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683295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5
《螳螂捕蝉说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螳螂捕蝉》说课稿——第2课时邓春梅一、说教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道理,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 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故事中套着故事,是一篇学生爱读并能从中受到启发的好文章。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来看,这么一篇通俗易懂的课文通过自读并从中明理并不难,但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形势缺乏了解,所以借“螳螂捕蝉
2、”的故事使学生与课文中的吴王一起恍然大悟,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巧妙地劝说,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二、说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
3、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4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手段和方法:1、重组课文,落实重点。我打破了文章的顺序,根据教材本身特点,重组教学内容,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练
4、习和整体的发展。 2、发展语言,注重创造。“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学生的复述正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练习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练习。 3、练习思维,凸现主体。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练习,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留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解决问题:那个少年是如何巧妙地劝说的?巧妙在什么地方?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
5、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让学生通过回忆课文的内容,进入教学。(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出示)(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一段,注意要读的流利。(2)、同学们看,起初,吴王想要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极力劝阻,认为这样做的后果将——不堪设想,你怎样理解不堪设想呢?(不敢去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严重)你能想象一下,在课文中不堪设想的后果会怎样呢?(其他诸侯国将乘虚而入,将造成国家灭亡,黎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尽管后果这么严重,可是吴王却固执己见。你又是怎么样理解固执的呢?(坚
6、持自己的观点,不肯改变,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并且他还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引读。(3)、你能把第一段读好吗?自己练一练,争取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练读——4指名读、评——齐读)2、第十二自然段如此固执的吴王后来会怎么做呢?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局了。(出示文字)恍然大悟、打消(理解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关联)。3、质疑把两段话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有什么样的疑问?【(1)、为什么那么多的大臣都说服不了吴王,而一个少年就可以?(2)、少年到底说了一番什么话?(3)、为什么固执的吴王能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呢?···】评价过渡:有为哲人说过:“没有问题的学习不叫真正的学
7、习!”看来同学们真的会学习,会思考。(三)、学习第二段(2——11自然段)1、少年这番话究竟是怎样的一番话呢?(出示9——11自然段)2、小组内读一读这番话,思考:少年的这番话告诉了我们什么?3、指名学生说说少年讲了件什么事?这件事也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其实这是一有趣的寓言故事)4、认真、反复的读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伸长脖子、瞄准)争取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的讲出来。5、学生读,自由练说。6、指名说说。7、原来固执的吴王听了这样一个故事,才恍然大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