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202160
大小: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3
《“数感”与学生的数感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感”与学生的数感培养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指出,数感的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解释。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在细心观察中建立数感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形
2、成和发现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事物,通过观察了解,感受数的意义,让学生建立数感。例如教学“0”时,我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中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学生直观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以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子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又如教学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我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自己喜欢的
3、某本故事书有多少页,1页大约有多少字;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号码、住宅的门牌号;到商场购物,各种商品的价钱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了数的含义,在现实生活中建立了数感。二、在大胆猜想中形成数感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对于他们形成数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谁能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你妈妈多少岁吗?有个学生大声说:“我今年7岁,我妈妈今年32岁。”老师把7和32写到黑板上并问:“谁能把这两个年龄放进去,用数学语言说一句话?”
4、学生说:“7比32小,32比7大”,“妈妈的年龄比孩子的大得多”,“孩子的年龄比妈妈的小多了”,“妈妈比孩子大25岁,孩子比妈妈小25岁”。老师又问:“你们想不想猜猜我今年几岁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28岁”;"20岁”;“22岁”,老师提示:“我的年龄比你们大得多,跟刚才那位同学的妈妈的岁数差不多。给你们三个答案:20、26、30,请问我今年可能多少岁?”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出"26岁”,准确地猜中了老师的年龄。这样的游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形成了数感,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的,让学生学习暖暖的数学。 三、在操作体验中增强数感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实践操作,动手
5、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增强数感,培养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以下操作活动:(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2)数一数:学生点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3)掂一掂:让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4)找一找: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外型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只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体
6、验了“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身感受,并借对苹果等重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增强了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四、在实践应用中发展数感学以致用,学习是为了应用。对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数学教学中过多技能训练,简单重复训练的状况,应该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设计了让学生解决“全班43人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乘船合理?”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计算,不难得出需要8条船,教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乘船,学生的方案有6×6+4+3、6×5+4×2+5、6×4+5×3
7、+4、6×3+5×5。通过以上联系生活实际的计算,让学生在生活实践背景中感悟、体验,把计算和理解数的意义结合,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数学感悟的能力。总之,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数的概念、数的运算、解决问题等)持之以恒地加以培养。其次,数感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数的概念、数的运算、解决问题等)有意识的设计数感培养的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材料,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