到课文朗读中,提高朗读水平和感悟课文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文本中丰富的内涵,然后再一次通过朗读来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 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体味情感的好习惯,不但朗读水平有所提升,连阅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教师也要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狠抓字音,这是在指导技巧时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朗读,都必须
7、做到不丢字、不错字、不添字、不重复、不拖长音。严格遵照课后“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鼓励学生小组学习、评议,以评促读。对于重音、停顿、转折等技巧,教师不但以范读让学生体悟,更要通过讲解与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读,怎样读才能更动听、更有感染力。通过技巧的指导,相信学生对于读好课文不再感到遥不可及,他们会朗读得更出色,使出色朗读成为一种习惯。三、教师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朗读技巧、朗读能力是比较欠缺的,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是特别强的。因此,教师应注重范读的重要性,发挥
8、在朗读时的领头羊作用。 当然,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带头作用,榜样示范作用,并不要求学生照搬照抄,囫囵吞枣。模仿也应带有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时就需要个别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也让学生互评互学因此,朗读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教学内容,我们应把它贯穿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