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263117
大小:21.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08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操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操作一、动手操作的作用1、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体验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亲自参与何其重要。2、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学生通过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让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3、化抽
2、象为具体,有利于建立表象。操作是学生手与眼协同活动。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一种表现为过程、情境形式的动态表象,能使抽象的概念、规律等具体化,让学生在“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获得理解与记忆。4、实现活动的内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操作起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配合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必要条件。二、引导动手操作的策略1、操作要有明确的要求2、操作要有适当的引导3、操作要有思维的跟进4、操作要有一定的时空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促进操作的有效性。四、选择恰当的操作方法,促进
3、操作的有效性。五、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促进操作的有效性。六、正确引导,使学生获得动手实践操作经验,促进操作的有效性。1、让学生在课前实践,参与知识的构建。2、让学生在课中实践,主动探究,获取知识。3、让学生在课后实践,不断创新知识。4、引导学生从具体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结论。七、提高操作后成果的利用率,促进操作的有效性。八、评价激励,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