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与培养学生的数感.doc

数的认识与培养学生的数感.doc

ID:57959109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5

数的认识与培养学生的数感.doc_第1页
数的认识与培养学生的数感.doc_第2页
数的认识与培养学生的数感.doc_第3页
数的认识与培养学生的数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的认识与培养学生的数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数感的培养十里店小学何琰刚接手二年级,就遇到这样一位学生,每次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还扳指头,速度之慢、数感之差着实令人担忧。手指头本生也可以看做学具,但二年级学生怎么还依靠手指头来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呢?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但同时也要有一个层次性、阶段性的标准,,什么年龄就应具备什么程度的数感。数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如何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呢?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利用直观学具,在操作和体验中建立数感。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

2、生的思维是由形象思维逐渐发展为抽象思维的、所以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脱离了一些形象直观的学具,就很难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如果缺少了动手操作,就很难理解概念所表示的意义。以我自己教孩子“十几减九”为例:有一次我买了一斤瓜子,孩子把瓜子拿出来,我趁机将瓜子当学具,让孩子算十几减九,我引导他动手摆一摆、数一数,自主感受和体验数的运算过程,不一会儿孩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如果让他枯燥的口算,我想效果大不相同。因此,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运算过程,就会使学生渐渐的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对书的感觉---数感。二、联系学生生活,在生活情境中建立数感。数

3、的认识与计算离开现实生活就毫无意义。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利于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因此,建立数感还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呈现的问题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数学,以致潜移默化的建立数感。比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不仅可以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而且还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使其轻松建立数感。一、有效利用多媒体

4、,让学生在动画中建立数感。采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形象,形式生动,能使“静”变为“动”,使“微观”显现“宏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变为“有声、有色、有形”的。多媒体教学中,生动的画面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轻松建立数感。例如教学“0的认识”时,教师以多媒体的形式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动感而有美丽的画面,画面中小猴吃掉妈妈留给它的两个桃子是,多媒体对这一情景模拟的非常逼真且生动有趣。当学生看到小猴吃完桃子舔了舔嘴唇时,这才真正理解了0的意义。可见,多媒体在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二、在表达与交流中促进数感的形成。教学时创

5、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借鉴,使学生在表达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的大小,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当教师出示6÷3=2和7÷3=2……1后,学生就迅速的发现余数比除数大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道式子里,余数小于被除数,小于商。怎样使学生建立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数感呢?教师不妨让学生先做个试验,将7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那盘子里,当学生放至剩下1个苹果时,发现没有办法再放了,这是学生才意识到一个苹果放到任何一个盘子根本不够,因此得到(余数)1比(除数)3小的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

6、各自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讨论和交流,体会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使数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形成。五、在调查和游戏活动中培养数感。如今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对家里的生活情况一无所知,教学元、角、分时,教师不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调查超市里某些日用品、学习用品的价格,或随父母到市场调查调查各种蔬菜的价格等,不仅使学生在调查统计过程中学会和掌握了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数感。另外,学生都爱争强好胜,更喜欢玩游戏。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设置游戏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数感,是需要较长时间逐步实

7、现的,不可能通过短期的数学学习就能完成,必须把培养数感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这才有助于学生树干的培养,并得以逐步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