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575652
大小:245.8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9
《基于开放存取平台的科学交流模式.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6月晋图学刊Jun.,20142014年第3期(总第142期)ShanxiLibraryJournalNo.3,2014(IssueNo.142)基于开放存取平台的科学交流模式郭莲梅(忻州市第十一中学图书馆,山西忻州034000)摘要:创造“共享、重组、再造”的新型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研究者的科学交流模式,是适应科学交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发挥传统图书馆学技术优势,深入挖掘开放存取平台的科学交流服务功能,构建网络环境下科学交流的新模式,是网络时代图书馆走出危机并走向辉煌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图书
2、馆在基于开放存取平台的科学交流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现在知识库中增加构建知识节点图、开展个性化服务、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等功能是图书馆在开放获取环境下促进科学交流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开放存取;科学交流;知识节点;数字化学习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80(2014)03—0026—03开放的数字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资源的途径速。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SO.与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图书馆不再是资源获取的COLAR等是国内较有名气的几个平台。唯一途径,纸质文献也
3、不再是使用资源的唯一方式。科学交流最早称作情报交流或信息交流。在印作为资源中心,图书馆的资源来源与形式呈多样化刷术发明以前,科学家的个人交谈和交换书信是科形态;作为文献服务中心,图书馆服务方式受到了极学交流的主要方法。直到17世纪印刷术在西方的大冲击,推送服务、个性化服务只是形式上的变化。传播,使得通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成为科学交流的图书馆发展面临的危机不仅是资源中心唯一性受到主要形式。随着Web技术的应用,科学交流的方式冲击,它的服务功能也受到冲击。在开放网络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个人主页或网站、博客、开放存下
4、,能充分体现图书馆价值的是开放存取与科学交取仓储等都成为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开放存取仓流。建立开放存取机构库,并推进基于此的科学交储是网络条件下正式科学交流的主要平台。流是图书馆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2图书馆与开放存取环境下的科学交流1开放存取与科学交流2.1开放存取环境下的科学交流《布达佩斯宣言》对开放存取的定义是:“对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科学交流呈现出新型特点。文献的开放存取即意昧着它在Internet公共领域里一是科研合作全球化。据SCI数据库统计,2010年可以被免费获取,并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
5、、复制、收录的中国论文(含港澳地区)中,国际合著论文占传递、打印、搜索、超链接,也允许用户将其编辑并为我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2.1%。我国作者为第一作之建立索引,用作软件的输人数据或其他任何合法者的国际合著论文的合作伙伴涉及105个国家(地用途。用户在使用该文献时不受财力、法律或技术区)。二是研究领域交叉化。随着研究者探索的不的限制,而只需在获取时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对其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涌现出许多交叉学科。制和传递的惟一限制,或者说版权的惟一作用应是由于学者自身的知识有限,必须加大与其他学科领使作者有权
6、控制其作品的完整性以及作品被正确接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普遍。三受和引用。”开放存取既是一种出版方式,也是一种是交流模式的网络化。随着新的出版模式与社会化信息交流方式。目前,开放存取主要有公共开放存网络工具的出现与发展,研究者发布和获取信息有取期刊与机构自建开放存取知识库两种形式。开放了多途径的选择。比如选择OA、预印本系统或自存取平台是其中更社会化的一种方式。自从2002存档等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研究者除了通过传统年开放存取被研究人员引入我国后,对它的实践就学术期刊进行交流外,还可以通过电子期刊
7、、学术博蓬勃开展起来,各类开放存取集成检索平台发展迅客、论坛、微博等方便地进行在线评论和交流。如何262014年6月晋图学刊Jun.,20142014年第3期(总第142期)ShanxiLibraryJournalNo.3,2014(IssueNo.142)建立一个更好地服务于研究者的信息交流模式,创开放存取期刊网络平台和开放仓储网络平台研究表造出一个“共享、重组、再造”的新型信息交流平台,明,各平台在期刊资源整合,即共享方面都做得不是适应科学交流发展的必然要求。错,但在平台的增值功能,即重组与再造方面,多数开
8、放存取就是满足这种“汇集科研核心资源,平台都没有提供。学者对以上七个平台的“用户互构建动态科研联盟,激发新思想”功能的科学交流动”功能进行统计,结果均为“无”。2也就是说,它服务新模式的平台。科研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时,们更多地体现出版功能,在为用户提供科学交流方需要各类型科研资源,如数据、工具、参考资料等,开面贡献度不高。而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前提不仅是放存取平台应根据不同领域科研工作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