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具使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doc

学具使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doc

ID:53780710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学具使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doc_第1页
学具使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doc_第2页
学具使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具使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具使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学具是另一种形态的教材,是一种比课本更直接,可操作,可实验的学习材料。学具的使用可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生活中的数学”“做数学”应用实践的基本理念。但是,从我多年参加省、地、市各级研究课活动和校级推门听课活动以来,发现很多老师在使用学具中还存在一定认识的误区,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重视动手操作,却忽略了知识本质。通过使用学具,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但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操作的度,往往会把数学课上成手工课和游戏课,就会掩盖知识的本质。案例1:《多边形的认识》片段为了加深学生对多边形的理解,这位教师别出心裁,设计了一个练习:让

2、学生用小棒自己搭一个多边形。其实这个设计很有创意,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新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发挥想象,提高创造能力。在搭的过程中,一开始大部分学生都搭好了自己想搭的多边形。但是,因为时间充裕,所以禁不住小棒的诱惑,推掉了多边形,用小棒搭成了各式各样的图案,兴致很高涨。可是等老师检查他们的成果时,多边形已经被抛到脑后了。建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呢?细细反思,其实主要是因为教师让学生操作耗时过长,设计的学具操作要求有问题。教师有必要让学生领会多边形是闭合的图形,应把“搭”改成“围”这样就不会出现以上尴尬的场景。提示:1、充分预设。教师在备课中应先考虑到学具使

3、用中会出现哪些情况,然后采取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具发挥到最大实效。2、及时调整。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偏差,应及时纠正,不能让有限的教学时间在无效操作中浪费。二、强化自主操作,却忽视了科学指导。在学具操作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不能离开教师的科学指导,否则容易让学习活动变得盲目而无序。案例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片段这位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师说:请小组合作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然后把特征记录下来。于是学生拿起长方体玩玩转转,研究了半天,玩得很开心。但等老师检查时,每组只有个别表现突出的学生举手发言,收效甚微。建议:究其原因

4、,主要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具体从哪儿着手去探索,目标不明显。所以可以先给学生出示这样的问题:(1)长方体有几个面?是什么形状?分成几组?(2)长方体有几条棱?能分成几组?(3)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4)并要求每位同学把自己探索的结果写在操作表中,然后小组讨论:为什么可以把长方体的面和棱这样分组?这些具有指向性的问题和具体的学习要求,可以帮助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有序的观察中,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提示:1、带着问题去操作。操作中要让学生有指向性的去思考探索,不仅能激发兴趣,有了探索的动力,而且能充分利用学具,让操作更加有效。2、小组合作齐动员。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将

5、学生分成一定层次结构的小组,相互讨论,共同合作。但要防止小组内出现小导师、小权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去操作、讨论、分析。三、关注操作过程,却淡化了数学表达。新教材的计算教学非常重视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但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去表达,一味地为了操作而操作,就不能达到知识内化的作用。案例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片段这位老师出示挂图,提问:(1)从图中你知道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板书除法算式:46÷2;(2)猜猜46÷2商是几十多?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四人一组活动)(3)小组交流分小棒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可是到了笔算时

6、,学生似乎忘记了分小棒的过程,根本不能把因为摆小棒时“先把4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0根”,所以笔算时先算“十位上的4(4个十)除以2商是2(2个十)”两者联系起来,学生似乎是机械地跟着老师的板书在计算。所以当老师让学生来说说“你是怎样笔算的”时候,学生面面相觑。怎样让学生把自己的操作经验与笔算联系起来呢?建议:如果改成以下的教学过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1)让学生自己边操作小棒边口述操作过程。(2)(外部语言内化)收起学具默想操作过程。(3)(内部语言外化)回忆操作过程并对操作过程进行表述。描述性表述:先把4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0根。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

7、成2份,每份是3根。所以46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23根。概括性表述:40除以2等于20,6除以2等于2,所以46除以2等于23。提示:1、把做的说出来。让学生的动作与语言表达有机结合,使思维简缩,逐步把思维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2、把说的理出来。把学生的描述性语言转化成概括性语言,其实就是表象到抽象的升华过程,这个环节要让学生说清、说透。其实,如何科学使用学具,是因人、因地、因课、因时而定。我想,只要我们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学习实际、采取灵活教学方法,学具使用一定会让我们的数学学习变得丰富而高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